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选秀节目同质化 选手仍乐此不疲

2013年07月23日10:27  沈阳日报

  又是一个“选秀年”,明星的荣耀像一块巨大的吸铁石,将怀揣明星梦的少男少女们吸引得义无反顾。在选秀台,是实力的较量还是金钱的博弈?通过接连几天的采访,记者了解了选秀活动的过去与现在,让读者对当下选秀节目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曾经

  有选手为晋级砸三百万元 

  张冬玲,歌手阿宝的女朋友,曾获2006年“超女”沈阳唱区第五名,2013年广西卫视《一声所爱·大地飞歌》(简称《一声所爱》)八强选手。她表示,选秀最初兴起时,实现音乐梦想的道路更像是一场“烧钱”运动。

  回忆自己参加“超女”的经历,张冬玲称,“我当时来沈阳只带了500元,每天住二三十块的旅馆,三餐只吃包子和方便面,出门赶路只挤公交……维持到晋级沈阳唱区十强时,兜里的钱已经‘见底’了。”

  由于家庭条件所限,张冬玲参与选秀时花得很省,但她透露,很多选手在某个唱区海选落败后,会辗转其他唱区赶场,光是“路费”就让她们“望而生畏”。此外,为了给观众和评委“眼前一亮”的感觉,选手在服装造型上也大手笔投入。但当年的“纯草根”张冬玲笑言,“当时,粉丝嫌我比赛穿得太寒酸了,后来沈阳唱区决赛,我的演出服还是粉丝送的。”

  用张冬玲话讲,2006年之前的选秀,多以评委加短信的方式决定名次,“花钱砸票”已不是什么秘密。张冬玲透露,身边的部分选手光是为了短信投票拉票就砸了300万元,“300万对于我来说是个天文数字,我家当时的存款只有几万块,还是准备给弟弟娶媳妇用的。我当时心想,如果被淘汰,大不了就回老家种地……”

  现在

  食宿由培训节目组来管

  如今,各大卫视选秀节目竞争激烈,加之优质选手资源的“稀缺”,节目组逐日提高选手们的待遇。据《中国梦之声》宣传总监韦亮和《一声所爱》总导演严明透露,包括《中国好声音》在内,现在所有选秀节目不仅不会对选手收取费用,对于晋级或者成绩较好的选手,他们的食宿、造型、声乐培训都是节目组全权负责,甚至会请韩国老师、欧美的专业团队参与。

  《中国梦之声》20强选手,自来沈阳的郭帅表示,他通过网络报名《中国梦之声》,被节目组通知到上海参赛,火车票以及食宿费用都由节目组承担。晋级后,《中国梦之声》还为选手们定期安排了音乐、舞蹈课程,请诸如黄韵玲[微博]等知名音乐人来授课。郭帅透露,“我在上海不用花什么钱,主要是一些团队的费用,剩下的就是平时嘴馋,买点零食了。”而节目组闲暇里还会安排选手参加一些活动挣钱,在《中国梦之声》比赛期间,郭帅就参加了东方卫视的《谁是大擂主》节目,并赢得了一万元奖金,他说:“这足够负担我上海之行的所有开销了。”

  本报记者 王秒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