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保利华亿官方网站专题 >正文
中国电影美术大师曹久平揭开《来信》影象世界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7月30日15:43 传媒时代


曹久平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曹久平,1957年生,陕西西安人,自幼酷爱绘画,中学毕业后参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1978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到西安电影制片厂工作。曾先后在《他们正年轻》、《红高粱》等影片中担任助理美工和副美工。1988年独立担任著名导演滕文骥执导的影片《棋王》的美术设计,因真实再现了云南西双版纳知青农场的场景而受到电影界的关注。从1988年开始,曹久平开始和张艺谋合作,由《代号“美洲豹”》起步,相继在《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摇啊摇,摇到外婆
免费畅游内蒙古大草原 港台明星流行隆胸吸脂
联想夏令营口号征集 新浪交友一展您的才华
桥》等影片中担任美术设计,创下了中国影片在国际电影节上连连获奖的纪录。张艺谋曾这样评价曹久平:“曹久平在电影美术上的独特造诣,常使我受益匪浅。如《菊豆》中的梁坊,《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大院,《秋菊打官司》的朴实场景,都是他首先提出并独立制作完成的。曹久平在我看来是中国当代影坛中最优秀的美术设计师,从《红高粱》开始,我的全部电影都是他担任美术设计的,而这些电影的造型冲击力,色彩渲染力,不光在中国影坛,在世界影坛也备受推崇。”

  代表作品:《和你在一起》(陈凯歌) 《谁说我不在乎》(黄建新) 《我的父亲母亲》(张艺谋) 《一个都不能少》(张艺谋) 《秦颂》(周晓文) 《活着》(张艺谋)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张艺谋) 《秋菊打官司》(张艺谋) 《大红灯笼高高挂》(张艺谋) 《代号美洲豹》(张艺谋) 《棋王》(滕文骥)

  尽管徐静蕾新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尚未掀开面纱,但该片美术设计曹久平却率先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曹先生在中国电影美术界的成就是众所周知的,也许是职业个性的缘故,他很少接受媒体专访,话语中总是透露着一种谦逊。他说,电影美术是个悲剧的职业,但他还是要坚持做下去。

  徐静蕾很能承受压力

  记:你的美术设计,大都古朴苍劲。而徐静蕾的《来信》是个相对柔软的电影,这对你来说,是个新的尝试吗?

  曹:其实以前的古朴风格,这与张艺谋有关。再一个,上个世纪80年代有一种文化现象,从开始的寻根然后到了比较注重历史,因为历史题材的电影审查相对容易些,那时候拍电影比较容易,包括作家写小说也是,莫言写我爷爷都搁在那个时代,写得比较放肆。作为美术你是要加强导演想要的感觉。《来信》对我来说不算什么新的尝试。

  记:你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

  曹:这个故事我在上大学的时候看过,当时不觉得是一个特别好的小说。当时认为好的作家比如是卡夫卡什么的,多是那样的。现在看《来信》剧本觉得还行,就接了。

  记:在《来信》拍摄中,你和徐静蕾导演有过冲突吗?

  曹:应该不叫冲突,应该说有一些不同观点,经常感到不同。但徐静蕾属于谈得少,她不是特别像张艺谋那样,把所有剩余的时间都拿来跟主创人谈,所以他想要什么大家都非常清楚,而且会帮他去达到比他想象的还要好的那种感觉。但徐静蕾她谈得很少,可能是性别原因或者什么,可能她自己觉得她自己还比较年轻,我们经常去猜她的感觉,但是也许她说你们先摆出来看,这种工作方法可能是她个人的一种工作方法,但任何创作最终必须以导演的意见为准,这个是必需的,必须让导演认可,你认为好没有用。

  记:你觉得徐静蕾作为编剧、演员和导演哪一个角色表现得好?

  曹:我认为这话让我说得有点不负责任,因为她的电影我就看过两部,看她的剧本就这部,这部还没看到成片,所以这话我觉得应该让更了解她的人去说。

  记:你与许多著名的导演合作过,你对徐静蕾的导演工作进行一下评价?

