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 《汉武大帝》荧屏热播专题 >正文

评论:《汉武大帝》离历史有多远(图)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1月26日10:02 今晚报
评论:《汉武大帝》离历史有多远(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汉武大帝》是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正剧,但它不是历史教科书”———导演胡玫对于该剧在观众和史学界引发的争论看得很平淡。诚如她所说,汉代对中国两千年文化的建立与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然而,以往影视作品以历史正剧方式表述这段历史的记录却是空白,中国人对这段历史的认识也很淡薄。因此,在《汉武大帝》播出后,媒体、观众以空前的热情不厌其烦地追究其细节是否与史实相符。“对汉代历史引发如此之关注已经算是成功”,单就吸引人们眼球这一点而言,胡玫显然是达到预期的效果了。

  同时,《汉武大帝》精致的画面和环环紧扣的复杂情节,也引发观众记起早就耳熟能详的许多历史人物。但是这些复杂的情节背后,哪些的确是缘于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哪些只是编剧为丰富历史人物色彩的戏剧化演绎呢?历史上刘陵是纵性无度的阴谋公主吗?废太子刘荣自杀狱中,真的是汉武帝之母为刘彻登基铲除的政治牺牲品吗?张骞出使西域这段经典故事的诱因,真的是由于汉武帝羡慕匈奴的宝刀吗?为此,记者就该剧历史真实性,请教了《汉武大帝》的历史顾问求实先生。西汉有纸吗

  《汉武大帝》中,无论是诏书、奏折,还是军机快报都采用竹简和绵帛,胡玫导演和美工毛怀清说,他们没有使用纸。但是,汉武帝时代的中国却是有纸可用的。人们都知道东汉宦者蔡伦发明“纸”,但很少人知道上世纪中国考古发现使纸的发明已可以远溯于西汉。例如著名的西汉灞桥纸,内蒙古居延出土的西汉金关纸,年代均在西汉初叶。不仅如此,求实还提供了一则文献史料。他说,据《北堂书钞》记汉武帝时的佚事:“卫太子鼻大,武帝病,太子入省。江充曰:上恶大鼻,当持纸蔽其鼻而入。帝怒。”也记载汉武帝时是有纸可用的。“精钢”是从西域传来的吗

  《汉武大帝》中第24集,刘彻看见大行令王恢出使匈奴前敬献削铁如泥匈奴宝刀“径路”很震惊,派张骞出使月氏国,带回炼精钢技术。历史上张骞出使西域的诱因真的是与汉武帝想引入精钢技术有关吗?有观众疑惑,既然铁在中国出现可溯源到春秋以至商周,那么,落后的游牧民族匈奴的制刀技术怎么会比汉朝还高?

  据求实介绍,中国的“剑”本来就是从游牧民族传入的。“径路”是北方游牧民族对宝刀的称呼,其合音就是“剑”。这个词据考证可能来自伊朗语系或突厥语系。中国铁器时代开始较晚,战国兵器仍以青铜为主,秦兵马俑的武器可证。制铁技术真正重大的突破是在西汉。

  就世界冶金史看,西亚、印度、北非和欧洲大约在公元前10世纪即进入铁器时代,制作优质钢铁兵器的技术早于中国。西汉时期中国方进入大规模应用铁器时代,钢铁生产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这应是与汉武帝开辟西域交通,引进西域(包括伊朗印度)钢铁技术有关。据记载,这时从西域引进中国一种新型钢铁,称曰“镔铁”,又号“金刚”或“精钢”。这种钢质镔铁,中世纪也传入欧洲,西方人称之为“印度钢”。

  法国学者Canbul指出:“阿富汗(即大月氏/贵霜)产西方人所说至珍贵之‘印度钢’、至良之剑则铸自波斯、叙利亚。古代印度钢,驰名四海,人争求之。”求实引用著名科技史学家冯家升的著作指出:“汉晋以来,中国所说之镔铁即精钢,亦即来自西域波斯之印度钢。”这些史料,就是《汉武大帝》剧中张骞从大月氏(阿富汗)获取精钢炼制技术的史料根据。那种黑色添加料,叫“金绿梵”,以它打制钢刀,可出耀目寒光。当然汉武大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诱因,并非只为引进精钢技术。派张骞出使西域,根本原因是汉武帝要为攻打匈奴寻求盟友的战略规划。月氏国的“月”该读何音

  《汉武大帝》中第24集刘彻为联合匈奴的劲敌月氏国,派张骞出使,有人提出“月氏”国的读音不对,应当读“肉支”。

  求实解释说,过去有一种旧读将“月氏”读作“肉支”,这是以讹传讹的误读,把“月”字误作为“肉”。在《说文解字》中“月”与“肉”是形似而不同的两个部首,但常被混淆。查一下新版《辞海》和《中华上下五千年》,已经将“肉支”读音修正为“月”。“月氏”国在先秦史籍中早就见诸记载,就是《逸周书》及《管子》中所记载的“禺氏”国。禺、月是同一外来语音的不同译写,绝不应读为“肉”。《汉武大帝》哪些出自《史记》

  《汉武大帝》据司马迁《史记》和班固《汉书》改编。导演胡玫说,我们不凭空编造,剧中大的历史脉络和事件基本都有史料依据。但是,即使是《史记》和《汉书》,对汉武帝功过的记载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当这两本书的立场有分歧,哪些有趣的故事情节出自《史记》,哪些出自《汉书》,哪些看起来很有历史传奇色彩的故事,根本就是在这两本史料中查不到的呢?

