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家辉话剧越演越有感觉
网友:我想进入梁家辉的世界。
主持人:他这么说我也想,导演我怎么才能进入他的世界,很快的变成我现在就是梁家辉了,怎么做到?
梁家辉:(笑)。
毛俊辉:(笑)他刚才说我补充一下,一个演员的表演,最有趣的地方,当然首先不是表演他自己,但是他有自己在里面,但不是单表演自己,也不单是我们以为就是单是表演的角色,不是,其实是他角色跟他自己,两个人要相遇的,在相遇的时候,会产生一种东西,很有趣的东西,演员把角色演得好,他就是在这两个身份里面,他会协调到一个很适当的地方,梁家辉他常常说,他说我不是范柳原,我绝对不是范柳原,但是他就偏偏是观众喜欢看到的范柳原,有他那种本质跟他自己去做的角色,两个混合起来很有趣。
主持人:也是天分。
毛俊辉:是。也要研究他。
梁家辉:天分占一小部分。
主持人:大部分在做的工夫。
梁家辉:大部分在于群体的合作,群体合作很重要,尤其在戏剧表演方面。
网友:刚才导演其实在夸梁家辉,梁家辉笑的很腼腆,因此皮肤黑所以脸红才看不出来。
(毛俊辉笑)
主持人:这位网友特别可爱。
说到话剧表演,我相信两位接受采访的时候都被问到了,梁家辉是一个演电影的演员,在话剧舞台上,虽然2000年已经有过经验了,但这次还会有不同的感觉,比如电影有剪辑,分镜头,话剧是贯下来的。
网友:在上海演出的时候,有观众抱怨说范柳原一谈恋爱就非常柔情蜜意,后台观众听台词有点困难,是不是梁家辉不太习惯夸张式的感情戏。
毛俊辉:我不赞成这位朋友说的舞台夸张表演,这不应该是夸张的,好的表演就是一个很适当的表演,在适当的空间跟观众有交流,绝对不需要夸张,可能我们大家用的字眼的问题。他是需要练习,他需要不断的实践,舞台实践对演员是很重要的,尽管你有天分,有经验,他自己积累了很多东西,但是在舞台上怎么用这些经验,用他自己的表演的才华还是两回事,是要实践的。所以他演多一场我就高兴一场,他就又积累了。
主持人:一共演了多少场了?
梁家辉:32。
毛俊辉:香港26场,上海6场。暂时32场。
主持人:是一场比一场好?还是有波线起伏?
梁家辉:其实每一个段落的感觉都不一样,像我刚才说我们在排练开始,我对张爱玲的这种爱情观其实有抗拒,所以我拍戏的时候,我释放出来的范柳原,其实我觉得那个时候不是毛老师心中的范柳原,他经常提醒我很多,比如范柳原应该是这样一个人,他对白流苏的态度是这样子,我开始有点不接受,我觉得这是爱情吗?当你爱上一个女人的时候,你应该很直接怎么样。到后来,像我刚才讲的,我慢慢踏入范柳原这个世界的时候,我重新认识他整个背景的时候,他为什么跟白流苏碰上的时候会产生这样一个结果,为什么必须到香港沦陷的一天,他们才会发现是那么爱着对方的。
主持人:32场的演出,有没有出过意外?我看到一个相关资料,有一场差点忘词,是吗?
梁家辉:不是差点忘词,是真的忘词,突然脑海一片空白,我觉得经历的是十几秒的事情,但他们后来告诉我大概半秒到一秒钟,我已经觉得好长,表面上观众看不出来,但是对手饰演白流苏的苏玉华她告诉我,她发现我脸上有很大一颗汗。拍电影的时候不会有这个顾虑,不会有这个担心,你演不好可以要求重新再来,或者是有机会再让你改进。但舞台不一样,踏到台板上面不能出任何错误。
◎◎◎◎◎◎◎◎◎◎◎◎◎◎◎◎◎◎◎◎◎
毛俊辉导演不愿给梁家辉的舞台表演打分
主持人:我们刚才说演电影的电影演员,演舞台剧有挑战,有没有便利的地方?除了名气之外。
毛俊辉:有,刚巧刚才有位网友说的,他就说夸张的表演,有电影实践演员懂得收敛,把内心的戏收起来,然后自然的就出来,这个现在观众是看得很舒服,不接受表情都在脸上的表演。
主持人:为了表演而表演。
毛俊辉:这其实是不能接受的。但舞台演员经常不自觉做的时候,有时候有点是僵化了,那个时候表演很容易这样做出来,其实我是很赞成现代的演员在不同的表演的媒介里面,都应该要有这个机会去实现,演电影,演电视,都有用,对舞台还是有用,舞台也对这些演出都是最好的基础。
主持人:刚才还有一个朋友特别认真的问毛导。
网友:毛老师给梁家辉在舞台上的表演打一个分数,满分100分,现在您给打多少分?