  曹:徐静蕾作为女导演,我觉得她最让我觉得突出的一点是她承受压力的能力很强,这一点不亚于任何男导演或特别有成绩、有份量的导演,她在现场的时候,甭管现场多大压力,甭管这个制作周期有多大压力,她都能够专注于自己的监视器,有时候会让其他人觉得是不是该喊起来轰起来、吵起架来来释放压力,但是她能做到静静的,所以可能反倒使很多人觉得应该收敛点。现场你几乎听不见她的叫喊声。当然现场有另外的人替她叫喊的,有一个制造压力的一个“大师”,工作人员很茫然,很慌乱,有时候糊涂了,一直不停的在鼓噪。

  记:你在拍这部电影的时候有没有很难忘的事?

  曹:最难忘的就是这个感觉,就是现场的这种鼓噪的感觉,这是最难忘的。

  有份量的人看《来信》哭了

  记:你对《来信》的期望怎样?

  曹:我期望《来信》是部很不一般的东西。影片话外音承担讲故事任务很重,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或者是表达情绪,这部电影的话外音可能是空前重要的,份量很重,所以他会是一部很不一样、不一般的电影。听说有人看样片被感动了,我想应该这部影片是不错,因为听说是很有份量的人被感动了,哭了。

  记:你觉得现在年轻人会喜欢《来信》这部电影吗?

  曹:我不敢说,我不知道。觉得可能应该会喜欢吧,好莱坞大量视听技术那种东西,你要是连续看也会倒胃口,换一下这种比较清新的情感片也是种调剂,只要徐静蕾在后期处理好,应该是一部很不错的片子。

  记:你在《来信》中的设计,和以前比,有没有遇到什么比较新的收获?

  曹:我觉得还是挺有收获的。比如说姜文演的作家的家,怎样去表现民国时期的那个当时比较时髦、比较有品位的人的家庭环境,我还是做了实验,我觉得那个设计应该是会得到认可的。

  问 :你跟张艺谋有很多合作,前面是乡村题材,后来是现代都市题材,在创作上你更偏好哪一种?

  曹:除了《英雄》《十面埋伏》,张艺谋的片子美术都是我做的。我真的没有什么偏好,片子需要你,你就该做。拍《活着》的时候张艺谋就反复说,其实就是说给摄影和美术的,就是要洗尽铅华,我们一直收着。前面的电影靠造型,你看像《秋菊打官司》虽然收着,但辣椒挂起来依然很有冲击力,它是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我喜欢秋菊家这种感觉。她满院子挂着辣椒,去卖辣椒,最近价格低就不卖了。她摆脱了经济上,要需求做人的尊严。你看这种人现在中国就多了。反过来说《活着》,张艺谋反复说洗尽铅华,美术也是够了就行,不要太张扬。有的电影虽然片子很小,也满院什么冲突,美术很强大,如《红色沙漠》美术就很棒,还有像《红》《白》《蓝》美术分寸拿捏的就很好。

  记 :有没有一个简单的标准,告诉我们的普通观众怎么来看电影美术?

  曹:其实观众看片子,想都想不到哪些与美术有关。你如果不上摄制组,这还挺难教的。有的时候连我们自己都会忘了这墙是改过的。在《有话好好说》当中,有老太太扭秧歌,一来就是一天,呆着无聊就到处转,指着我们搭的景问:这饭馆什么时候开业啊?她以为真的是饭馆,她在摄影棚里时间长了,她忘了自己是从摄影棚的那个门走进来的,这种事很多的。经常有我们搭的假墙,别人会以为是真的,有的人过来撞一下,一看这是假的。一个电影的色彩和造型会给你带来很大冲击,那真是美术。比如《角斗士》容易让人想到电影美术,还有古装片也较易让人想到美术。当代题材现代戏里你怎么弄一般人们会认为你的景选得不错,与美术无关,比如这饭馆是哪什么的。这次《来信》拍胡同太难了,到处是穿帮。到处是为了市容,把墙画起来,划上线假强。我们看到大多数都是假专用粉一刷画上线。对于旅游着和市容和干净,但离历史很远了。