  求实解释说:“司马迁的《史记》对武帝一代历史记载比较详尽。但是因为汉武帝对司马迁施了宫刑,司马迁出于个人情感,很难客观公正评价汉武帝。这也是历代史学家早有定论的,所以《史记》有‘谤书’之称。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汉武帝的政策负面描写较多,时不时暗藏讽刺。对汉武帝所宠爱的人多作讥贬,包括霍去病、卫青等一代名将,具体描写好处比较少。而对不受汉武帝重用的人描写则比较多,例如对李广。《汉书》则比较公平,试图纠正司马迁的偏失。本剧编剧既参考《史记》也参考了班固的《汉书》。现在《史记》中的‘孝武(武帝)本纪’,是否出自司马迁之手,历史上也是有疑问的。”南宫公主是汉朝送往匈奴的唯一真公主

  《汉武大帝》第32集中,南宫公主以唯一汉朝派往匈奴和亲的真公主身份劝大单于放弃进攻代郡。南宫公主是否真的如剧中所说,是唯一一个汉朝送往匈奴和亲的真公主,《史记》、《汉书》中都有这样的记载吗?

  求实说:“南宫公主被派出和亲,《史记》、《汉书》中并没有明确记载。但是在宋代工具书《册府元龟》(卷978)中可查到有关南宫公主的资料,记载她是汉景帝送往匈奴和亲的亲生女儿。由于这一则史料出自宋代,所以通常很少被引用,但我们认为十分珍贵。本剧编剧正是据此编创了刘彻因亲姐远嫁匈奴而感情受到重创,决心复仇的故事。”刘陵是一位风流公主吗

  《汉武大帝》第14集汉武帝和淮南王之女刘陵公主在他的大婚宴上发生私情,事后汉武帝对刘陵异常冷漠。刘陵公主帮父亲淮南王算计刘彻,谋取帝位,是为情所伤,报复汉武帝吗?

  求实说:刘陵公主和汉武帝的私情完全是本剧编剧的戏剧化处理,包括刘陵和田?、郭解等的私情也都是为剧情发展而设计的。但是刘陵公主在历史上则是确有其人的。汉代贵族之间男女关系比较开放和混乱,这也是见诸明确历史记载的。太子刘荣是否被逼自杀

  《汉武大帝》第14集中原太子刘荣在被郅都审讯关押期间自杀。窦太后死前告诉刘彻,是刘彻的母亲逼死刘荣。史上是否确有郅都其人?郅都是否真的因调查太子刘荣惹来仇怨,被窦皇后所害?汉景帝是否为辅佐刘彻顺利即位斩除荆棘,而逼死原太子刘荣?

  求实说:郅都确有其人,以上基本是史实。刘荣自杀也确实是汉景帝为刘彻顺利即位所做的政治安排。但是,《汉》剧中暗示刘荣之死与刘彻之母王美人和阴谋有关。太皇太后窦氏死前将此事告知刘彻,以提醒刘彻控制王家势力的膨胀,为王太后日后与汉武帝的权力之争埋下伏笔,这都是本剧编剧江奇涛的神来之笔,为剧情发展需要而做的戏剧化处理。

  由此看来,《汉武大帝》的剧情,或缘自《史记》、《汉书》,或缘自其它史料,也有一部分是编剧根据史实作了戏剧化处理。然而,《汉武大帝》中还有几处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是否也经编剧在剧中作了“移花接木”的处理呢?

  《汉武大帝》第27集刘彻与韩嫣换装,命韩嫣假扮皇帝,自己扮武士,会见匈奴使者。王恢为使者送行,问使者对皇帝印象。匈奴使者说,那个按刀武士才是真正的英雄。这一情节是真实的吗?

  据求实介绍,这段故事取自陈寿《三国志》中的一个脚注。在历史上是曹操接见匈奴使节的故事。因曹操个子矮小,匈奴使节身材雄健,曹操担心被匈奴人看不起,就命身边身材高大的侍从冒充自己接受匈奴来使觐见。根据这则史料,《汉武大帝》编剧江奇涛巧妙地结合汉剧剧情作了“移花接木”的处理。

  《汉武大帝》第27集伊稚斜回到匈奴与大单于围猎,射死父亲,自己当上大单于。这个故事是否也是出于虚构?

  求实说:这也是有史实为依据的。这个匈奴王子弑父的故事,确实是真实的。只是故事本来发生在匈奴冒顿大单于时代,冒顿做王子时,训练骑射手射死了其父亲头曼大单于而篡位。本剧编剧为了强化作为刘彻主要战争对手的伊稚斜大单于的凶悍性格,将这个故事作了巧妙的移植。
评论 | 影行天下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汉武大帝》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