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春晚制造
   
 
   
 
 
 
   
  每一次创新,带动中国的一个潮流。传统的更改:1983年,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出现,这台综艺节目第一次用…
  节目品牌与演员品牌,共同造就春晚特色,歌曲品牌:大气,深情,内容主旋律。春晚效应在流行歌曲上体现得…
  春晚制造延续春晚效应,每年春晚结束,都会火爆出不少流行语,成为当年时尚。回顾一下,每年春晚,都制造…
  1983年第一届,李谷一的《乡恋》,曾经没有敢上,但是因为观众强烈要求,所以最终仍然顺应民意让李谷一…
  若干年前,央视内部春节恶搞中,针对“崔永元斯基”,曾经有过著名的一句台词“撕丫国嘴”。春晚作为…
 
 
春晚三十年你最喜爱的语言类节目是?(最多可选十项)
小品《吃面条》
相声《宇宙牌香烟》
小品《卖羊肉串》
小品《产房门前》
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
相声《虎口遐想》
小品《懒汉相亲》
小品《相亲》
小品《我想有个家》
小品《超生游击队》
小品《找焦点》
相声《点子公司》
小品《警察与小偷》
小品《姐夫与小舅子》 小品《如此包装》
小品《打工奇遇》   小品《过河》
小品《三鞭子》    小品《机器人趣话》
小品《红高粱模特队》 小品《昨天今天明天》
小品《卖拐》     小品《心病》
小品《装修》     小品《说事儿》
小品《策划》     小品《火炬手》
小品《梦幻家园》   相声《免费电话》
其他

春晚三十年你最喜爱的歌曲是?(最多可选十项)
《难忘今宵》(李谷一)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蒋大为)
《冬天里的一把火》(费翔)
《像雾像雨又像》(梁雁翎)
《火火的歌谣》(林依轮)
《大中国》(毛宁刘德华张信哲)
《挥着翅膀的女孩》容祖儿
《乡恋》(李谷一)   《我的中国心》(张明敏)
《小草》       《十五的月亮》董文华
《爱的奉献》     《歌声与微笑》
《故乡的云》(费翔)  《牧野情歌》(李玲玉)
《水中花》(谭咏麟)  《再回首》(姜育恒)
《回家》(王杰)    《涛声依旧》(毛宁)
《思念》(毛阿敏)   《牵挂你的人是我》
《辣妹子》(宋祖英)  《万事如意》(张也)
《1234歌》(阎维文)  《相约九八》(王菲那英)
《常回家看看》(陈红) 《山路十八弯》(李琼)
《天路》(韩红)    《吉祥三宝》
《中国话》(S.H.E)   《青花瓷》(周杰伦)
其他

春晚三十年舞台上你最喜爱的明星是?(最多可选十项)
李谷一    刘晓庆
姜 昆    宋丹丹
赵本山    蔡 明
陈佩斯    朱时茂
宋祖英    黄 宏
赵丽蓉    巩汉林
张信哲    解晓东
宋祖英    毛 宁
郭 达    潘长江
冯 巩    阎维文
陈 红    牛 群
范 伟    大 兵
郭冬临    买红妹
韩 雪    那 英
王 菲    谢霆锋
S.H.E     周杰伦
范晓萱    刘德华
彭丽媛    孙 悦

 

· 1983年:“你的身影,你的歌声,永远印在我的心中。”央视第一届春节晚会亮相,李谷一成为春晚正式登台的第一位歌手,一曲《乡恋》让无数人留下深刻印象。

· 1984年:“宇宙牌香烟誉满全球!”马季的单口相声讽刺的是虚假广告,然而此后黑龙江敏感的企业家从中获得了灵感,真的推出了“宇宙”牌香烟,引起了消费者的极大兴趣。

· 1985年:“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这一年只红了一首歌,那就是《十五的月亮》,跟着红的还有主唱董文华。

· 1986年: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小品《羊肉串》表演逼真,也让“新疆话”一下子流行起来,如今已成为街头烤羊肉串小贩们招揽生意的绝活。

· 1987年:“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温暖了我。”有着一半中国血统的歌手费翔立即成为歌星,而且还背上了“制造”不久之后大兴安岭火灾的“黑锅”。

· 1988年:“各位领导,冒号!”相声《巧立名目》中的经典台词,当时牛群还名不见经传,但这一句台词逗坏了观众,在春晚后流行了很久。

· 1989年:“司马缸砸光。”唱了一辈子评剧、演了一辈子配角的赵丽蓉,从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开始成功转型,此后成为小品当红明星。这句台词单拎出来并没有多好笑,但一想到是赵丽蓉装傻充愣把侯耀文弄得晕头转向,总是忍俊不禁。

· 1990年:“傻样儿!”小品《相亲》奠定了赵本山中国第一笑星的地位,且十几年屹立不倒。现在大家都知道,无论男女,对方对你“说出这个词儿,那就八九不离十了。”

