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在美国演奏了十余年钢琴的盛原,如今以“阿玛蒂音乐学院”教授的名义回国开始招生。1989年,这个毕业于音乐学院附中的19岁小伙子,来到纽约曼哈顿音乐学院的时候,只是想到要自己学有所成,以教授招生的身份,则不是他料到的。
自幼在音乐家庭的熏陶下成长,盛原比一般学音乐的中国孩子要有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在我国,鉴于整体师资力量的薄弱,对于幼儿的钢琴启蒙和辅导,只能由业余教师承担
。但是,来到美国后,盛原惊奇地发现:在这里,任何一个学龄前钢琴班的教师,都是专业演奏人员。对于儿童最初的基础教学,直接关系到本人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水平。盛原深切地认识到基础教育的重要意义,这就是他目前归国招生的主要目的。
靠着父母的资助,完成第一年学业后,盛原必须自己打工挣学费。每年学费3000美元,加上房租、伙食等一切生活费用,不是一笔小的开销。但是,每天练琴时间至少要保证3小时。这种时间的冲突,折磨着盛原。但是他别无选择,如果不能坚持,就只能半途而废。
学英语、练琴、上课、打工,这些内容充斥着每一天、每一刻,周末,还要去唐人街教华人子女练琴。同每一位自费出国学生一样,他经历了他所必须经历的一切,当然,他也得到了他应该得到的一切。课程全部修完,付清生活费还有结余,拿到了硕士学历证明。
参加大量的伴奏演出,增强了盛原的视谱及合奏能力。学期末,他举办了一场个人音乐会和一场双钢琴音乐会。以后的日子,盛原还不断在全美或国际的赛事和音乐节上多次获奖。但是,这一切与成为钢琴演奏家还有遥远的距离,以前曾天真地认为,只要我努力刻苦,就能一鸣惊人。在广阔的音乐舞台面前,他发现自己的幼稚和浅见。
要在艺术上有所建树,他发现演奏不是惟一的途径。教学、写作、翻译都是要求很高的领域,如果能胜任所有这些工作,他不仅是一名钢琴演奏家,而且会是一名钢琴界复合型的全能人才。
基于这种认识,1997年,盛原与他的洋太太决定加入由小提琴家曼多萨先生及夫人施内忻在新泽西州创办的阿玛蒂音乐学院。宗旨就是把演奏、教学及写作融为一体。
学校虽然不大,教学却非常正规。学生每学期开两次音乐会;每周一至两次主课;每两周一次演奏课,此外还有乐理和试唱练耳。盛原夫妇的到来,又建立了钢琴系和创办了校刊。一年后,又创办阿玛蒂音乐节即夏令营。一些世界级音乐大师也被邀请开办大师班及音乐会。
演奏与教学、专业与业余、学术与实践、地方与国际,将这些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构成了阿玛蒂音乐学院独特的属性。在音乐界沉浮多年,盛原清晰地看到:有些演奏大师只演奏不教学,没有把自己艺术的真谛传授给下一代;有些讲师只教专业不教业余,只教成人不教孩子,从而埋没了许多优秀的苗子。会演奏缺乏必要的乐理修养,搞研究的又欠缺演奏方面的实践。
盛原的目标是做一个全面的钢琴界人才,不仅仅是钢琴演奏家,还能教学、著书立说、翻译、研究相关材料,同时,还要兼有管理素养,如举办每年一次的夏令营活动。
经常撰写有关钢琴演奏方面的文章,不断在美国和中国的报刊上发表,翻译有关巴赫演奏方面的经典著作、采访钢琴界的国际知名人士,一本关于钢琴演奏和教学的专著,由盛原翻译即将在国内出版。成为钢琴界的全才,是盛原这个年轻钢琴家孜孜以求的目标。(伊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