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国庆长假,阴雨连绵,无聊中受朋友之邀前往上海大剧院观看话剧《密码》。看细雨天色,本已无心出门,斟酌之下,终决心前往。岂料,此行竟给湿冷、苍白的长假平添一抹温暖色彩。
早先,我已看过这部原创话剧的剧本,作为以专业人士自居的我,暗中掂量,甚为惭愧,尚无十分把握。因其虽为小剧场话剧,但其主题、立意均颇为艰深,而且其现实社会
问题背景,比较敏感,多为人所避讳、不便深究。此类多是吃力不讨好的作品,故而一笑了之,思量这又是哪个刚出校门的热血愤青之笔墨罢。稍后听说,制作方走学生话剧的路线,从导演到服化、演员多以学生担纲,讶异之后多做笑谈,料此戏无甚看点。故而,出门前多有犹豫。
大剧院的灯光总是辉煌的,然而看罢《密码》,却使人顿觉霓虹暗淡。虽然作品整体稍显稚嫩,但其耀眼之处却也频频闪现。
其一:多媒体元素的紧密融合。近些年,受现代先锋思想的影响,话剧创作也介入了许多新鲜元素,多媒体模式也是其一,然而,很多作品是浅尝辄止,无非在传统的身上多加一件外衣,多媒体多用在舞美创作之中。《密码》从开始就打出电影话剧的旗号,在作品中不仅大量使用投影、以及摄像设备,并且努力将其与故事本身紧密融合,内容与载体较为恰当的结合,使《密码》在新兴类型话剧创作中,先声夺人。
其二:开演绎话剧之先河。话剧与演唱会似乎完全是两个不同的表演领域,也没有人尝试过将其二者进行嫁接。《密码》中天智别具一格的个人入学典礼,融歌星演唱会歌伴舞的方式与话剧之中,乍看似乎不伦不类,细思量却也吻合剧中人物的性格发展逻辑,而且这两种模式的融合与该话剧本身的风格是完全一致的。一个全新理念的新型话剧,一种合适贴切演绎模式,未尝不是对话剧艺术发展的一种有效探索。
其三:奇妙眩目的舞台装置,光怪陆离的符号色彩。一进剧场,首先被舞台的奇特设计,装置组合所吸引,完全虚拟、超现实主义的舞台美术设计,为营造虚拟空间中的故事与人物,奠定了坚实基础。六角型的主舞台和三角形可拼接舞台装置,完全突破传统话剧的固有概念,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力。演员服装的色彩搭配以及样式处理,均带有强烈的符号语言意识,尤其是男主人公,双重性格的两个角色,服装互补色的组合设计,给观者的对人物理解提前给予了暗示、埋下伏笔。
当然,《密码》本身也存在着些许遗憾。首先,灯光造型上,过于零碎的处理,迫使演员为跟光而强行走位,使得人物调度缺乏充分依据,以致于整体显得僵硬不流畅。且光照度的缺失,导致观众视觉疲惫,以致于对戏本身失去兴趣。
其次,在人物塑造方面,趋于平面、概念化。虽然该戏本身是表现虚拟、概念中的人物和生活,但是故事和生活环境可以虚拟,可以概念,人物性格发展逻辑和生理特质却概念不得,这样使人物的行为缺乏理解依据,对观众产生推斥效应,无法与人物和故事发生共鸣。比如,父亲这个角色,在面对儿子的质问下,单一的情感宣泄,丧失了与为人父母者绝好的沟通机会。还有,女主人公前后性格的巨大落差,让观者甚感迷惑。
艺术,没有完美。话剧,总有缺憾。《密码》使我们对现实问题进行另类思考,揭破生活无奈之痒,在新鲜的感官冲击之后,不得不正视尴尬人生。一群热血愤青,以激荡的灵魂,青春的热情,触动我们接近麻木的神经。或许他们还有些青涩的稚嫩,但是他们的确是探索未来的生力军。
(作者系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剧本中心理事、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