· 1991年:“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一首听了想哭的《我想有个家》让观众熟悉了一身黑装像男孩子的台湾歌手潘美辰,以中性范儿走红的女歌手,潘美辰堪称第一人。

· 1992年:“唐戈儿揍是趟啊趟着走,三步一回头,五步一招手,然后接着趟啊趟着走。”还是赵丽蓉,小品《妈妈的今天》里,她发明的探戈让观众学了一年,也乐呵了一年。赵丽蓉和巩汉林的出色合作也由此开始了这对“母子”搭档的黄金岁月。

· 1993年:“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毛宁因为一首《涛声依旧》红遍大江南北,这条出名之路还引发了广东歌手北上的潮流,这句经典歌词后来也被篡改成“我这张旧船票还能否登上你的破船……”

· 1994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宋祖英以委婉的歌声,用教室、黑板、粉笔、讲台等意象深情赞颂了人民教师无私奉献的情怀。这句歌词也传遍神州大地,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并列成为对教师的献礼。

· 1995年:“六月六,六月六,六月六啊六月六!”巩汉林给赵丽蓉进行包装,把评剧唱词改成了RAP(说唱),小品《如此包装》对演艺圈流行的包装热进行了讽刺。

· 1996年:“它为什么这么脆?就是一盘大萝卜。”这次想打工的赵丽蓉碰上了黑心老板巩汉林,她风趣的唐山口音和精湛的演技,不知给多少人带去了欢乐。

· 1997年:“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董文华唱响了《春天的故事》,邓小平、春天的故事成为中国特区的一个符号。

· 1998年:“来吧来吧相约九八。”《相约一九九八》的成功,除了旋律动听、歌词清新外,还要归功于王菲、那英两位“大姐”级歌手的支撑。这首连续10周荣登全国各省区市电台排行榜冠军的歌曲不仅使王菲以一种相对主动和主流的方式接近了她的歌迷,而且两个人的合唱对彼此在歌坛的地位、人气都有相当的提升。

· 1999年:“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最早在电台打榜的是男歌手耿宁,但由于缺乏版权意识让陈红与原著作权人签署了买断协议,而他只成为《常回家看看》的原唱。因此我们之后听到看到的都是陈红的版本。其实这首歌歌词和旋律都很一般,它的走红同《一封家书》一样,在于一种对回家和亲情的呼唤。

· 2000年:“小样儿,你穿上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这个本来湮没在笑话堆里的平平之作,有了舞台上赵本山和宋丹丹的身体力行,一下子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

· 2001年:“走两步,没病走两步。”赵本山把卖拐的骗子刻画得入木三分,被人们津津乐道,“大忽悠”也一下子成了骗子的代名词。

· 2002年:“忽悠,接着忽悠。”人说吃一堑长一智,范伟显然吸取了前一年的教训,但最终还是招架不住赵本山的忽悠。

· 2003年:“我爱我的家,弟弟爸爸妈妈,爱是不吵架,常常陪我玩耍。”当赵明和妻子麦玮婷拥着女儿赵丝弦、抱着更小的儿子上场时,当小姑娘调子都不太准地稚气地唱着《让爱住我家》开头这句歌词时,惯于煽情的春晚,突然端上这样一道清粥小菜,有种难得的温馨。

· 2004年:空缺。周杰伦的《龙拳》像杂耍,齐秦和莫文蔚合唱的《外面的世界》怀旧有余突破不足,赵本山在《送水工》里煽他不擅长的悲情,沙宝亮不唱万人期待的《暗香》而和一堆人唱《唐人街》,爱尔兰舞之魂舞蹈团的《舞之魂》是精彩,可没有词……

· 2005年:“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和上一年对比鲜明,2005年精彩台词特别多,但这句无声的语言却当之无愧。邰丽华和她的20位聋哑姐妹在4位手语老师的指挥下,舞出了完美结合和谐之美与人性之美的《千手观音》,时长6分钟的舞蹈,掌声达到10次。演出结束后,现场观众在4位手语老师的带领下学着“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这一手语表达方法,这是历届春晚观众最一致的一个自发的行动场面。

· 2006年:“阿瓦,(哎,)那撒日阿登咕噜有喂,(噢趁类里古)……”这句蒙古语翻译成汉语是“爸爸(哎!)太阳出来月亮回家了吗?(对啦!)……”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持人布仁巴雅尔创作,并由他和妻子乌日娜以及7岁的小侄女英格玛上台演唱的《吉祥三宝》清新自然,一炮而红。此后,歌词在网上被演绎出了多个版本。

· 2007年:赵本山、宋丹丹、牛群的小品《策划》内容比不上前几年精彩,只有一句“你太有才了!”不径而走,大肆流行。

· 2008年:“这是为什么呢?”蔡明、郭达的小品《梦幻家园》讲述了“房市”的喜怒哀乐,以其贴近生活的内容和强烈的讽刺效果引起了观众的共鸣。整个小品笑料颇多,其中关键台词“这是为什么呢”成为新的流行语。

 

  点住不放可以快速向下滚动 点住不放可以快速向上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