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梅兰芳》看中国电影的营销时代(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2日10:49  精品购物指南
从《梅兰芳》看中国电影的营销时代(组图)

陈凯歌《梅兰芳》即将粉墨登台

从《梅兰芳》看中国电影的营销时代(组图)

《梅兰芳》印证中国电影的营销时代

  如果没有新的变化,本周五,陈凯歌执导的新片《梅兰芳》即将上映。话说得如此“谨慎”,绝不是多此一举、哗众取宠。从拍不拍、谁来拍、怎么拍,这部汇集了章子怡(从《梅兰芳》看中国电影的营销时代(组图))黎明(听歌)等大牌明星的大制作就吊足了人们的胃口。许是玩悬念玩上了瘾,在颇为严肃的上映时间问题上,片方还上演了一出“先定再改、顾全大局”的戏码,从话题性上抢占了贺岁档的先机。

  以上种种,颇经历过些锻炼的国人“毫不留情”地揭穿是炒作,而片方呢,明知人们的不屑,却不得不继续为之——要知道,大多数情况,倘若一部影片有一条近乎干净的商业轨迹,那么,这就意味着它会因为缺乏足够的关注度而在商业上惨败。

  当然,这里有一个比“炒作”更好听的名词——营销。

  对导演陈凯歌而言,《梅兰芳》是翻身之作。在经历了“《无极》(blog)与‘血馒头’”近乎闹剧的纠葛之后,他要票房,更要口碑。

  对投资方中影集团而言,《梅兰芳》是巩固市场地位之作。在尝到了“《赤壁》(上)不叫好也叫座”的甜头之后,它要口碑,更要票房。

  有意思的是,看似矛盾的两者,却有着异常“和谐”的相处之道——中影集团砸下千万费用宣传《梅兰芳》,作秀、炒新闻、启动官网、投放硬广告……一个都不耽误。只不过,陈凯歌一扫《无极》时的“风骚”——在大多数时间中,他都以“低调的幕后导演”而非“张扬的前台道具”的身份出现。

  陈凯歌和中影集团的默契之处在于,他们都清楚地知道,达成各自心愿的路径大致相同——做好《梅兰芳》,否则一切纯属扯淡。这里,“做”指的正是“营销”。营销不到位,陈凯歌证明给谁看?中影集团又去赚谁的钱?

  不由得想起这样一幕,在《千里走单骑》的首映式上,张艺谋说:“我是种萝卜的,而张伟平是卖萝卜的,但现在萝卜不好卖。”这位中国最牛导演用一句话便道出了中国电影市场的真实现状。在电视、网络、新媒体的冲击下,很大程度上,卖萝卜能力的高低,换言之,也就是营销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一部影片票房的高低。

  好莱坞用美金和明星将电影打造成传播全世界的流行商品——它的经验说,一部成功影片的背后,除了强大的文化和工业支持,还有赖于日益重要的营销传播的支持,眼下,中国电影人正热衷于组装好莱坞营销模式的“山寨版”——甭管copy得像不像、科技含量高不高,至少,他们已经在学习。

  在营销学专家姜汝祥看来,经过几年的磨砺,中国电影在大众营销上有所突破,业内人士能够把握住人们的从众心理,制造新闻事件,“但电影市场是一个分众市场,它还需要准确的分众营销,比如根据影片类型,采用迥异的宣传方法,进而吸引不同层次的观众。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的话,中国的电影营销还处于低层次的原始炒作阶段。”

  不过,说到底,营销都只是手段。有人说,有创意的石头比没有创意的钻石好卖。事实上,石头永远没有钻石的品质。过分包装,华而不实,再精妙的营销手法也只怕会形成更强烈的硬伤。就好像包上最昂贵的包装纸、扎上最柔滑的丝质缎带之后,花枝招展地摆出来,却被人发现里面空无一物——到那时,估计这连“低层次”都算不上。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关于 梅兰芳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