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的 春晚夜宴

2015年02月17日01:39   新闻晨报 收藏本文     

  □晨报记者 李艳秋

  我还能清楚地回忆起30年前的某个春节:年三十的中饭吃过,妈妈就早早把我和老妹弄上床睡午觉——因为晚上要一家人精精神神地看春晚,小孩子一定要睡饱了才不会在零点前就睡着。

  午觉睡醒过来有一种心脏不适、手脚无力、胃里泛酸的感觉,看到妈妈又在被子上加盖了我那件绿底红花小棉袄——那时候住的是自家造的平房,虽然想尽各种办法防潮,冬天的傍晚还是那么阴冷潮湿。不过,厨房里飘来刚做好的酱鸭、蛋饺的油香气,预示着一场豪华的夜宴即将开场。

  年夜饭当然精心准备,可看春晚时要吃的小食也决不会马虎。一个玻璃罐头里是找供销社相熟的亲戚买的红衣花生,用小火加盐慢慢地炒香甜,一粒焦的也不会有。甘蔗是唯一能买到的水果,细细洗净去皮、斩去节,用一块干净的布包好——我和老妹总是急不可耐地想办法偷捞一点出来享用。再有就是一锅熬好的赤豆汤,一碟蒸好的糖年糕,以及一大盘包好的肉馅馄饨——预备晚上饿的时候现下现吃。这样,甜咸干稀俱有,只待好戏开场。

  现在回想起来,围绕着晚上那台14寸的飞跃黑白电视机屏幕所做的一切,是多么隆重而有仪式感啊!虽然物质匮乏,但是食物都质朴而美味,虽然电视布景简陋,但都是真情、真唱。假如电视天线调得不到位,图像泛起粗糙的雪花、或是走音了,我们就要急得嗔怪老爸白天没有充分调试。好几个除夕夜,我们还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是看上海电视台的卡西欧家庭演唱大奖赛决赛呢?还是看中央电视台的春晚呢?一个有主持人燕子姐姐和巫慧敏家庭的精彩弹唱,另一个有张明敏,有费翔,有陈佩斯……于是,如何精准地转换频道、不错过每一个精彩片段,成了每年的必修课。卡西欧大奖赛其实可算是近年红火了好久的海选真人秀类节目的雏形,可惜这个“上海好声音”出生得太早了一点——整整早了30年,以至影响力仅限于上海本地。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能够借央视这样的平台,打造全国影响力、成为全国人民的精神夜宴的,非春晚莫属。只不过,大众的文化娱乐方式越来越多,随着各地卫视、互联网、视频网站、新媒体……等等的崛起,春晚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到了明儿大年夜,最能让年轻一代们雀跃期待的,多半是手机端抢红包——如今连红包都不是实体的了,在这种情形下,也实在够为难春晚导演的,种种掣肘、不足为外人道,节目改得再用心、舞美背景做得再华丽,照样被吐槽不接地气。那看电视能用“享受”两字形容的质朴欢乐的年代,是一去不返了。

文章关键词: 春晚30年夜宴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