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文·凯利 必然世界与“进托邦”神话

2016年01月16日 01:40 京华时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凯文·凯利 Kevin Kelly

  《连线》(Wired)杂志创始主编,1952年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著有《失控》《科技想要什么》《技术元素》《必然》等。《必然》

  作者:[美]凯文·凯利

  译者:周峰/董理/金阳

  版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5年11月

  许多年后,面对风起云涌的人工智能,凯文·凯利想起了父亲带他见识计算机的下午。这一幕类似《百年孤独》的开头。凯文·凯利笔下的互联网世界,正像马尔克斯笔下的马孔多——“这块天地如此之新,许多东西尚未命名,提起它们时还须用手指指点点。”时间重新开始,世界才刚刚形成,正所谓“万物不息,万物不止,万物未竟”。

  凯文·凯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写成的《失控》一书中,便已预见了当下几乎所有的互联网热点概念,如:蜂群思维、云计算、虚拟现实、网络社区、物联网等。现在,凯文·凯利在新书《必然》中,又对塑造未来30年的12种科技力量做了充分阐释。在他看来,这些力量相互缠绕促进,共同构成了一个必然到来的新世界。

  □瓦当

  知识的垄断被彻底打破

  所有对未来的预测,都建立在对历史的追溯之上,《必然》当然也不例外。文字的出现,曾使人类走出蒙昧,成为“言语之民”,特别是印刷术的出现“超越阶层,点亮了公民的思想”,奠定了现代文明的基础,人类亦因此成为“书籍之民”。现在,人类正再次进化成“屏幕之民”。“今天的阅读不是一本固定的书,而是一条由微博、摘要、随手拍、简短文字和漂浮的第一印象构成的河流。”这时,“一成不变的书本不再重要,文化变得快速、流动和开放,快速得就像30秒钟的电影预告片,流动、开放得就像维基百科上的词条页面”。以上就是《必然》所列举的12种科技力量中的“屏读”。屏读是文字与图像的高度融合,人们目光所及之处——包括街道两侧的建筑,卧室的天花板,厨房的食品外包装……都将被故事和信息占领,不能“屏读”将等同于文盲。形式反过来影响内容,影响接受方式。作为一个纸质书的迷恋者,笔者在阅读《必然》之前,不愿意相信有纸质书会消亡,但看了《必然》之后,我释然了,能够欣然接受一个纸质书不再的世界,那其实与羊皮卷的消亡一样必然,何况屏读远比纸上阅读更加精彩。人们总在哀叹刷屏代替了阅读,但凯文·凯利用数据说明,现在人们花在阅读上的时间是上世纪80年代的3倍。人类正迎来新的写作热潮,“你每周写下的文字比你的祖母还多,无论你住在什么地方”。

  从“桌面”到“页面”再到“流”,我们正从一个静态的名词世界前往一个流动的动词世界。博尔赫斯的空中楼阁变为有效的电子空间,相比传统的平面世界,互联网更像是一场永不剧终的流动的盛筵。互联网带来知识生成方式的重大改变,超链接使得读者“从一个注脚中发现另一个注脚,直到抵达事物最根本的核心为止”,而嵌入与互偶的方式,构成知识的基本结构,这可以被视为一种崭新的写作方式。再迟钝的人也会意识到,我们正在重新绘制人类知识地图,而这幅地图之大,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力所能涵盖的所有疆域。凯文·凯利援引“正在备份整个互联网的档案保管员布鲁斯特·卡利”的话说:“这是我们超过古希腊人的机会。”更重要的是,知识的垄断被彻底打破。“我们可以把所有人类的著作提供给世界上的所有人。它将会是一个永世难忘的成就,就像把人送到月球上去那样……和精英使用的旧式图书馆不同,这种图书馆将会变成真正的民主化图书馆,其中的每一本书,都会以每一种语言供给这个行星上生活的每一个人。人类有史以来的所有作品,无论语言,都应当在任何时间,向任何人开放。”

  创造性地重新界定了无产者

  未来的人们尽可以把互联网之前的时代都称为古代。互联网使得人可以参与上帝的工作,用《周易》里的话来说就是“参赞化育”。所谓的参赞化育就是继上帝创世纪之后的第二次造物,其主要表现方式就是机械的知化。知化即对机器的驯化,就像人类曾经成功将动物驯化为家畜。如果说,工具是人的延伸(麦克卢汉),那么云端就是灵魂的延伸,是自我的延伸。凯文·凯利特别注解道:并不是我们拥有的“自我”的延伸,而是我们所使用的“自我”的延伸。知化使世界运行开始加速,一种被称为“霍洛斯”的世界心智将统治世界,这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创造物。这意味着心智实现向万物的渗透,万物因此变得有灵且美。这是一个堪比寒武纪生命大爆炸的时代,一个无法想象的美丽新世界。人类正在重启进化,不是构建乌托邦,而是构建一个“进托邦”。不同于达尔文的独立进化论,这是一种整体性的“涌现式进化”,是老子所讲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互联网时代使人清楚地看到,无数无名的劳动者正在创造历史,似乎只有到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真理意义。凯文·凯利在《必然》中创造性地重新界定了无产者的概念:由于物质的软件化、虚拟化、3D打印化……对事物的占有不再像曾经那样重要,而对事物的使用则比以往更重要。人类的前景看起来又像是人类的原乡,数字原著民与原始社会居民何其相似——不再看重拥有,也就不再受物所累,在需要时随时随地获得工具,自由地奔向前方。人们将“像天才一样回答问题,像巫师一样到处航行,像行家一样来自娱自乐——而无需承担所有权的负担”。这样的理想天国,相信没有人不会向往。

  互联网最大的贡献在于一种分享文化的建立,“即使沉默也将被共享”。这不仅改变了知识,更带来社会组织形式的革新,等级制向平面网格结构过渡,“去中心化的网络就是现在的中心化的公民公有”。在比特世界里,“你对政府的信任便转而被对数学的信任所取得”。这一切根植于科技的本质而不是社会的本质,须知科技对社会的影响,不以社会为转移。与这本书所呈现的必然世界相比,任何专制和固步自封的文化都是明日黄花,俱往矣。我们有幸目睹这个大时代,有幸参与一个人类新纪元的形成,还有什么比这更激动人心的事情?

  凯文·凯利描述的世界就像一首诗。“事实固然有趣,理念固然重要,但只有精彩的故事、精妙的论述、精心打造的叙述才会让人赞叹,永生难忘。”诚如他本人所云,《必然》毫无疑问地做到了这点。当然,这也是值得警惕之处,因为太过美好的梦想总是让人隐隐不安。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水煮娱专栏+ 更多

周星驰莫文蔚合唱:走向遗憾的江湖

新版本的《世界始终你好》背后的故事已经给它镀上另一重色彩。[详细]
周星驰莫文蔚合唱:走向遗憾的江湖
热门搜索
高清美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