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梅兰芳》看中国电影的营销时代(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2日10:49  精品购物指南
从《梅兰芳》看中国电影的营销时代(2)

陈红、黎明、陈凯歌、章子怡在《梅兰芳》新浪官网启动仪式上

  各方心思

  一个着力求名,一个主要图利,陈凯歌与中影集团组成的这对“名利双收”组合,倒也称得上珠联璧合、天衣无缝。

  “我拍梅兰芳,除了追求票房之外,更想给中国文化记录点什么。”——陈凯歌

  陈凯歌 用《梅兰芳》雪耻?

  尽管陈凯歌本人从来不曾承认,但人们还是固执地认为,经过胡戈(blog)的恶搞、观众的嘲讽等等强烈的外界刺激,这位要面子又颇有些完美主义情结的著名导演终于决定不再纠结于玄幻与特效,转而“回归”历史与文化了。

  这绝非妄言。据陈红(
从《梅兰芳》看中国电影的营销时代(2) 听歌 blog)介绍,《无极》之后,陈凯歌一直在潜心准备两个剧本,一个是《赵氏孤儿》,另一个便是《梅兰芳》。其中,后者很容易让人想起那部经典的、至今仍然让人回味不尽的《霸王别姬》。换句话说,《梅兰芳》大概是陈凯歌驾轻就熟的题材——当然,没有哪个导演愿意认同这种“走回头路”的说法。

  在外人看来,如果从纯粹的商业角度来看,《无极》不可谓不成功,2亿左右的票房多少可以抚慰陈凯歌那被影评伤害的心灵。然而,陈凯歌毕竟不是一个商人,或者说,至少他还不是一个及格的商人。在陈凯歌有些文人、知识分子的气质之下,实在难以容忍自己倾力打造的一部寄托着人性、怜悯的影片被当作闹剧、不伦不类的玩意儿——他要票房,更要口碑;他要拍新片,更要借此一雪前耻。于是,《梅兰芳》出现了。

  对于《梅兰芳》,陈凯歌倾注了巨大的心力,他甚至有意无意地将个人的感情投影到了一代京剧大师的身上。“我觉得梅先生不是一个没有争议的人,他是一个有争议的人,这才有趣。”陈凯歌说,像在说自己的处境。“我相信梅先生在他的一生里都有一个东西潜伏着,就是恐惧。”陈凯歌还说,像在说自己的心态。

  事实上,陈凯歌不是第一个想将梅兰芳的故事搬上大银幕的人,说得更商业些,他不是第一个发现“梅兰芳”品牌价值的人。按照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协会副会长吴迎的说法,“有好多导演想拍梅兰芳,但梅家都不敢让他们拍,直到陈凯歌得到了梅葆琛的认可。”只这一句话,便不难看出陈凯歌为《梅兰芳》所下的工夫。

  陈凯歌自己说,他拍梅兰芳,除了追求票房之外,更想给中国文化记录点什么。他是这么说的,也试图在这么做——在11月13日《梅兰芳》官方网站的启动仪式上,面对记者对票房预期的穷追猛打,陈凯歌左躲右闪,极力回避着这个“恶俗的”、“充满铜臭的”问题。当然,有些人说他不屑回答,也有些人说他底气不足。

  “打造‘作家电影群’、加大青年导演培养力度,继续靠‘大片’占据市场领先地位。”——韩三平

  投资方 用《梅兰芳》赚钱?

  同样是在《梅兰芳》官方网站的启动仪式上,中国电影集团(以下简称“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说:“中影集团会全力支持《梅兰芳》,力度将超过《赤壁》。”要知道,早在《赤壁》(上)公映之前,作为主要投资方之一,中影集团就宣布将“集全国之人力、财力、物力”来推进发行工作。

  不难理解的是,对一个商业组织而言,经济利益才是它做不做事、怎么做事的最主要的衡量标准——高投入对应的一定是对高产出的期待。事实上,相比陈凯歌的“要票房,更要口碑”,投资方的态度明确异常:“要口碑,更要票房。”幸好,双方达成心愿的路径大致相同——做好《梅兰芳》,否则一切纯属扯淡。许多媒体的报道中都出现过这样的字句:“作为中影集团的年度贺岁巨片,《梅兰芳》全新搭造68个大型场景,重现老北平、老上海、上世纪30年代纽约百老汇等宏大景象,动用10多万群众演员参加演出,并请来章子怡、黎明等国际巨星担任主演。”看得出,这一次,中影集团下的“赌注”真的很大。

  这不免让人联想起韩三平的宏伟愿望。“打造‘作家电影群’、加大青年导演培养力度,继续靠‘大片’占据市场领先地位。”这是在2007年初,新任中影集团董事长的韩三平在接受一家媒体专访时透露的集团发展的战略重点。按照他的说法,中影集团将在2007年制作25部影片,其中,投资规模最大的就是《梅兰芳》。“最近三四年的时间,一些由大场面、大明星和高科技构成的国产大片风靡,连续创造高票房,引起全社会的持续关注。这些国产‘大片’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贡献巨大,但也造成了产业结构的畸形,让投资失衡,票房产出不合理,难以满足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对于近年来的“大片热”,韩三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他同时表示中影集团依然要将“大片”进行到底——《赤壁》(上)的3亿票房,仿佛在肯定他对大片的执拗。

  当然,韩三平和中影集团不会只将眼光局限在《赤壁》、《梅兰芳》之上,在这些大片的背后,“隐藏”的是更大的市场图谋。

  在中国电影业内有一句玩笑:“一个刚能喝上稀饭的大家庭,老大凭借身高手长,锅未上桌,就先把一半米粒捞到了自己的碗里,其他人自然只能分着喝汤。”这“老大”指的正是中影集团。作为广电总局的直属单位,在中国电影市场中,中影集团的地位得天独厚且难以撼动。早在2004年,中影集团就曾经酝酿赴香港H股上市,后因为考虑“文化安全”等问题而决定转战国内A股市场。不过,因为种种原因,这一计划一度被搁置。2007年9月,韩三平宣布重启上市计划。

  韩三平说过,中影集团最核心的是制片资源,“而且这个资源还在不断扩大,比如制作发行中国商业大片,与好莱坞联合拍摄全球商业大片,吸纳好莱坞的导演和演员来华拍摄商业大片并向全世界销售。”然而,制片业的投入很大,风险也很高——今年可能凭借一两部大片赚了1亿,明年万一“踩空”,亏损同样惊人。2007年,中影集团投资的《投名状》(blog)《长江七号》让它格外风光。现在以及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面临着上市的考验,中影还需要继续显示实力,陈凯歌的《梅兰芳》也因此备受期待。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关于 梅兰芳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