不支持Flash

音乐风云榜《振 兴》年度论坛第四场(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7日17:00 新浪音乐
音乐风云榜《振兴》年度论坛第四场(2)

高旗

音乐风云榜《振兴》年度论坛第四场(2)

丁宁

音乐风云榜《振兴》年度论坛第四场(2)

崔恕

音乐风云榜《振兴》年度论坛第四场(2)

田鹏

  田鹏:电脑到了这样,是必然的一个产物,是所有人都能玩,其实挺好,大家都玩。

  主持人:有一种说法,网络音乐害了中国歌坛,有这么一个论调,大家是不是这么觉得呢?

  丁宁:我个人觉得这个事要说歌曲的水平可能我觉得会比较低,有些歌曲的内涵我会觉得比较庸俗,但是不能说这个事是坏事,说害了中国音乐。而且我认为恰恰相反,是救了中国的音乐。我跟崔恕以前也交流过这个事,因为有了无线音乐这个事,唱片公司有了现金流。

  主持人:有些有,有些没有。

  丁宁:但给了大家希望,以前真没戏,单靠卖唱片真赚不了钱。

  主持人:鸟人的老板周亚平说赚钱是王八。

  丁宁:说一千道一万音乐是一个产业,当然对创作人不能这么功利,但是作为唱片公司的老板,是生意人,做生意就是为了赚钱。

  主持人:但是可能很多音乐人也好包括唱片公司的制作人或者是老板,他们义愤填膺觉得我费很大心思,做出这个至少是有一定品质的音乐出来以后不挣一金,一些没有品质的还卖得挺好,觉得不公平,或者是个人很心灰。

  丁宁:这些唱片公司的老板说实话咱们在座的都认识,都知道是什么样的人。还是属于中国内地有唱片公司以后,应该说他们属于第二代老板,我觉得第一代老板就是音像出版社的社长转成老板,他们市场化的头脑可能相对来说比较弱。现在第二代老板更多是属于以极大热情当时投身音乐大潮里,可能是音乐出版社的编辑或者自己就是一个音乐人,他们有什么特点呢?身上理想主义的气质还是很浓,像周亚平可能以前也不会像现在这么说,为什么现在这么说?是因为他们赚到钱了,尝到甜头了,但是搁在前几年,也是比较理想主义。他会觉得我做这个东西不只是做一个商品,还要融入我的理念、人文精神。其实真正做生意应该是什么样?真正市场化应该是顺应市场走,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东西,我就给市场提供什么样的东西。但是理想主义者就会有一种误区,我要引领市场,这个市场这样,喜欢这种东西是不对的。

  主持人:我被牵着鼻子走是不行的。

  丁宁:我要做这个东西,我要改变大家的审美观,当然这个事情是很肯定。尤其是像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越来越难。

  主持人:而且考虑到现在是不是很多唱片公司的老板有很多顾虑,一方面觉得有些音乐不好,是垃圾。另外,把自己真想做这个东西,也未必有把握能够把这个东西做火了。

  高旗:中国整个文化市场审美倾向确实是多元化,而且品质和标准差得特别远。就像大家会觉得这首歌特别不好,特别不好,但是有人喜欢。为什么呢?

  丁宁:大多数人就喜欢这个东西。

  主持人:比如大家多觉得特别滥,但是如果让高旗写网络歌曲,写不出来。

  高旗:因为你必须有这个层次里边真诚的东西。像给农民写的歌,必须有跟他们同样感觉的真诚才能写好,并不是你在另外一个审美层次里用一个不审美的心写一个不好的歌。

  丁宁:这个社会是多元化的,多元化意味着里面可能会有喜欢各种不同音乐的人,只不过可能喜欢比较低俗的网络歌曲的人占的比例非常大,并不意味着没有喜欢其它音乐的人。现在既然说做不出来特别俗的大多数人喜欢的东西,那我只要能够吸引能喜欢我这种东西的人,这么一个群体,就足够了。但是现在他们觉得不但要吸引这个群体,还要吸引喜欢特别俗的东西特别大的群体,这根本做不到,除非放下身段也做这样的东西,但是你又做不出来。

  高旗:你的手只能抓住你能抓住的东西,抓多了就拔出去。

  崔恕:你到下面去看一下,其实市场就这么大,不听那些歌,不听港台的流行歌曲就听现在的网络歌曲,对他们来说变得很简单,可能真的把自己站在一个纯粹听众的角度去看。比如1993年他们可能听《吻别》,2000年的时候就听《老鼠爱大米》。

  丁宁:是因为现在有这种手段了。前一段我听CD,只要音乐台输入一套中国流行歌坛十年回顾,十张,每年一张,当时里边有很多现在听起来都是老歌了,什么《花好月圆》、《中华民谣》、《九月九》,我听了有很多感慨,我说这些歌放到现在,个顶个全都得在网络上红透了,彩铃下载各个乐翻了天,不是以前没有这个东西,一直都有,只不过现在有这种手段了,能够让量更大了。

