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娱乐方式的更新,电影电视网络成为这个时代的“娱乐主题”,而传统剧种演出却越来越少。几代人下来,曾经风靡一时的不少剧种曲种,甚至处于“剧随人散、人走艺失”的自然佚失状态。如何保护并传承这些“佚失剧种”一直是一个难题。
本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近40年没有在上海舞台全本演出的甬剧,再次在传统建筑风格的戏台上演,这不禁让人感慨不已。日前,甬剧大戏《张古董借妻》在豫园戏苑的亮相,拉开了上海佚失剧种抢救演出系列活动的序幕。而此后豫园还将陆续组织文明
戏、山歌剧、上海锡剧、扁担戏等“佚失”剧种曲种的演出,并通过现代电视摄录手段进行全本记录。主办方称,作为舞台演出的戏曲,其保护工作除了剧本文本造型图片的收集整理,更需要记录表演过程,制作视听资料。此次“抢救演出”的视听资料,将作为“佚失剧种”的艺术档案保存。
专家表示,尽管艺术种类本身存在淘汰更新的过程,但是有文化底蕴的传统戏曲,应该作为一种民族艺术得到妥善的保全和发展。录制视听资料,并保存为档案,给出了保护抢救“佚失剧种”的一条思路。但也有人认为,保护传统曲艺,使其不至于“佚失”,进而生存发展,甚至“焕发活力”,只有文艺界一方的努力还远远不够,更需要全社会资源的调动配合。王磊/文
专家呼吁,保存“佚失剧种”的档案可以视作迈出“抢救”阶段的第一步。演艺人才的补充、曲艺内容样式的更新,文化消费市场的培育、传统曲艺关注的提高,更应该从“内修机体、外建环境”入手,真正让“佚失剧种”不再“佚失”,而这需要文艺界、政府和全社会资源的支持和投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