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 Chopinter古典乐评专栏专题 >正文

Chopinter:“我爱肖邦”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9月28日17:21 新浪娱乐
Chopinter:“我爱肖邦”

巴黎:肖邦之墓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Chopinter:“我爱肖邦”
肖邦像

  “我爱肖邦”(I like Chopin),这是一首六、七十年代非常流行的电影音乐,由Gazebo演唱,风行一时,谭永麟曾经翻唱过这个音乐。看来,古典音乐大师虽多,但少有像肖邦这样直接被放到歌名当中去的。王力宏搞过一个“情敌贝多芬”,但影响不大。喜欢肖邦的人特别多,这是不争的事实,尤其在初级古典乐迷中间,肖邦更是占有压倒性优势;在喜欢钢琴音乐的朋友和弹钢琴的朋友当中,肖邦又是那样的无法回避。随着对古典音乐喜爱程度的加深,可能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听巴赫,听勃拉姆斯,听马勒,听那些名声不大的
作曲家的东西,但肖邦永远是一个梦,永远是一个吸引力。

  去用肖邦传奇的一生来解释这个现象已经太俗气了,这其中包括他那传奇的爱情和传奇的爱国主义;用肖邦的音乐本身来解释这个现象?这已经被解构近200年了,难道还能找出更有新意的东西?用他的音乐气质来解释也不妥,应该说,气质这个词在舒曼的音乐中似乎体现得更加强烈而明显。

  肖邦的作品属于古典音乐里面比较通俗流行的,因此对于非音乐专业人士来说接受起来相对容易。他的音乐欢快的相对少,痛苦的、迷茫的、含蓄的和恐惧感成分比较多。相对于舒伯特的作品仿佛是在一个人间仙境漫游,肖邦的作品更多的是一直在挣扎,永远无法摆脱的内心挣扎,这切合绝大部分人的内心轨迹。肖邦的音乐永远是那样鲜活,带着生脆的感觉,并不是那种结构完美、不留一丝漏洞的旋律,这样似乎让人欣赏后更觉得过瘾,意犹未尽。如果一部作品听后觉得这已经是顶峰了,没有任何可以辩驳的东西,那会让人担心,让人不安定,最美的东西,总是让人担心。肖邦他不同,他不会写出完美的旋律,不会写出从头至尾无懈可击的旋律,他的作品也让人担心,那是一种另外的担心,或者说是一个迷宫。

  我还试图从肖邦的性格去分析。先做一个假设,如果肖邦和舒曼都有幸活到今天,那么我可以肯定,肖邦一定没有几个朋友,而舒曼则正好相反,尽管喜欢肖邦的人是那样多。肖邦太自以为是,他看不起别人,他自私,他永远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他的姿态和生活都是过分做作和讲究,他不会接近一个普通人(现在的明星哪怕是假装也要搞好和自己的粉丝的关系的)。我们都知道,舒曼一生都真诚地喜欢肖邦,不但为他宣传,弹他的曲子,把自己的曲子献给他,模仿他的风格,等等,但肖邦对待舒曼呢?虽然他也将自己的第二叙事曲题献给舒曼,但肖邦死后他的遗物中就有大量舒曼的信函,甚至都没有拆开过的!

  但正是这样,我们更喜欢肖邦。因为我们眼中的肖邦只是一个纯粹的艺术家,顶多是一个不称职的情人和一个实事做的并不多的爱国者。我们都普遍进入了一种自己设计好的盲目之中。如果肖邦的头衔后面加这样一些称呼比如“社会活动家”“慈善家”“出版商人”“改革家”,那么我们还会那样顶礼膜拜他吗?估计不会。因为我们已经把他给神化了。他就是钢琴之神,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哪怕他的音乐是那样的根植于生活之中。

  肖邦只是一个现象。他是少数超越钢琴和音乐领域而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的音乐家。在从事音乐的专业人士当中,没有人对他视而不见。我们会发现,那些几乎从来不弹肖邦的钢琴家,比如科瓦塞维奇,实际上是肖邦的乐迷。只是他觉得自己没有很好的能力去控制肖邦的音乐。贝多芬的音乐有一条线在里面,你始终在这个线的范围内奔驰就可以了;但肖邦的乐曲没有这条线,只是自由的速度,自由的旋律,自由的力度,自由的节奏!

  当今天这样一股钢琴热潮不断升温之际,如果你发现肖邦的东西塞满了各类演奏会的节目单,如果你发现教钢琴的学校里传出来大量的肖邦的旋律。那不要惊讶,这本身就是一个肖邦的时代,用迷茫和空灵来衬托我们美好希望的时代,一个比任何时代都要进行心灵的苦苦斗争的年代。这种时代将一直持续下去,直到世界毁灭的那一天,如果世界会毁灭的话。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