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友友全接触--传奇音乐人原来好亲切(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1年03月04日09:38 每日新报
对马友友最初的印象是在数年前,记者偶然见到了他的一幅脸上挂着毫无粉饰的微笑的照片,原来大音乐家也可以这么亲切?而后,记者又陆续看到了很多有关马友友的消息,虽然对他的敬佩与日俱增,但总感觉遥不可及,直到今年听说他要在北京启动他的“丝路计划”,又在昨晚目睹他在北京世纪剧院展示了他的“丝路之旅”,本报记者终于“触”到了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世界著名大提琴家。
如果仅仅用“世界著名大提琴家”来形容马友友,一定是很单调的,他是一个演奏大提琴自如得仿佛是支配他身体一部分的人;一个总是抱着琴笑得让你觉得与音乐相伴真是快乐的人;一个让传统的古典音乐承载起时代人文精神的人;一个有着不同一般演奏家的传奇经历的人。记者发现:在马友友身上,与他的艺术魅力同样令人折服的还有他的人格魅力。
为朋友
所有没有接触过马友友的人,虽听说过他的许多“平易近人”的故事,但当真正面对他时,心理都会有些压力,这从记者们准备的问题和提问方式上都可略见一斑。很多人都清楚马友友生在法国、长在美国,虽然身体里流淌的是纯正的中国人的血液,但他说英语要比汉语流利得多,所以,记者要么自己用英语来提问,要么自带翻译。出人意料的是,马友友不仅坚持用汉语认真地回答每个问题,而且还让所有用英文提问的记者再用汉语“翻译”一遍。每当有的记者问一些用马友友的话形容像“论文答辩”似的问题时,他总是先将问题的核心深入浅出地说明白,再回答给大家听,让人感觉到马友友时刻在关照着全场的每一个人。
对此,马友友认为:“无论是新闻发布会,还是别的场合,大家坐在一起就是朋友间愉快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存在谁高谁低,必须要抛弃傲视一切的架子。我的音乐也是为人类服务的,为大家展示美,而并不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成就。这就像我从不参加任何国际大赛一样,我觉得至少我拉琴不是为了出名,我的工作能被这么多人肯定才是最大的幸福。”
为艺术
对于马友友这样一位音乐奇才来说,对艺术无论多投入都应该是无可厚非的。他从不排斥任何音乐流派,古典的、民族的、流行的、前卫的。他还曾用大提琴去演奏被称为小提琴演奏试金石的《帕格尼尼二十四首随想曲》,这个尝试被人比作在木桶里漂流尼亚加拉瀑布。这次,他又用大提琴去演绎丝绸古路上的“大漠、长河、落日……”。其实,马友友早就被许多忠实于古典主义、而仅奉巴赫为鼻祖的古典大提琴家贬为“无门无派”。对此,马友友却有自己的主张:“我认为,只要是宝贝就应该被继承、被发扬。而大提琴,它只是一种表现音乐的器具,虽然它有自己的音乐特质,但这并不该限制它的用途,应该说,大提琴不是为巴赫服务的,而是巴赫在为大提琴服务,大提琴又有责任去为人类文明服务。”
为生活
马友友认为他自己首先是一个人,第二是音乐家,第三才是大提琴家。所以作为一个凡人,马友友自然有自己对待生活的一套原则,他自己概括为“平和、乐观”四个字,尤其还主张时刻不忘幽默。
马友友这次还坦言,其实在他小的时候,对整天反复地练琴也有烦的时候。所以,他开始并没想让他的儿女也学音乐,因为他知道孩子对无忧无虑的童年是多么向往。不过,也许是因为有他的遗传基因,他的孩子们对音乐特别感兴趣,加之他妻子的“鼓动”,马友友才“狠”下心来。据马友友透露,他17岁的儿子更爱唱歌,而今年15岁的女儿则非常喜欢小提琴。同样,马友友也不鼓励他们去参加什么比赛,“我不要求他们成什么音乐家,只要能用音乐的美愉悦身心,能用音乐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就够了。”马友友对生活的态度总是这样随意,因为他觉得人不该活得很累。(记者赵北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