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策划:台湾电影之卧虎藏龙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04日10:46  新浪娱乐微博
陈正道 陈正道
九把刀 九把刀
林书宇 林书宇
魏德圣 魏德圣

  林书宇(微博):其实我们在圈中已撑了很久

  在电影工业体系缺乏的台湾,苦心经营是必须,倾家荡产也有可能,能等待和煎熬后成功的人,无一不是“卧虎藏龙”。魏德圣当过杨德昌《麻将》的副导演,林书宇在拍完《九降风》之后做过钮承泽(微博)《艋舺》的副导演,钮承泽足足拍了8年偶像剧,九把刀写了10年畅销小说才有了电影上的成绩……在电影江湖中行走,风险与乐趣并存。

  林书宇

  台湾新生代导演。出生于1976年。毕业于世新大学广电系电影组,随后获得美国加州艺术学院电影制作研究所硕士学位。曾任《天边一朵云》(导演:蔡明亮)、《艋舺》(导演:钮承泽)等电影副导演,个人执导电影《九降风》《星空》。

  ■ 自我解读

  青春题材

  无论《九降风》《星空》还是林书宇之前拍过的短片,都是记录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看上去这是他格外偏爱的题材。

  我一直觉得,告别纯真的那一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迷人的,它很复杂,我们终究会面对,但总是那么不敢或者不愿去逾越。另外也跟我的生活经历有关,一直以来我过得是非常单纯的生活,我很不喜欢面对利益之类的事情。

  来北京这段日子,看到很多这样的场合,一堆导演出去喝酒唱歌聊天,然后有一堆经纪人把他们的艺人带来与导演套近乎,那种时候我就会很受不了,问自己你这是在干吗。不过接下来我要拍的故事,在电影开始时纯真就已不再,而这些人想把它找回来。

  爆发:刚好背景和机缘相同

  新京报(微博):你觉得是什么原因让近年台湾青年导演的能量集体爆发?

  林书宇:拍第一部长片前,我们都已在电影圈里混了很久、也撑了很久了;我们都在同样的文化、教育背景里长大,刚好都在同一年或者相近的前后得到了第一次拍长片的机会;同时,因为当时台湾电影已经不卖钱也不去影展,已经没有“一定要做文艺片”“要得大奖”的包袱了,这反而能让我们放开了去做想做的东西。所以出来了一个整体氛围。

  新京报:你的《星空》和钮承泽的《LOVE》是近年大陆与台湾真正意义上的合拍片,你觉得台湾青年导演也开始有北上的趋势了吗?

  林书宇:我跟华谊合作是一个意外,并不是蓄谋已久的。监制陈国富加入后跟我说,既然你决定用徐娇(微博),剧本也没什么问题,不如试试合拍。当时我跟他讲得很清楚,我说可以试试,但如果因为合拍而要我改这个改那个,我不会选择合拍。

  我对合拍没有排斥,但也不是很积极。当然合拍有合拍的诱惑,比如特效画面可以做得更绚丽、投资会更大、更具冒险的想象等等,但如果我不选择合拍,只能拿到很少的投资,《星空》还是能拍出来。

  新京报:你会尝试做内地观众喜欢的故事和题材吗?

  林书宇:我不排斥,但我不知道这边的观众喜欢什么,我不在这边生活,也没有做过任何市场调查。

  北上:如何平(微博)衡原则和规则?

  新京报:你跟钮承泽是很好的朋友,你觉得他到内地来发展的愿望强烈吗?

  林书宇:挺强烈的,他非常想要这边的市场。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些对来大陆有很强欲望的台湾导演,当他们看到我也选择合拍时,甚至比我还开心,觉得多了一个人一起“打”这个“仗”。但我真的没有来大陆发展的野心,我自己也一直在想,什么时候会做出这个决定——讲难听一点就是,我什么时候会出卖我自己的原则。

  新京报:这个原则是指什么?

  林书宇:如果有一天,大陆有个很烂的剧本来找我拍,关键是,给我开了很高很高的导演费,那我到底接不接?

  新京报:除了赚钱多少,还要考虑到大陆的电影制度,如果作品被要求删减,你会怎么面对?

  林书宇:在心态上我很开放的,我觉得我应该够聪明,可以在游戏规则之内做出漂亮的事情来。当然,我不喜欢被限制创意上的想法,如果这样,可能我不会拍原创作品,而是执行别人写的东西。

  迂回:再做副导,逃避失败

  新京报:《九降风》获得了各方面的认可,为什么你接下来却去给钮承泽的《艋舺》当起了副导演?

