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闭》上海再演:舞台铺张内核精炼

2013年03月15日12:14  东方早报
《禁闭》舞台精巧 《禁闭》舞台精巧
《禁闭》 《禁闭》

  舞台上,形态各异的沙发椅子在舞台正中的走道两边依次排开,和台下的观众席构成某种对称,红色调笼罩全场,一层纱幕隔开舞台和观众席——三个主人公透过纱幕看到的是人间,而观众透过纱幕看到的是萨特的荒诞派戏剧名作《禁闭》中的地狱。

  事实上,这是经过新版主创精心设计和描绘过的地狱之景,它让这一出经典的小剧场荒诞剧披上了颇具象征意味的精致外衣,因为在萨特的原著中,地狱就是一间普通的旅馆房间,只是这里灯光长明、没有镜子、没有娱乐工具、没有人能够再次死去。然而,舞台效果的华丽之外,编导在原作内核上进行了又一次的精炼,删剪了原著中负责送人入地狱的听差一角,将三个主角——胆小鬼加尔散、同性恋伊内斯、贵妇艾斯黛尔的互相忍让、试探、攻击、折磨完整展现,让出自这一出经典戏剧的名言“他人即是地狱”得到了忠实于原著的演绎。

  在踏入剧场之初,几乎每个观众都做好了正襟危坐、朝拜经典的准备,然而,这实际上并不是一出难挨的戏。首演于1944年的《禁闭》是萨特剧作中上演次数最多的一部,在首演时就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萨特笔下的这个地狱没有任何刑具,就是一个房间,三个主要角色性格鲜明,彼此前科累累,在经过了短暂而刻意地保持距离之后,就开始痛挖前史,同时,在地狱中,同性恋伊内斯开始追求贵妇艾斯黛尔,艾斯黛尔又想要诱惑加尔散,各种过往的罪恶和现时的不堪彼此交错、纷至沓来,让这部名剧绝对算得上是荒诞派剧作中戏剧性分外强烈的一部。

  而在80后女导演刘辰姝的手中,这种戏剧性得到了集中的演绎——整出戏直接从加尔散独自在新地方散步并迎来狱友伊内斯开场,没有任何拖泥带水,人物之间的冲突一触即发,很快地就将观众带进了这样一处反传统地狱情境之中。三位演员的表演也都恰如其分,互相之间某些激烈的对手戏甚至可以引发观者的会心之笑——一切多么自然,一切多么荒诞。

  和内核的忠实原著相比,这出戏的分外出彩之处在于舞台的精致设计。对于小剧场话剧,似乎存在着一些在舞美设计上的“偏见”——小剧场就意味着简约甚至简陋,然而新版的《禁闭》反其道而行之。在舞台上用各式座椅排开的“观众席”,一律采用红色色调,在一开场舞台灯光渐亮的时候就已然带出了某种强烈的气场。在原著中,普通的旅店房间被年轻的主创们重新演绎,从形式上加强这出经典之作的表现力。一块纱幕阻隔在舞台和观众之间,在貌似关上了舞台的第四堵墙的同时,实际上却在观众和演员乃至剧作之间创造了新型“对视”关系,时间和空间就此扭曲。当主角们透过纱帘看见他们生前的一切或者还活着的亲人们的时候,他们指着、描摹着的实际上是观众;而当观众们看向舞台之上,我们也不得不扪心自问,我们看到的是不是自己?

  那天,走出上海话剧中心的时候,已经夜幕低垂,隔壁的大剧场里《武林外传》也正演得如火如荼,和《禁闭》一样,戏票卖得一张不剩。而我在想,在大剧场和小剧场之间,是否将永远壁垒鲜明?在商业和经典之间,是否永远无法折中?热爱大哭大笑的人们,是否也会因为年轻一代的戏剧人们的努力和眼光,重新审视小剧场戏剧的魅力?至少在那个夜晚,答案似乎是积极的。

 

(责编: Gracetot)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