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并不是第一个高喊“狼来了”的,带头的是世界电影诞生之地的法国。骄傲的法国人怎么能够容忍头脑简单的美国人用好莱坞垃圾电影占领法国的电影市场呢?据说还发生了法国电影明星带头的焚烧美国电影的“壮举”。之后,还有韩国电影人号召韩国人抵制《泰坦尼克号》以及削发明志的举动,自然也赢得了不少电影小国的喝彩声。针对人们对美国电影复杂的心态,几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中国电影,不玩卡拉OK》,对中国电影的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的基本观点是,关起门来,或者不加入到世界电影的整体竞争中去
,中国电影依然是前路茫茫。
中国电影的不景气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想并非一个人或者一个工程就能解决中国电影的根本问题的。 前一阵子喧哗一时的“电影分级”,是其中的一种,是否能顺利实现,还需要时间。前几年有人建议让电影下乡,意思就是农村电影市场广阔无比。可事实是,中国电影票房来源于大城市。而城里的人,很少为国产电影去捧场。
近日,又传来国营电影龙头企业中影集团与民营企业君士传媒联手,共同开发中国青年导演“新艺术电影”工程启动的消息。对于这样的举措,我想,要去评价它还为时过早,对于他们所提出的“引导观众看青年人自己创作的民族电影”的说法,我持保留态度。我们所面临的恰恰是一个世界电影时代来临的现实,卫星电视,互联网缩短了世界的距离,跨国制作的电影越来越多。仅仅将视野停留在本民族,会束缚自己的手脚,在小小的“地球村落”里,中国经验,东方情调并不能膨胀起我们日益萎缩的想象力。
这两年,有一种很容易赢得认同的说法就是,中国电影的不景气是因为中国缺少好的商业电影。中国不缺少艺术电影吗?中国电影每一年有几部能在世界性的范围内获得好评的影片?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日本是一个电影市场开放的国家,可是,《情书》、《谈谈情,跳跳舞》以及《千与千寻》都分别获得过当年度的票房冠军。这些影片是靠所谓的商业电影模式制作的影片吗?电影市场并非一个大通铺,它应该是多元的,有喜欢看商业片的观众,也有喜欢看艺术片的观众。多元的电影市场所对应的应该是多元的电影创作。《致命一击》、《极地营救》不也是按照所谓的类型电影的模式拍摄的电影吗?结果赔得一塌糊涂。商业片动用大明星,营造视觉奇观,资金的投入很大,回收的压力也很大,象好莱坞的大片《埃及艳后》、《水世界》等都是血本无归。而艺术电影并不意味着铁定赔钱,低投入低产出,但不等于是不产出,它的运转也是可以维持一个循环的,它有个自身的输血供血系统在里面。它会有自己的固定观众来消费这样的影片。同时在良性的运转过程中,还会有新的观众加入进来。稍微有真正的市场观念的人都会知道,靠一种影片来支撑整个电影行业的想法是绝对幼稚的。之所以会在中国电影当前的环境中产生中国青年导演“新艺术电影”这样的工程,我的判断是,它更应该属于一种电影制片的策略。这样的策略是出于艺术的追求还是商业的目的,要等这项工程启动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
如果大家还有印象的话,几年前,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也搞过一个后来没有再继续的“青年导演工程”,路学长的《非常夏日》、何建军的《蝴蝶的微笑》、王小帅的《梦幻田园》都是属于那个工程所推出的项目,影片在商业和艺术两方面的反映都很不理想。我不知道这是否可以作为“新艺术电影”工程的前车之鉴?
商业电影、民族电影、艺术电影,往往在很多的时候会被演绎为神话。中国电影最大的悲哀我觉得还不是已经很少有中国观众去看它,而是,它几乎一直在世界电影之外自言自语。我想,什么时候我们能拍出一部象《谈谈情,跳跳舞》、《千与千寻》、《辛德勒的名单》那样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能引起共鸣的电影,才是中国电影希望之所在。
热爱电影的我们并不希望中国电影在市场和其它的压力下全面崩溃,单片许可证制的出台,实际上已经欢迎民间资金进入电影投资,它决定了单一形态、计划指令的电影生产正在退出电影的历史舞台。也就是说,中国电影实际上现在最需要的是一个更加宽松和公平的创作与制作环境。电影体制的改革是中国电影更为迫在眉睫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