  林书宇:当我觉得我的品位跟能力没什么变化的时候,做出来的东西一定是一模一样的,我不喜欢重复。既然如此,不妨做不同的尝试,可以看到不同的人做事方式的区别,它会刺激和挑战到我。我做副导时整个状态跟做导演时很不一样,嘴巴贱得要命,脾气也非常不好。做副导比做导演轻松太多了,因为这部电影好不好,你不用负责任。其实我觉得,回去做副导,多少也是一种放松和逃避。

  新京报:逃避什么?

  林书宇:逃避你下一部失败的可能性啊。第一部获得认可并不难,难的恰恰是第二部作品。我很清楚,如果我在同一个状态下,拍出来的东西一定达不到大家的期待。再说,做副导我还有薪水赚,有时甚至赚得比做导演更多。

  新京报:你给钮承泽做副导演时,你们俩的气场是什么样的?

  林书宇:我们俩是一唱一和,但他比我厉害,说话更狠。我们俩是好兄弟、好朋友,其实接《艋舺》并不在我计划之内,但当时副导演临时离开,钮承泽找我,多少有救火的意思。我从没做过这么大制作的片子,但觉得自己可以胜任,又是朋友的事,自然会帮忙。

  陈正道:我们小清新?冯小刚(微博)也在学嘛

  陈正道

  1981年生于台湾,入行时台湾本土片正处于衰败谷底。2005年其首部长片《宅变》在台湾创下票房佳绩,2006年的《盛夏光年》让他在华语电影圈进一步打开知名度。近年动作包括执导彭浩翔(微博)监制的短片,以及新上映的由林志玲、陈坤(微博)主演《幸福额度》。

  新京报:最开始拍《幸福额度》时,你就想到要和大陆这边合作吗?

  陈正道:我在《海角七号》大卖之前就来大陆寻求机会。我喜欢探索电影类型,从拍短片、MV到《盛夏光年》,不停在变换。而且我想做一些大的项目,感觉大陆这边市场大,适合我的想法。刚过来时,两个惊悚片剧本都没拍成,前后忙活了三年。这几年看到市场有了新的变化,加上也认识林志玲那边,于是就有了《幸福额度》。但毕竟是第一次来大陆拍片,我对票房没有预期,也不知道3000多万票房在这边意味着什么。

  新京报:对想在这边发展的台湾导演,你有什么建议?

  陈正道:大陆电影市场看起来闹哄哄,资源确实来得比较多,只要好好做,一定有机会。而且这个市场一直在往上走,它是个有包容性的市场。

  新京报:很多大陆网友说,台湾电影的风格总是“小清新”款的,你怎么看?

  陈正道:我也是来大陆才明白“小清新”的意思,确实有点道理,但现在台湾电影也在往多元化的小清新发展。事实上大陆电影也在学这种感觉,《非诚勿扰2》就在原来的北方式爽快基础上,加入了很多惆怅、细腻和深沉的东西,小清新冯小刚也在学嘛。

  ■ 自我解读

  关于题材限制

  在哪个市场拍电影都要在框框里创作。不过我花了两三年适应,但还是觉得审查比较严格。在分级制度出来之前,我一直在思考我该怎么做,既能让观众满意,又不会在审查上出问题,这对我来讲是个很大的挑战。我衷心希望限制能少一些,这样题材会更加多元化。

  关于台湾特色

  台湾电影的吸引力在于专注、情感和细腻。有个玩笑说,台湾拍电影,喜欢一个女生可以拍90分钟,一个月写一封情书这样的故事也可以拍240分钟。今年的台湾电影我推荐《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它给了我很好的观影感受,也突破了“小清新”的框框,有点性喜剧的味道。

  九把刀:最佩服朱延平

  九把刀

  畅销书作家,真名柯景腾,这也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中男主角的名字。1978年出生于彰化县。曾就读台湾交通大学管理系。他写作量非常大,且题材广泛。2008年导演短片《三声有幸》,2011年把自己的小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拍成电影,获得3.2亿新台币的票房。

  说到影响到我的人和电影,一定要提朱延平导演的《七匹狼》,它是我小学五年级最喜欢的电影,我第一张自己花钱买的卡带就是《七匹狼》。电影很酷,一开场就是超热血的主题曲《永远不回头》,张雨生的旁白下逐一介绍每一个登场的角色,这种气势大大影响了我。朱延平导演的《好小子》更陪我度过童年最快乐的时光,另外还有超级无敌酷的电影《异域》,这绝对是他的神作。

  我曾写过一篇《刺陵》的爆笑影评,极尽能事地挖苦朱导,在网络上引起很大回响。但今年7月,朱导与我在《杀手,欧阳盆栽》的电影首映上不期而遇,我壮着胆子主动向他打招呼,他也笑呵呵大方地向我打招呼——我觉得朱导的气度真是棒啊,不愧是拍出很多幽默作品的大导演,真的很让我佩服。那么大的世界里,不可能都是喜欢你的人。我认为,在创作者的世界里,越优秀的创作者,世界越大。