  崔恕:我上回听一个很大的唱片公司开会,选主打歌,“哎,这个,这个适合彩铃,这个主打”,都是这种态度。回到唱片工业的角度来讲还是应该专业一点,这功利性、目标性太强了。只有一个歌手怎么定位,有什么样的概念,加什么样的东西进来,这才是一个正常的运作模式。

  主持人:聊到彩铃音乐,感觉跟田鹏做的音乐离的有点远。

  田鹏:不远,还行。

  主持人:你有没有想过你做的音乐有一天在无线领域取得一定的销量?让别人用你的音乐作为彩铃、铃声。

  田鹏:有的人是不会把音乐放在那上面,比如我就不会把我的音乐放在网上让所有人都听,我宁可听我音乐的人很少。每个人想的不一样,有人这么去想,有人那么去想。我就觉得没用,不好,我更喜欢我做成CD,可能是一种偏执,可能过两年我就改了,反正我现在这么认为,起码我不会把我的歌,为了让更多人听放在网上,让更多人传播,起码我现在不会这么做。别人要是把我歌放在上面,我跟他急(笑)。

  高旗:你急了几回(笑)。

  崔恕:有一个改变的过程,彩铃刚出来,我跟丁宁几个人在聊的时候,确实觉得是唱片公司的希望,这个东西能赚到钱,是一个市场。后来发现好多东西不是这样,跟田鹏说的一样,好多我们觉得有些品质的东西放在上面根本没人下。

  丁宁:而且咱们现在先得明确一下概念,网络歌曲跟彩铃歌曲还不是一个概念,不能完全说是一个概念。

  崔恕:其实说穿了没有什么概念,歌就分成两种,一种是好听的歌,一种是不好听的歌。

  主持人:我前一段时间看电视有一个类似无线音乐排行榜之类的,我发现有什么歌可以上榜进前十,有人能赚到钱。我发现两种,一种是所谓的彩铃歌曲,《秋天不回来》、《香水有毒》、《一万个理由》,还有大热的流行歌曲,比如像周杰伦、张韶涵,包括王力宏,他们的歌也能够进入排行榜的前十。而反过来讲,咱们中国刚才提的第二代唱片公司的老板,他们做的这些流行音乐,反而是夹在中间的,既没有流行到那个程度,也没有俗到那个程度。

  丁宁:既没有商业性也没有艺术性(笑)。

  主持人:反过来讲,无线音乐这个东西开辟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能够让某种音乐在这个商业模式上能赚到钱。有些唱片公司的老板是不做低俗的东西,还坚持我的音乐,但还想赚到钱,怎么办?

  丁宁:我觉得也是有这种可能的,这种可能性在于还是咱们刚才谈的分众这个传媒理论。既然你不愿意做特俗的东西,也做不出来,那就别做这个东西了。当然你得调查一下,音乐调查完了,说我做这种音乐全世界只有我一个人喜欢,劝你还是别做。但是只要有一个群体喜欢它,你就可以做。咱们都知道,田鹏是做电子音乐的,现在他基本上你不能把他叫做地下了,但是他也曾经有过比较地下的状态。

  田鹏:其实现在也挺地下的(笑)。

  丁宁:比如超级市场刚出《摩登天空》,《摩登天空》也好还有现在小的音乐也好,他们每年都会大量制作这种低成本的地下的摇滚的专辑,在市场上出。它针对的消费人群,比如这种音乐全国只有几千人或者是几万人喜欢,但是这几千张、几万张真能卖得出去,有时乐队到外地演出,就包销几千张,都卖出去了。这是一个分众的市场,总会有一些人喜欢,这个地下市场不可能不蓬勃,可能赚钱不那么多,但总会赚钱,就看有没有人做。而且你现在看摇滚的唱片,产品种类非常多,好几十种,平均每个月都有好几种出来。

  我说的意思是,唱片公司的老板既然只能做这个东西就做这个,不能好高骛远。

  现在有两种,一种是唱片公司自己赚钱,另外也做电子尝试,跟商务的东西结合起来。国际上很多大品牌要搞什么活动或者是推广什么新品,会有这种音乐的配合。比如一个手机出来,会做手机植入的音乐。国际大品牌植入音乐总不能是《求佛》这样的歌。

