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第一天,随着孩子们新学期的上课铃声,晨报记者也将踏上新的旅程,在遥远的水城威尼斯为您发回第六十一届威尼斯电影节的报道。
威尼斯电影节是世界三大电影节中最古老的一个,尽管在去年迎来六十花甲时,许多评论说她已经像个垂垂老矣的老妪,但说句良心话,以意大利人的浪漫,怎能容忍美人迟暮的尴尬?
对比一下就知道,当戛纳已经把两届金棕榈颁给了美国人,柏林还在严谨的德国人手中继续“一本正经”地用政治代替艺术发言,似乎只有威尼斯还在一门心思地崇尚艺术。虽然,她偶尔会“左倾”一些,偶尔又会玩票似地来点商业味道,但其一贯坚持的“电影作家的影展”的原则,仍然令人心生敬意。至少在这里,艺术电影还能够童话般地生存并且得到肯定,不知名的年轻导演也能够一夜成名。
从三大国际电影节来看,威尼斯电影节好像对华语电影特别情有独钟。从1989年第46届威尼斯电影节上,中国台湾导演侯孝贤夺冠算起,十几年来,华裔电影和电影人是威尼斯的常客且频频获奖。
侯孝贤:威尼斯华语导演第一人
1989年秋,威尼斯电影节主席把金狮奖授予了中国台湾导演侯孝贤的作品《悲情城市》,这部被誉为“台湾史诗”的电影中无处不流淌着博大的人文主义精神。《悲情城市》对侯孝贤本人来说也是一个转折点,因为从这部影片开始,他逐渐将视线从“乡土”和“童年”里跳脱出来,将眼光投射至历史的深度和广度上。也正因为此片,作为华语电影重要组成部分的台湾新电影翻开了新篇章,开始享有更多的国际声誉,侯孝贤也一跃成为国际知名导演。
张艺谋:威尼斯成就的大师
张艺谋对威尼斯的感情绝对不会比柏林浅,虽然是柏林的金熊让他声名鹊起,但真正把他划入大师圈还要归功于威尼斯电影节。1991年,老谋子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喜获银狮奖,次年,老谋子赶紧送上了那部《秋菊打官司》,凭借该片,张艺谋和巩俐一个捧得金狮影片大奖,一个戴上了影后的桂冠。1999年,当张艺谋与戛纳评委主席因《一个都不能少》吵翻后,他毅然带着影片投奔威尼斯,威尼斯也很给面子,让他再捧了一回金狮。
巩俐:威尼斯第一朵东方玫瑰
巩俐是影坛公认的国际影后,但仔细一算,也就是1992年的威尼斯电影节才让她正式称后享誉国际。同老谋子一样,一身旗袍装束的巩俐艳惊威尼斯时,丑秋菊成了玫瑰花。前年的威尼斯电影节,巩美人虽无片参赛,但荣任评审团主席,又是一番风光。而今年,本届威尼斯电影节组委会主席马可·穆勒尔曾秘密抵达北京,首要目的就是“游说”章子怡担任评委。不过,此番诚心并没能打动章子怡的“芳心”,她以拍摄《艺伎回忆录》抽身乏术为由拒绝了对方的好意。不过,也有评论认为章子怡远未达到巩俐的级别,选择“不去”实在是避免露怯,出于自知之明的上上策。
今年,中国人依然风光本届威尼斯电影节,虽然早前呼声甚高的陆川的《可可西里》和顾长卫的《孔雀》没有入选,但贾樟柯的《世界》入围正式竞赛单元。侯孝贤的《咖啡时光》则代表日本参赛,因为它是日本松竹电影公司为纪念名导小津安二郎百年冥诞之作,资金来自日本,日语对白。此外,王家卫执导和巩俐主演的三段式影片《爱神》入选正式参展单元;中国港台地区的《柔道龙虎榜》、《蝴蝶》、《狂放》、《三更2》也都入围了非竞赛单元。中国电影依然是本届威尼斯电影节的一股重要力量,中国电影和电影人能否在这片土地上再次书写童话,体会“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风光?我们拭目以待。
夏雨:威尼斯的命运之子
开始有玩票感觉的夏雨带着暑期打工似的心理,完成了姜文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随后就回学校继续上学去了。可谁知1994年的初秋,一个让夏雨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消息从遥远的意大利传来,他当上了第51届威尼斯电影节的影帝。影帝的光环彻底改变了夏雨的命运,他似乎已经不能不爱上表演了,第二年,他如愿以偿地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正式踏入了这个圈子。
蔡明亮:用极简主义征服世界
1994年,蔡明亮终于有机会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大放异彩,一部对白只有百余句,描述两男一女精神世界的影片《爱情万岁》彻底征服了挑剔的威尼斯评委们,这部略显压抑的电影用极简约的艺术形式探讨并展示了现代人空虚无助的内心,它和《暴雨将至》并列金狮奖。对蔡明亮来说,这次得奖对他的意义十分重大。侯孝贤作为台湾新电影的开创者在1989年威尼斯电影节上折桂,而5年以后的第60届威尼斯电影节上,他以同样简约风格的新片《不散》再次入围金狮奖的角逐,并再度拿下费比西奖,虽然并非影展的正式奖项,但说明了意大利电影人对这位台湾电影奇才艺术作品的高度肯定。
张元:威尼斯带来体制的认同
在1999年威尼斯电影节之前,张元的身份是个地下导演,1998年他拍摄了影片《过年回家》,这部回到体制内的作品充满了温暖的人文关怀,理直气壮地来到威尼斯的张元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获得了最佳导演的称号,同时这部电影也开始在国内各地上映。后来的第59届威尼斯电影节,华语电影人的风头再次达到巅峰,除了巩俐作为评审团主席亮相这届影展外,台湾导演郑文堂以《梦幻部落》获得“国际影评人周”的奖项,在“逆流而上”单元中,香港导演陈果的《人民公厕》与内地导演田壮壮的《小城之春》分别获得了“特别推荐”与“最佳影片”奖项。(作者: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