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荣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2004年1月,由中国故宫博物院推出的“康熙大帝展览”将在法国凡尔赛宫拉开帷幕,这是故宫博物院在凡尔赛宫博物馆举办的第一次展览,也是故宫博物院第一次以大量特定时期宫廷文物、宫廷收藏围绕一个特定皇帝的海外展览。它将向海外朋友提供一次走近雄才大略的康熙大帝的良机。
康熙帝是清代入关后第二位皇帝,1662年至1722年在位,享年69岁,庙号世祖,谥仁皇帝。
康熙帝自幼好学不倦,屡处大事不惊,其当政前期,中原局势动荡,边疆危机四伏,东南三藩及台湾郑氏政权各雄踞一方,西北额鲁特蒙古噶尔丹不时驱马南下,东北则有俄罗斯的觊觎蚕食。康熙帝以其过人的才智决断,经过长期对内对外的斗争,战胜各种分裂危机,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在完成国家统一之后,康熙帝更励精图治,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垦荒,兴修水利,使明末清初民生凋敝的情况得以改善,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农业和手工业得到空前发展,文化艺术活动也日益丰富起来,中国的封建社会由是进入了“康乾盛世”的繁荣时期。
康熙帝不仅是一位射虎斩熊、数次亲征噶尔丹于大漠的马上皇帝,同时还精通传统的儒家文化,并向西方传教士学习先进的科技知识,如数学、天文学等等,熟练使用满、蒙、拉丁等多种语言,孜孜为学,至于呕血。《清史稿·圣祖本纪》论曰:“……(圣祖)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说守成,实同开创焉。”
康熙一朝是清代历史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历史时期,康熙帝准确地把握住了这一关键时刻,开创了他自己的时代,其独特的个人魅力,足以震烁古今。
康熙大帝展览是中国在法国举办“中法文化年”系列活动的重点项目之一。展览内容围绕康熙帝的活动为中心,包括政务活动、宫廷生活、中西交流和宫廷画卷4个部分。
其中,政务活动部分以宫廷典章文物组成,展示了康熙听政时使用的宝座及陈设、御用宝玺、康熙帝阅兵时使用的盔甲和武器,以及清代八旗军队的兵丁盔甲等文物,从而再现康熙时期皇帝政务活动的场景。
宫廷生活部分展示的是皇家收藏、图书、康熙书法、御用服饰、狩猎几个方面。通过皇家收藏,人们会更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宫廷重视历史、崇尚文化的传统;御用服饰除唤起对遥远历史的遐思外,更可使人们欣赏到当时高超的手工工艺艺术;狩猎是清代初期宫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皇室骁勇尚武的反映,同时也是中央政权联系边疆少数民族政权活动的延伸,是清代边疆政策重要的一环。
中西交流部分展示了当时宫廷使用的从西方引进的各类天文及数学仪器。康熙皇帝曾十分认真、系统地向西方传教士学习西方科学知识,这些文物就是康熙通过在宫廷供职的传教士们引进的,它们反映了康熙时期宫廷开放的一面,也是西方传教士在华活动的物证。
宫廷画卷部分展示的是当时绘制的康熙祖母孝庄文皇后、康熙本人及其两位皇后的肖像,以及康熙万寿庆典、康熙南巡图卷。它们在让人凭吊的同时,更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礼仪制度和民俗风情,是历史真实而珍贵的形象记录。
本次展览所选用的近200件文物大多为康熙时期制造并曾为康熙皇帝本人所使用,是时代历史的见证。那些雄浑厚重的青铜收藏、古朴素雅的木制家具、精巧别致的各类文具,无一不反映了康熙皇帝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与修养。而所有这些文物,都在具体而细微地折射着那个时代的历史风貌。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01月12日 第七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