  主持人:寻求高端的合作。

  丁宁:对,各有各的活法。

  高旗:丁宁说得很对,都有分层,我有自己的分众群,把市场划分为有秩序的细分市场,这样不会感到非常不平衡。因为那块钱不属于你赚的你别赚,该你赚的你赚。

  丁宁:你就处心积虑地想怎么把这个产品做到你想吸引的这帮人特别喜欢,全都掏钱来买,可以了。

  崔恕:但这对唱片公司来讲难题是怎么把这些人找到。

  主持人:或者是怎么样被别人找到。

  田鹏:一般一估摸就知道。

  崔恕:即使找到,怎么通过媒体宣传卖出去,其实主流媒体也不是支持。

  田鹏:没有人支持就成本低一点。

  崔恕:从媒介的角度来讲,不知道这个东西怎么到达听众。

  丁宁:咱们现在说的还不是非主流、主流。比如说在新浪这个公司里,可能从业的人员至少说是白领,可能普遍的审美要求高一点,可能在这个公司里的这类人群就不会爱听咱们刚才提的某一些彩铃歌曲,会觉得特别俗,可能更爱听稍微做得更精致一点的东西,那好,这就可以分开了你就主打这部分人群。咱们分析全中国彩铃下载的市场,你会发现为咱们刚才提的这些歌曲带来更丰厚利润的彩铃下载最多的地区恰恰不是北京、上海等等几个大城市,恰恰是二三类城市,而且有可能是说实话经济不是那么发达的省份,或者说打工者,经济很发达,但是主要是打工者聚集的城市,比如广东的

东莞或者是
福建
、福田一些地区。你就可以分析出来这种歌都是被谁给下载,主要是被哪些人下载,就可以分析出来。既然你想吸引的不是这类人,这些人也做不了,我想吸引的就是
写字楼
的这部分人,审美需求还是比较明确的。

  崔恕:关键是这些人买不买唱片,听音乐是用什么方式听的。

  丁宁:这么讲,咱们现在要考虑所谓叫唱片公司这个概念是不是已经不准确了?是不是应该叫音乐产品、音乐制作公司这样更准确一点,因为你已经不能把未来音乐的载体单单放在传媒上,这些人难道就没有彩铃的要求吗?就没有在网上听歌的需求了吗?

  崔恕:任何靠网络来收钱,除了彩铃可以靠电信来收钱,靠网络来收钱,5年到8年之内不太可能实现,不管怎么着都能找到免费的MP3下载,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主持人:你是说网络的付费下载这方面。

  崔恕:对。很难去实现,如果没有这种载体,现在看到的只能是彩铃或者是走穴,又回去了。

  丁宁:科技的发展我还是比较乐观的。这个就扯远了,未来每个人身上可能都会有一个多媒体类似于信息交互的东西,你可能不要用有形的唱片了,你喜欢什么东西,就跟你现在买唱片一样,你付费,比如一块钱两块钱,这个东西直接给你。现在咱们看到买唱片为什么?有实实在在的东西,有歌本,甚至已经有文件,实验室里已经有这种手机了,虚拟显示,把手机放在这儿,不是嫌它屏幕不够大吗,一按一个键直接投射出来,这是技术问题。我觉得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问题都会解决。

  主持人:刚才说到分众的问题,是不是在以后也有可能随着国民素质或者是大家听音乐的习惯慢慢培养,也有可能进一步,比如以后听摇滚乐的人也会越来越多,而且也有适合他的消费的渠道和模式?

  丁宁:其实甚至都不用比原来多。按比例来算,中国有十几亿人口,只要掌握这里边非常小的比例,已经足够支撑你。越是细分市场,越不会受到盗版的干扰,盗谁去?东西太多了。比如这个群体就是几万人,但是每个人都愿意花好几百块钱买你的音乐产品,盗谁去?

  崔恕:像摩登天空出来一张唱片卖几千张,其实某种角度也算一种成功,这几千张只卖到北京、上海几个固定的地方,没有辐射到他应该辐射的每个人当中。

  田鹏:辐射到也没人买。

  丁宁:网络能解决辐射的问题。

  田鹏:将来只要国家想治理盗版,太轻松了。我身边好多朋友都是开店卖盗版,现在都不开了,因为已经活不下去了。

  崔恕:盗版都没人买了。

  田鹏:不是没人买,是每天都有人来查,所以就没戏了。我觉得制止盗版太简单了。

  主持人:这么简单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没制止?

  田鹏:因为不治理。

  主持人:聊完网络聊选秀,从前年超女开始,每年出来一拨偶像类的歌手,唱功参差不齐,也有唱得不错,也有被人诟病的。培养偶像的机制,大家觉得是不是代表歌坛的一种新的造星的模式?一个是造出这个星对今后的歌坛有多大的好处和帮助?

  崔恕:上次聊到选秀的时候,我觉得选秀跟歌坛是两码事。刚才聊天之前大家说现在把娱乐提出来,提到娱乐的外表,我觉得选秀是娱乐,选出来的人不一定唱歌,可以选出一个聋哑人做偶像,不一定是唱歌。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