  中国文化的保留工作做得不好。从鸦片战争开始,我们内心当中对国外有一种崇拜,觉得中国一些文化的东西丑,一代一代人将中国文化磨蚀掉。我们看这罗马、巴黎保护那么好,但我们没戏。西安就是个例子,它有最完整的东方古城墙,北京过去有完整的,但在1969年被全部拆了。西安虽然有,但他把平房给拆了,盖起了巨大的楼房,原来那种巨大的城墙是来保护里面的小四合院,这种比例关系的含义和象征,哑巴和傻子都会懂,它是活的。而现在中间的楼比前前后后的城墙都要高大,城墙成了一种文化的僵尸。但山西平遥是活的,开个玩笑要到那里拍电影赶紧去。我不喜欢横店,到处都是假。比较《来信》的这种胡同穿帮再多,都与假景还是不同的。

  美术是个悲剧的职业

  记:你以前是学画的,那你现在还想画吗?

  曹:我觉得真的应该赶不做电影的时候,心静下来还是应该画画。有什么好的画展我还是去看,因为我的朋友挺大的一部分都是画家,我经常跟他们聊天,得到很多帮助或是滋养。我最初的一些电影,我的助手都是画家,觉得我们那时候学画不是象现在的,现在基本上是不适合学理工科的人,他们的家长会启发孩子是不是该学学艺术,然后很多孩子进了各种考前班。我们那会儿不是这样的,那时候,我都是班上数理化的尖子,但那时考大学无望,年代也不行,那时没有准备高考,大学都已经停办了,那时又是文革后期,文艺是非常发达,音乐、美术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我们那批朋友都是这样选择的绘画,就是更多的是内心热爱,当然那时候美术和音乐也有地位。

  记:在学画时有哪一位著名画家对你产生影响?

  曹:我比较喜欢法国的伯纳尔、比纳尔,他们的纳比画派,他们的一些风格我特别喜欢,因为它是那种特别,怎么说呢,不那么鼓噪、不那么鲜艳,但是他很注重平常生活中的点滴感受,他画的就是那种身边的,所以他们的画很多生活的场景,我觉得跟我后来的场景还是挺有联系的,他们真是从中观察的感受的那种美感,景色的变化或这是一层层景色的构成,我觉得这是应该对我来说影响最大的。

  记:您曾说选择电影美术是个悲哀,为什么?

  曹:我没有这样说。我是说电影美术是个悲剧性的职业,想成名,不太可能。大众关注电影一般都关注的是演员,有点文化素养的关注的是导演,再有可能关注一下摄影。而美术呢,出了这个圈子几乎没什么人知道。连我都问自己在平时看电影的时候是不是注意美术?我都不是特别的注意。我经常鼓励我带的助理,他们大多是美院出来的,也必须是美院出来的。我对他们说:你想想素描你都能画,电影美术有什么干不了的?我们当年用心去画素描时,都要好几年,每个人用心去观察、学习别人的画,有那个毅力电影美术有什么干不好的?但很多人干来干去还不得好,因为电影是个综合的东西,你想一个电影失败了,你怎么可能有成就感呢?就会心里不平衡,大量电影美术的人才就流失了,改导演了,改摄影了,有的干脆就画画去了。

  记:那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曹:我想我是适应了。因为开始的时候我干的都是好电影,我有参与感和成就感在支撑我。当时就没有人知道我,不知道我参与了剧情的创作等等,而且对于后来很成功,这也让我很满足。还有一个原因,我跟的导演都是好导演,他们都比我强,我还是不要改行了,改了行也超不过人家。改行也是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的。

  记:你做电影美术最大的满足是什么?

  曹:电影好。电影是一个整体,我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人们说这个电影不好,但美术好,这就没意思了。美术没人提都没关系。我觉得我是电影的一部分,说美术是个悲剧性的职业也有这方面。文/吉祥


评论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关键词 
 免费mp3  明星美图 
 鹏菲恋   精选好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