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未来世界通常根植于对现实的投射,就像《异次元骇客》《黑客帝国》《终结者》源自人类因电脑发展太快而产生的恐惧,《2001太空漫游》《普罗米修斯》起因于人类对破解宇宙终极奥秘的渴望,《我,机智人》《银翼杀手》探讨机器人伦理,都是在天马行空的联想中提出的现实命题。这世界没有空穴来风的幻想,也没有实现不了的技术,导演尼尔·布洛姆坎普通过新作《极乐空间》,展示了一幅具有高度现实意味的未来图景,预言了人类在不远的将来必然遭逢的生存难题。随着科技的飞跃,世界越变越小,人类在征服其他物种的过程中,却将自身推往失控的边缘。贫富差距、社会阶层、医疗保障、能源分配,显然包括总统在内的任何人都对此束手无策,于是,马特·达蒙化身为草根英雄麦克斯,在影片中上演惊天逆袭,戳破了“空间移民”这个美丽的肥皂泡。
在上一部作品中,布洛姆坎普便展现出他惊人的掌控力。无论从富有想象力的社区景观,具有美妙节奏的剧情,对外星人“不过尔尔”式的调侃,或对社会伦理和物种伦理的深刻解读,《第九区》都远远超越了那些只能贩卖华丽视效的伪科幻大片。同前作一样,《极乐空间》也没有粉饰未来世界的前景,而是将残酷的生存问题摆上台面。显然,“第九区”和“极乐世界”对应着人类文明群居时代的两个极端,前者是酷似人类现在的贫民窟,居民是被称为“大虾”的星际难民;后者是人类精英退守的堡垒,未来的乌邦托,设定类似于《2012》中的诺亚方舟,只供十亿美元级别的VIP享用。
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面对富人和穷人两个阶层,《极乐空间》显然没有“偏袒”某一方的打算,而是各打五十大板。为富者纵然麻木不仁,巧取豪夺不择手段,穷人也未必就是宅心仁厚,每一个人都对生存充满渴望,当生死利益发生冲突时,已无所谓穷和富,都是爹生妈养的肉体凡胎,谁能愿意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极乐空间》把这个道理演绎得极为清楚。麦克斯从一个为了生存才冒死“偷渡”并无半点革命大志的硬汉,被命运改造成一个牺牲小我成全大家的正能量战斗英雄,所有影迷都明白,这只是为了完成A级制作的标配,导演肯定也不相信个人英雄主义就能拯救未来,面对有限的资源,根据生存理论,人类只能接受两败俱伤的结局。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已揭示了当人类遍布整个宇宙后的终极图景,《极乐空间》只是预演了其最早的雏形。
和许多优秀的科幻片一样,《极乐空间》在表达残酷主题的同时,也给观众提供了极具震撼力的观影体验。1.2亿美元制作出的凌厉画面,马特·达蒙和朱迪·福斯特的演技能力,都几乎无可挑剔。尼尔·布洛姆坎普以超高水准的视听效果和叙事节奏,再次证明了自己非凡的能力。据传,在好莱坞有许多导演都喜欢绿布,因为可以随心所欲的填满画面,而布洛姆坎普却喜欢用实景、自然光拍摄,呈现最真实的银幕质感,以此对抗满纸都是华丽和光滑的大都会式未来。《极乐空间》具有好莱坞最拿手的快节奏叙事和戏剧冲突,几乎没有任何“前戏”,一上来就直奔主题,把一个未来特工大破天空之城的故事,演绎得高潮迭起。看着银幕上的麦克斯大打出手,难免会让人联想起达蒙的经典角色——伯恩,是的,就像《谍影重重》、《第九区》和《007》电影的混合酒。不同的是,它富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