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闭幕演出是《倾城之恋》 本报记者郭佳报道 有人说,大学生戏剧是当今中国戏剧现状的一个缩影,观念的冲突、原创的缺失,以及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从中皆可窥一斑。作为中国话剧的发源地,校园戏剧一直是中国戏剧最活跃的因素。昨晚,燃烧了18天的大学生戏剧之火熄灭了,第三届大学生戏剧节也就此画上了句号。
同开幕式一样,戏剧界业内人士以及戏剧的忠实拥趸———大学生们济济一堂,在曾经的戏剧狂热参与者、如今的央视主持人撒贝宁的宣读下,此次戏剧节的所有演出院校各自领走了鼓励性质的奖项。其中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小科学小爱情小权力批判》等获得了演出奖,北京理工大学的《瞎子和瘸子》等获得了优秀剧目奖,当主持人念到北京理工大学太阳剧社的名字时,全场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虽然上台领奖的女孩并非该剧社、近几年大学生戏剧的领军人物顾雷,但她在回答主持人为什么全场会为他们欢呼的问题时,还是十分巧妙而简练:因为大家都看懂了。的确,在戏剧观念如此丰富的今天,“看懂”似乎已经成了观众在评判一个剧目时最简单和直接的描述,然而这一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如今似乎已成为了奢望。
昨晚的闭幕演出是华中师大的《倾城之恋》,这部根据张爱玲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采用了最传统的表演方式,服装和道具也是纯写实的,一身身精致的旗袍足见主创人员花费的心思。从开幕式引起争议的《倦鸟归巢》,到闭幕式回归传统的《倾城之恋》,冥冥中似乎预示着今后几年戏剧发展的脉络。用戏剧来推动校园文化,这句听起来有些官方的话昨晚被主办者用来做此次戏剧节的结语,其实,用大学生们鲜明的表达和无限新鲜的创作力来阐述自己才是我们每一个观者所期待的,明年的这个夏天将依然火热,而我们的期待也同样热切。
专家访谈
王晓鹰(国家话剧院副院长、著名导演):这一届大学生戏剧节我虽然看得不多,但总体感觉还是很有潜力的。但我觉得有一个不好的倾向就是他们试图让自己的演出方式趋于职业化,这样做的短处是掩盖了其应有的生命力,我觉得应该提醒他们注意,否则将有碍于大学生戏剧节将来的发展。他们试图从文本上使其更具戏剧的味道,形式上模仿实验戏剧的做法,目的就是掩盖稚嫩。但就学生戏剧本身而言,舞台技术的纯熟不应是他们的着眼点,用自己的视角来切入,亮出他们的生活态度才是最关键的。
林克欢(戏剧评论家):今年比去年从质量上要好一些,有的已经摆脱了以前小孩子做戏似的那种稚嫩,自如了很多,特别是北理工的几个演员,很不错。但他们现在也有种趋势就是不按照自己的理解,而是向专业去模仿,这一点与戏剧的初始状态是有冲突的。当初牟森、孟京辉等人正是凭着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做出了一些东西,因此千万不要被舞台经验束缚住。
学生观点
大学生甲:今年的总体印象是参演数量增多了,地域更广了,但质量却下降了,至少是没有一个上升的趋势,由于“非典”的影响,北京一些著名高校如北大、清华、北师大等的剧社都没有参加。外地的院校很有热情,剧目大都很自我,但缺乏思考。北理工顾雷的戏张扬着强烈的对社会的反思,这才是大学生戏剧最应该做的,而不应该仅仅是模仿。再比如湖南农业大学演出的《我的母亲是条大马哈鱼》,无论从编剧还是导演都很有才华。
大学生乙:大学生戏剧是没有办法来横向比较的,因为学生每年都是新的,因此不要对他们有太高的要求,如果你看过之后感觉有启发就可以了,不要用专业的眼光来衡量他们,否则你会觉得每一出戏都是经不起推敲的。这本来就应该是一个自娱自乐的舞台,是一个大学生之间尽情交流的节日,因此应该更民间一点,随意一点。评论界在第一天就已经给这次戏剧节盖棺定论了,让所有人一下变得浮躁起来,其实戏剧是用来宣泄青春期苦闷的一种方式。
摄影/本报记者崔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