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十年:中国电影的梦想与情怀

2015年05月21日20:06   娱乐专栏  作者:蓝千帆   我有话说

  文/新浪专栏 水煮娱 蓝千帆

  近日,2015年第68届戛纳电影节在法国旅游胜地戛纳盛大地开幕了。作为全球顶级的电影盛事,戛纳电影节依旧没有偏离她浓重的艺术倾向以及评选电影时的思想深度。她创立于1939年的法国,如今,已经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最顶尖的国际电影节。​​

第68届戛纳电影节海报

  回首往事,中国电影与戛纳电影节曾经有过不少的艺术情缘。而中国的文化以及中国的元素,也渐渐地在戛纳电影节上大放异彩。说起中国电影,我们不能不提到1959年第一部入围了戛纳金棕榈的中国影片《荡发与圣女》;也不曾忘记第一部在戛纳获奖的中国影片《杨贵妃》;还有第一部获“金棕榈”大奖的华语影片《霸王别姬》。至今,在戛纳电影节上亮相的中国元素和中国电影,依旧以多元的面貌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不仅仅是因为过去中国电影在戛纳电影节上的风采;更因为这些年来,中国电影在戛纳电影节上的征战努力和电影的中国文化传播。让我们都可以时刻地关注戛纳、关注中国、关注电影、关注艺术世界里的东方文化情怀。​​​​​​

  戛纳电影节十年光影流转

  2000年后,中国电影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期,而戛纳电影节也于2002年后正式定名为戛纳电影节。不管是中国电影,还是戛纳电影节,都似乎有了自己全新的开始;都似乎有了自己面对未来发展的全新的憧憬。中国文化和中国电影,也开始以一种新的面貌出现在戛纳电影节的国际艺术盛事平台上。尤其是在2005年到2015年的戛纳新十年里,中国电影依旧以她独特的风貌,出现在戛纳的艺术天空上。从《青红》到《蓝莓之夜》,从王超的《江城夏日》到王小帅的《日照重庆》,从贾樟柯的《天注定》到如今的《山河故人》;从王家卫到汤唯,从王小帅到贾樟柯,从吴宇森到杨德昌,从张曼玉到章子怡,从侯孝贤到李安等,近期的戛纳十年,中国电影依旧有作品或者电影人的风采亮相在戛纳电影节上。

  这,不仅仅是中国电影的艺术梦想,更是电影人们的艺术情怀。

  华语电影的戛纳征战梦想

  近十年来,戛纳电影节上的中国电影作品,还是有所斩获的。只不过,相比上个世纪的成绩稍微有所逊色。关于近年来中国电影在戛纳电影节上的梦想道路,我们可以先把目光聚焦在王小帅的《青红》这部影片上面。这是一部十分具有年代感的中国电影,导演采用了质朴、纪实的拍摄手法、自然光、混录音效、长镜头等等创作手法,真实地再现了上世纪八十年中国百姓的生活状态。​​

  电影似乎向观众传达着一种家庭与情感、父辈与儿女之间的矛盾状态,更是通过这种矛盾状态去展现了家乡、故事这样的情感主题。父亲的心中有着回老家上海的冲动和热烈的心愿;然而,青红作为女儿,更有着面对父亲回家的压力以及希望留在贵州、渴望和小根相爱的情感依托。电影把这样的两种情感冲动和夙愿,交织地表现在一起。让故事产生了强烈的印象感和压迫感。这,是电影对比手法运用的突出表现。

  其次,《青红》更把故事冲突和对比双方的人物刻画的深刻而且自然。电影主人公父亲和青红,在纪实性的拍摄手法下,表现得真实而逼真,人物表演可以说是入木三分。我想,这是《青红》可以拿下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的其中一个原因。

  再者,电影《青红》,将人物发生的故事背景,安放在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这个时候正值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如此,电影不仅拥有了强烈的时代感,而且还具备了更浓重的真实感和逼真性。这些,或者便是《青红》可以拿奖的又一个原因。

  不管是人物的刻画,还是对比手法的使用;不管是时代感的强烈印记还是电影带给观众们深刻的情感共鸣;也不管是朴质、纪实手法的运用还是具有戛纳电影节艺术爱好倾向的长镜头的使用。我们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国元素在电影当中的真实观照,以及中国现状在那个时代里的深刻印记。​

  所以说,《青红》在近来的戛纳十年里,是以纪实风格见长而实现中国电影戛纳艺术梦想的值得分享的好作品。

  2006年,王超导演的《江城夏日》拿下了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的最佳影片,成为近来戛纳十年里,继《青红》之后再次获奖的中国电影。作为一部同样是表现家庭温情的文艺电影,她似乎也蕴含着浓重的悲剧色彩。悲伤和感概,也许充斥着整个电影的始终。因为,主人公李启明,只是为了让病重的妻子可以实现与儿子相见的心愿,他不惜千里迢迢地来到武汉,找寻失踪一年的儿子。然而,事与愿违,故事的发展却将这个家庭引向了悲剧的结局。李启明的亲身儿子,已经在一年前意外丧生,自己的女儿却从事了不太光彩的职业。电影的悲剧气氛,可以说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一部悲剧色彩浓重的电影,作品当中传达的亲情故事和亲人间的珍贵情感,理应是她获得大奖的主要原因之一。戛纳青睐纪实性、长镜头、温情家庭等细微表现的作品。因此,这部展现中国人物命运的文艺电影,似乎就成为了电影节给予较好评价的作品之一。虽然作品的悲剧色彩异常压抑,可是,重视亲情的中国元素,也不失为一种值得赞赏的创作风格。