  过去33年我只是一个非常单纯的观众,除了老老实实买票看电影、当几次编剧赚剧本费、拍了一部短片跟一部长片外,并没有对电影做出任何贡献,所以我不方便对电影环境的过去与台湾电影的未来提出任何意见,这还是交给比我有使命感的专业人士吧。

  口述:九把刀

  魏德圣:愿赌服输方能再现彩虹

  魏德圣

  台湾电影导演,1969年8月16日生于台南市。2003年,拍摄以台湾原住民抗日之雾社事件为背景的《赛德克·巴莱》预告片初试啼声,因知名度不高,资金筹措失败。2008年,他执导的《海角七号》获台湾电影史上票房第二(仅次于《泰坦尼克号》),一举成名。投资达到7亿新台币的《赛德克·巴莱》上、下集今年秋天陆续在台湾上映,共取得超过6亿新台币的票房。

  《海角七号》

  一举成名天下知

  魏德圣,大家都叫他“小魏”,曾在台湾电影新浪潮旗手杨德昌导演身边做副导演。即便是现在扬名国际,但大家都还是叫他“小魏”,他总是骑摩托车、戴安全帽默默地经过,带着腼腆笑容。

  2008年,魏德圣执导的《海角七号》在台湾垦丁开拍。那时找不到演员,也没人看好。刚好范逸臣事业下滑,新人田中千绘对大银幕充满热忱,出演配角的电视演员们乐天又无怨尤。没有关注,没有宣传,一行人全心地投入到《海角七号》当中。2008年8月22日,影片悄悄在台湾上映,第一天92万新台币的票房,让魏德圣心里一沉,以为这就是台湾本土电影的宿命。两天后票房却一路攀升,直到最后5.3亿新台币的票房成绩出来时,他依然忧心忡忡,而此刻魏德所担心的却是自己下一部电影的票房。他坦言:“现在我很害怕,就像一个考了100分的学生,很害怕接下来考不到100分。”

  《赛德克·巴莱》

  台风过境贵在坚持

  因为《海角七号》的成功,魏德圣有了拍《赛德克·巴莱》的机会。对于台湾本土片,魏德圣一直表示愿意坚持不想妥协,之前很多台湾电影投资规模太小,只能用1000万以下的成本拍电影,格局一直施展不开。

  外界都以为他拿了票房分成可以大展拳脚,事实上他又陷入借钱的窘境,许多锦上添花的投资人始终钱未到位,加上一场台风把他在台湾中部南投搭建的景致吹毁。最后在大家的帮忙下,连周杰伦、言承旭、徐若瑄都借了钱给损失惨重的“小魏”。

  《赛德克·巴莱》上下集在上映后受到了台湾民众的热捧,票房成绩不俗,共进账6亿新台币,并入围今年金马奖最佳电影等重要奖项。这个月底,魏德圣还将领着田中千绘等演员到金马颁奖礼上突围。征战前夕,他拿着两张100分考卷告诉媒体:“还好我坚持下来了!”

  钮承泽:最好的还在后面

  钮承泽

  钮承泽被台湾圈内人称为“豆导”,16岁即出演《小毕的故事》获金马奖最佳男配角提名,而后参演《风柜来的人》《黑金》《征婚启事》等电影。上世纪90年代后钮承泽演而优则导。后凭借自导自演的电影《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获2008年金马奖“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去年,豆导执导了以台北艋舺黑道为背景,讲述上世纪80年代台湾几个年轻人友情的电影《艋舺》,该片是15年来首度在春节档期上映的台湾本土作品,最终票房突破3亿新台币。

  虽然《艋舺》没有在大陆上映,但通过网络传播,口碑颇好。这部电影的成功也促使他和华谊兄弟(微博)今年携手合作爱情电影《LOVE》。

  钮承泽认为,自己拍电影是天命,是无从选择、无法抗拒的路径。“我从小莫名其妙成为一个童星,在那之前我已经非常喜欢看电影、热爱阅读、喜欢幻想。十七八岁时,我跟朋友出于好玩开始讨论剧本,并用录音机将我们讨论的内容录下来,卡式录音带堆起来有天花板那么高。”曾经怀疑过、跌宕过,但钮承泽还是觉得拍电影是自己跟世界沟通的方式。对于台湾电影今天的复苏,他认为这一代新人的路还很长,更多好的作品还在后面。他表示今年的台湾本土电影中,自己最喜欢九把刀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编: qbbear)

分享到: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