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综艺大观 > 中芭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专题 >正文

三大看点再次点亮中央芭蕾舞团《大红灯笼》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4月04日20:28 新浪娱乐

  由文化部、中国文联、北京市委、市政府主办的第三届北京国际戏剧演出季即将拉开序幕,整个演出季中,最“红”的当属4月23、24日在天桥剧场上演的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这出由张艺谋和中央芭蕾舞团在2001年联手创作的芭蕾舞剧,经过两年的大幅修改,赴日巡演后首度在国内亮相,经过“轮回”后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我们看什么呢?

  看中国芭蕾的品牌之作。在40年前,《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开辟了西方芭蕾
在中国本土化的新纪元,但只有50年历史的中国芭蕾舞在世界艺术圣殿里还是显得太幼稚、太年轻。直到新版《大红灯笼高高挂》在英、法、意、日等国的巡演之后,在世界芭蕾舞界引起前所未有的震动和争议。通过《大》剧,我们震动了世界传统芭蕾艺术:苛刻的法国、冷淡的英国、挑剔的日本,都被这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芭蕾舞剧所征服。甚至有“舞蹈奥斯卡”之称的英国“国家舞蹈大奖”,也因此将“最佳外国舞蹈团”的提名奉上,要知道同获提名的是俄罗斯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和美国坎宁安舞蹈团这样的世界级名团。

  《天鹅湖》在中国长演不衰,因为它是俄罗斯芭蕾舞的全部化身。《大红灯笼高高挂》盛演国内外,因为它是中国从纯艺术角度出发的芭蕾舞代表。它身上鲜明的中国烙印,把芭蕾这一舶来艺术与中国文化完美结合。得到了国际艺术界的一致认可和赞赏。外国人眼里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就像中国人眼里的《天鹅湖》一样经典和具有代表性。它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国芭蕾舞与世界接轨的标志,成为中央芭蕾舞团的品牌之作。某种意义上,《大红灯笼高高挂》就是中国的《天鹅湖》。

  看市场和专家认可的“双料精品”。从2001年原创开始,短短四年内,《大》剧北至哈尔滨,南至深圳,东、西、南、北、中近百场的演出,频繁程度让人难以置信,近年来,没有任何一个中国原创芭蕾舞剧能够比拟。而更让人振奋的是,这么多的场次下来,还能场场爆满,依然拥有大批的观众,尤其是年青观众。没有观众就是侈谈艺术,从首演时的票价一路疯涨,到2004年3月在哈尔滨演出时1980元的门票一扫而空。可以说,在这一点上,《大》剧得到了市场的充分认可。

  2003年,《大红灯笼高高挂》凭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进入了精品工程的初选剧目。然而复选时,却在专家评委中引起了争议。古典芭蕾在当代,是否要摒弃传统,力求创新,这是一个全世界都在探讨的命题。而《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传统芭蕾特征并不明显,用的是古典的壳,下的是现代的蛋,它的创新和冲击力让很多业内人士还不适应。

  听取专家意见,不断修改后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日臻完美,在保持原有特色上,恰当的添加了古典元素。 2004年,该剧终于得到了评委们的首肯,成为市场和专家都认可的双料精品。在两届精品工程的入选剧目里,它的商演场次最多,拥有强劲的市场说服力。

  看正在成为时尚的经典。白领、小资们成为《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忠实拥趸。他们所追求的时尚品味、文化诉求,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在剧中得以体现。张艺谋的介入,以一个全新的视角,给芭蕾舞剧注入了新的活力。舞美的色彩,极尽绚丽之所能,张氏酷爱的大红得到了淋漓尽致地表现,黑白两色,加上深蓝、橙、黄、绿等色的点缀,眩目而不杂乱;灯笼、月亮门、麻将桌、照壁、花轿,充满特色而不突兀;高开叉的改良旗袍色彩娇艳,玲珑紧致,传统而不失时尚;点灯舞、麻将舞、戏中戏,形式新奇而不游离。

  而作为一个舞剧,打动欧洲评论界的当然不能少了它的音乐——“来自东方的凄怆、悲凉、震撼人心的音乐,带有无与伦比的穿透力”。在《大》剧的音乐中所追求和创造的核心就是各种各样的音色,在芭蕾舞剧音乐中体现出中国特色,整部芭蕾舞剧可以说是西方芭蕾与东方戏曲交叉对抗、解构组合的平衡统一体,体现出鲜明的中国风格和浓郁的民族韵味。

  《大红灯笼高高挂》代表了世界芭蕾舞创新的潮流。它所体现的自由而有度、简约而奢华、精致而凝练、入时而独特,符合了现代青年人的精神需求。了解芭蕾的人爱它的创新,不了解芭蕾的人爱它的美轮美奂。《大红灯笼高高挂》已成为时尚阶层走进艺术的必选剧目。

  五一长假前的最后一个周末——4月23日、24日,一次沉醉的艺术之旅,一个独特的中国芭蕾,让我们用眼睛去享受满目的华彩,用耳朵去聆听震撼的音乐,用心灵去咀嚼中国“足尖上的艺术”。

评论 | 影行天下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健力宝事件
2005中超联赛揭幕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最新汽车电子杂志
漫画版《红楼梦》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