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1997年9月,重病后的英若诚形销骨立。Photocome供图英若诚经典形象:《推销员之死》中饰威利·罗曼 1973年,13岁的英达(上排左一)与父母、表哥、表姐的合影。
著名表演艺术家、翻译家英若诚,因患肝病导致呼吸和循环系统衰竭,昨天凌晨1:35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74岁。据其家人介绍,英老在弥留之际,没有留下只言片语,悄然仙逝。近10年间,英老曾多次报过病危,早在住院养病期间,英老就曾多次对自己的身后事做出安排,一生追求简单生活的英老,不止一次地表示,将来不要为自己举办任何追悼活动,一切从简。昨晚9点30,记者拨通英老生前曾经长期工作的人艺院办电话,值班人员告诉记者:英老亲属婉言谢绝了人艺院办上门吊唁的要求,是否会举行追悼活动,还是只和家里的亲人聚在一起,将在下周一给予答复。
英若诚195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后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得知英老仙逝消息的第一时间里,记者采访了与英老一样对人艺有着深厚情谊的三位长者,他们回顾英老在人艺的点点滴滴,为我们呈现的是英老的艺术风采与幕后功绩。
郑榕 他是《茶馆》出国演出的功臣
人艺著名表演艺术家郑榕强调,英若诚对于让国外话剧界了解中国话剧、尤其是人艺话剧有着巨大的贡献。当年《茶馆》要出国演出,受到阻力。后来,英若诚通过他在新华社内参的同学,将这个打算让中央领导得以知道,并得到了批示,实现了人艺话剧走出国门的第一步。
出国前,他还请来研究国外戏剧的教授,给我们讲外国戏剧史和现状。让我们出国交流的过程中,心里有底,不怯场。
“我认为英若诚对人艺最大的贡献是,让中国话剧的经典作品《茶馆》出国演出得以实现。”
郑榕老先生介绍:“他是《茶馆》出国演出的功臣,在《茶馆》中他塑造的刘麻子和小刘麻子,是他最成功的艺术形象。在国外演出时,有评论说:当刘麻子被砍那一刀的时候,让人不仅仅是恨,还有一丝的同情。”这是打破人艺以往红白脸模式化人物的一次尝试。
郑先生还回忆了英若诚的一段轶事。一次,郑榕老先生和英若诚去加拿大,一位外国友人见到英若诚,十分兴奋。这位外国友人和他的中国太太美满姻缘,就是英若诚做的月下老。英若诚不无得意地透露:“他俩刚谈恋爱的时候,语言交流上还有障碍。他俩坐在沙发上,我就在沙发后面给他俩做翻译。”
田本相 他是戏剧翻译大家
对北京人艺有深厚研究的著名戏剧理论家田本相,在得知英若诚先生逝世后,说:“国内痛失的是一位戏剧翻译大家。”
英若诚先生曾经说过,2000年春天对他来说,最大的一件事就是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将他翻译的8部戏剧作品,以英汉或汉英对照的形式,在国内出版了。田本相指出:从英若诚翻译的莎士比亚的《请君入瓮》、萧伯纳的《芭芭拉少校》、彼得·谢弗的《上帝的宠儿》、阿瑟·密勒的《推销员之死》、赫尔曼·沃克的《哗变》五部外国戏剧,不难看出英若诚翻译作品的两个特点:一是选取的剧本都是经典性的;二是语言都具有生动、鲜明的舞台性。
英若诚先生既是演员又是导演和翻译家,他独一无二的经历,造就了独一无二的精彩译本。
蓝天野 他是厚积薄发的演员
对于英若诚的逝世,人艺著名表演艺术家蓝天野平静地吐出“可惜”一词。
“像英若诚英文这样棒的话剧演员很少,这与他从事话剧演员工作后,不放弃任何阅读最新英文资讯的机会,经常进行英语对话、交流有关。更难能可贵的是,借助自己和使馆工作人员比较熟识,他从英国使馆借来《理查三世》的录像带给人艺同仁看。得知使馆播放影片,通知人艺同仁一起去看。对于后来人艺排演外国戏剧都是不无益处的。
从书本中、生活中汲取的养分,英若诚也介绍给人艺院领导,以便促进剧院的发展。“他很早就向于是之先生提到小剧场建设问题。为此,于是之到国外进行文化交流期间,曾经专门到德国考察过。当年人艺之友的成立,就是从德国考察中借鉴的一种与观众交流的方式。
回望
英若诚的狱中生活
在“文革”时期,英若诚被强加上“美帝特务”和“苏修特务”双重的罪名,被抓起来关进了大牢。
英若诚入狱以后,不止一次地郑重责问自己:“你是反革命吗?你的信念动摇过吗?你真有罪吗?你会因为被关,看问题就将整个价值观倒个儿吗?”回答是否定的,而且也是坚定的。因此,在几次提审以后,审问者很快就实在问不下去了,只能不了了之。
英若诚在大牢的三年里,整天和两位音乐工作者一起回忆曾经唱过的所有的歌曲。他们经常是两个人唱歌,另一个人用嘴在一旁来伴奏,苦中作乐。
他断定自己不会再回到北京,很可能要在农村度过余年,于是就向熟悉农活的“狱友”学习喂养奶牛、加工羊奶、加工豆腐、养蜂采蜜,以至如何使用风力发电等等,借以提高自己的生存和生活能力。
他还把细铁丝日以继夜地反复磨打,在向看守人员借针缝衣服之后,交出假针,留下真针为以后用。
偶尔捡到一个烟头儿,为了将其点着,他用瓷扣子去磨擦清凉油的盒子溅出火花,再用棉花条儿往火花上一凑,然后享受美妙的香烟头儿。
英若诚说:“当时,我认为只要精神支柱不倒,肉体就不会迅速崩溃,甚至抵抗力也会随之增强很多。”
英若诚出狱之后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夙愿。
这是英若诚一段非常特殊的经历,他终生都忘不了。 本报综合整理
链接
英氏家族
英若诚是英氏集团杀入演艺圈开创局面的先锋;英达是今日英氏家族的主人;英壮是英氏后来居上的生力军———三驾马车的完美结合,撑起一个声誉日隆的演艺之家。
英壮说,“我们这一家在100年以前,还是满族中的普通劳动者。到本世纪初,我太爷爷那辈开始发奋,终于变成了文化人。”
英壮说的太爷爷,也就是英若诚的祖父,名叫英敛之,是清末民初的一位名流。
英若诚的父亲叫英千里,投身教育界,解放前去了台湾。英千里育有五子,英若诚排行第三。他是兄弟中唯一进入演艺行的一位。英达说:“我们家最早搞表演的是我的姑奶奶,30年代上海挺有名的电影演员,叫英茵。”英茵原名英凤珍,后因故自杀。英若诚说,曹禺先生的《日出》中陈白露的形象就是以英茵为原型的。
英若诚是英家从事文艺工作的第二代代表人物,他的夫人吴世良,生前也是北京人艺的话剧演员。英若诚说,追溯英家历史,我的结论是如果英达、英壮乐意自称“世代书香”或者“演艺世家”什么的,应该没有问题。
英老先生生前对家和业兴的局面非常满意,尤其对英达取得的成就深为赞许。他不大管子侄们具体做什么,只有一条家规:“我们家的人命中注定是要做知识分子的,所以别的可以不管,得有知识。”英达说:“我从父亲身上学到的主要是知识,是对戏剧的理解和观念。我们继承的是家庭中的一种氛围,因此我不可能不走上搞艺术这条路的。”作者: 焦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