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任何人来说,看电影都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发泄的渠道:我们胆小怕事,上班看老板脸色,上街怕被坏人欺负,看到银幕上那些杀手———嘴里叼着万宝路,嘴角上藏着残酷的微笑,乌兹冲锋枪别在腰后,大腿内侧还藏着把伯朗宁,嘿嘿,管你什么老板不老板……
就此来说,电影院对我们的意义实在是太大了,在某种意义上它是用娱乐的方法给我们做心理治疗,听说上世纪六七十年的美国就是因为电影观众锐减,所以小青年们就忙着
做嬉皮、抽大麻、杀人放火、文化革命……到了八十年代观众们重回影院才一路太平走到世纪末。
话是这样说,道理大家也懂,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光有电影院是不够的,就好像再普通的餐馆菜谱上也应该有上百种菜,让顾客有挑选的自由。但现在看来,这种想法只是我们一厢情愿而已。因为上个月整整一个月我们在电影院几乎只可以看到《十面埋伏》一部电影。有人说这是张艺谋和他的团队在搞“文化霸权主义”,我们现在不用纠葛于这种说法的对与错,但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在《艳阳天》、《金光大道》等样板戏之后《十面埋伏》又开创了一种“准集体看电影”的模式。
这几天,《蜘蛛侠2》开始公映,很奇怪的是影院里没有我想象的那样如潮水般的人流。坐在影院里,面前的大屏幕上一身赤红的蜘蛛侠在纽约林立的楼宇间奔腾与飞翔,而身边却是寥寥的几个观众。我估计大多数观众在上个月中了“十面埋伏”之后,都要休养生息一段时间,这次“休养”甚至有可能持续到下半年。
我在想,其实按照我们的观影习惯一个月有20部电影就差不多了。这样就可以满足我们分享梦境的愿望。按我的推算,只要我们百分之一的生命在电影院里度过,那么百分之三十的日常生活就会受到电影的影响,那么我们剩下的百分之七十交给领导和老板,我们还会是个懂事的乖孩子。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