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上甘岭战役(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0年10月12日15:18 南方网
 上甘岭战役地形图,1986高地。
1952年秋,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全线性战术反击作战取得节节胜利,“联合国军”处境愈加被动。在朝鲜停战谈判中,美方坚持所谓“自愿遣返”原则,企图强行扣留中朝人民军队被俘人员,并于10月8日单方面宣布无限期休会。时值美国总统选举和联合国第七届大会召开前夕,“联合国军”为适应政治斗争需要,谋求在停战谈判中的有利地位,并伺机夺取志愿军中部战线要点五圣山以改善防御态势,摆脱战场上的被动局面,于10月14日发动“金化攻势",向上甘岭地区的597.8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实施进攻。
战前,志愿军做了防敌进攻的准备,以第45师第135团2个加强连防守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并在两阵地构筑10米长以上坑道48条,全长760多米。在战役过程中,志愿军又陆续投入大量兵力,计有第15军第45师、第29师,第12军第31师和第34师1个团,炮兵9个团各1部另4个营,有山炮、野炮、榴弹炮114门,火箭炮24门,高射炮47门,总兵力达4万余人。
上甘岭战役,交战双方先后动用兵力达十万余人,反复争夺43天,作战规模由战斗发展成为战役,其激烈程度是战争史上罕见的。“联合国军”炮兵和航空兵,对两山头共发射炮弹190余万发,投炸弹5000余枚,把总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的两高地的土石炸松1~2米。志愿军防守部队贯彻“坚守防御、寸土必争”的作战方针,依托坑道工事,坚决抗击“联合国军”的进攻。
【点击此处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