  关于近十年来的戛纳电影节,我们不得不关注下王家卫导演的影片《蓝莓之夜》,她是王家卫执导的首部英语电影,也是第60届戛纳电影节的开幕影片,更是首部由华人执导的开幕电影。尽管作品当中有着多国合作的影子,但是,也难以掩盖她所蕴含的中国元素和中国的身影。

  在2010年,中国电影《日照重庆》入围了金棕榈竞赛单元。可以说,这是中国电影戛纳梦想的再次接力。更是中国电影在戛纳赛场上的又一次风采。这部电影依旧没有离开家庭的题材,她通过老船长失败的婚姻、失败的家庭教育、失败的人生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思考。探讨了一个家庭,应该如何去看待和重视,才是正确的。

  《日照重庆》俨然也是诉说一个中国家庭的反面例子,然而,其中的亲情、温情,却让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思考我们应该把目光、更多地投注到家庭和亲人身边,将亲情更多地分享给家庭和亲人。或许电影要说的是,我们不仅仅要珍惜家人、珍惜亲人,更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缘分。因为,成功来自家庭这个温暖的亲情港湾。所有的这些,或者便是她可以受到戛纳电影节青睐的原因。

  接下来的2013年,由贾樟柯导演的《天注定》,以浓重的悲观色彩向大众传达了四个故事、四个不同地区的片段。这种创作风格,似乎成为了中国散文里的形散而神不散的韵味。该片拿下了第66届戛纳电影节的最佳编剧大奖,可以说,这是中国电影在戛纳赛场的又一次漂亮表现。​

  如今,戛纳电影节已经走向第68届,中国电影的身影也依旧在戛纳的上空表现出她应有的魅力。2015年,中国电影《山河故人》和《聂隐娘》双双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让人感受到了本届电影节的中国气息。

  作为贾樟柯的新作《山河故人》,她似乎改变了导演以往作品的倾向和风格,开始讲述动人而又浪漫的爱情故事。主人公小学老师和煤矿工人小伙的纯洁爱情,却因为煤矿主的原因而告一段落。作品当中还将时间跨度从1999年穿越到了2025年,当主人公的儿子在澳大利亚说出母亲的中文名字的时候。我们似乎感受到了那种来自祖国的家乡的根的心灵依托,更感受到了来自一个家的温暖和珍贵。因此,她可以入围第68届戛纳电影节,也算是对中国元素的一种致敬以及对中国电影艺术梦想的一种认可吧。

  至于侯孝贤导演的《聂隐娘》,影片来自中国古代的那段历史素材和资料,通过女侠聂隐娘的传奇人生,向大家传递东方古国侠义柔肠的侠道精神。更预示着女侠那份慈悲、仁爱的侠义之心。这,是中国的元素,更是属于世界的电影元素。能够入围本届戛纳电影节,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世界礼遇了。

  从2005年到2015年,在这十年的戛纳电影节中,中国电影走过了许多戛纳征战路,偶然间都有所收获。整体上看,中国电影在戛纳受到关注和认可的,大多数是以小见大,讲述家庭、人物等命运的佳作。这种作品的张力,不在于激烈的剧情和故事,而更在于她所蕴含的内在的情感力量和哲理思考表达。包括2015年入围的两部中国电影《山河故人》以及《聂隐娘》,都从一定的侧面上,反观了温情、哲理、以小见大、细腻的情感刻画和具有浓重中国背景色彩的作品。我们也将相信,只要中国电影人用心、努力,我们在戛纳电影节上的征战路,必将收获美好的电影梦想。

  华语影人的戛纳艺术情怀

  2005年到2015年的十年光阴里,中国电影在戛纳电影节上的征战道路,不仅仅是电影作品的戛纳梦想,她同时还是中国电影人的那种具有国际视野的电影情怀。中国电影在戛纳上的梦想收获,同时也伴随着中国电影人在戛纳电影节上的艺术追求和电影情怀。而这些,我们都可以从这十年来,出席并且担任戛纳电影节重要职位的中国电影人说起。

  2005年,香港导演吴宇森获邀成为该届戛纳电影节竞赛片项目的评审,而导演杨德昌则担任了短片单元的评审团主席;接下来的2006年,王家卫与章子怡同时进入该年度戛纳电影节的评审团,而且王家卫还担任了该届电影节的评审团主席,这是中国电影人的首次殊荣,更是华语电影人的骄傲。

  往后的2007年到2014年,张曼玉、侯孝贤、舒淇、杜琪峰、施南生、李安、贾樟柯等中国电影人,都分别在竞赛单元、短片单元、“一种关注”单元、电影基金单元等项目和评选环节上,担任评委会成员。他们,都从一定意义上,展现了中国电影在戛纳上空的另一种电影梦想以及具有中国身份的电影情怀。

  而这些被邀请的中国电影人当中,电影导演居多、电影演员为辅。这也说明了中国电影导演的群体实力,略胜于电影演员。作为表达电影情怀的方式,他们都在戛纳电影节上,通过评选影片、表达观点,进而抒发了这种对电影独特的情怀。

  2005至2015,戛纳电影节发展的十年,也正是中国电影加速发展的十年。在这十年的光影道路上,中国电影人正以他们所独有的中国电影梦想以及中国电影情怀,在戛纳的蓝天上,挥洒着自己精彩的一笔。可以说,戛纳,是中国电影的梦想和艺术情怀;中国,是戛纳电影节展现美好时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戛纳十年,中国电影的新十年。(文/蓝千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戛纳电影节 中国电影 戛纳 范冰冰 张馨予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