毛俊辉:(笑)我从来不做这件事情的,因为我觉得每个演员很重要很重要就是除非他没有这个条件,他没有天分,他自己不努力,不然他有很多种可能性。我觉得给分是没有意思的,我是期待他有更特殊的表现。
主持人:明天会更好,会表演的更好。
毛俊辉:请原谅。
主持人:刚才我问的问题,也有点不对劲,我总是问你起伏,忘词,咱们说说这32场,梁家辉自己觉得哪一场或者哪些环节自己确实感觉非常满意,特别好,让自己能记得住的好,有没有?
梁家辉:我觉得我自己在表演上我不能评价我自己的,但问题是在舞台经验上,我是一场比一场好,尤其是应付观众朋友突如其来的一些反应。我们演电影的时候不会有现场观众,所以不会有影响,现场工作人员也不会对我们造成影响,但是刚上舞台的时候,很多意料之外的一些不能叫骚扰,但是可能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主持人:比如说?
梁家辉:比如说有些观众拿着电话手机来拍照,他可能没有闪光灯,但是他有一个对焦,我们在台上都很清楚。
主持人:能看得清手机型号。
梁家辉:而且他用手机的时候手机屏幕有亮光,把观众脸部很清楚的照出来,所以观众朋友在欣赏舞台剧的时候,如果在做这些动作的时候,其实对舞台上的演员来说都是极大的影响。但是后来慢慢我就会接受,习惯了,习惯到一个程度,我后来很享受,不是享受他们拍照,自己在演出的过程里面,到了某一些情绪的时候,我偶尔我会发现我能听到观众的那种呼吸的声音,因为那是很整体的一种反应,比如剧情到了那边的时候,观众会突然的深呼吸一下,如果全场几百个观众同一时间受到这样的感染,你说重呼吸那个声音,力量有多大。
毛俊辉:我也说一下梁家辉的表演,我觉得两样东西都很有趣,(梁家辉笑),整体来说梁家辉越演越好,因为他是很用心的演员,这是很重要的,因为舞台上一晚一晚演出,必须要全心全意去演,整体是这样去的。但是他演的我认为最不好的,在我们香港演的23场里面有一段时间,我认为他演的最不好的就是有很多很多梁家辉迷来买票看戏,而不知道什么是舞台剧或者话剧,就是来看梁家辉的,让它太容易了。
主持人:不管你怎么样底下都叫好。
毛俊辉:那就是最不好,整个戏有点松了。但是在严谨观众的眼下,反而他是演的更投入,更精彩,所以到上海演出,我觉得真的不错的。
主持人:说明上海的话剧观众是蛮专业的。
毛俊辉:因为上海对我们是一个挑战的,我们是用粤语演出,这个是不简单的,其实在上海是第一次一个专业的话剧是用粤语的在上海公开演出,不是什么一些交流的活动,是公开演出,6场的观众非常热烈,非常接受,反而认为我们是原滋原味,所以我相信我们演员都特别努力,大家都很用心。
◎◎◎◎◎◎◎◎◎◎◎◎◎◎◎◎◎◎◎◎◎◎◎
梁家辉期待在北京人艺的演出
梁家辉:其实我现在更期待在北京的演出,因为一直听说北京的观众挑剔,但是我觉得我不应该用“挑剔”这个形容词,我觉得北京的观众应该是有要求的观众,越是有要求的观众,对我们来说越是有挑战性,越希望征服,把这种观众给征服,所以挑战性越大,我们越高兴。
主持人:说句实话,其实我自己就是一个话剧迷,人艺的话剧我几乎每场都看,我自己掏钱看话剧,我不挑剔,我希望看到你们在舞台上的演出。但是粤语我真听不懂,我今天还跟同事学了一句“听不懂”,怎么办?
毛俊辉:我们是有字幕,字幕是有帮助的。而且这个戏因为是张爱玲的故事,《倾城之恋》,很多人有印象,对故事里面的人物。再加上我这个戏,处理不是一般的话剧,是有歌有舞,是有另外表演的元素在里面,我们感觉到观众看起来比较容易切入的。
主持人:还是能够理解的。
毛俊辉:完全可以理解,看完以后基本上完全理解。
主持人:我现在只能听,我们切身体会,我很好奇,有一种期盼的感觉,到时候看一个粤语的话剧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毛俊辉:其实好的戏,在北京也应该看到很多,在国外来的戏,如果是好的戏,不管它是德国的、法国的、英国的,不同语言,日本的,还是可以分享的,这个戏组主要就是能不能打动你,在上海我们的同行或者剧评家,他们就给我们很大的鼓励,或者说这个戏打动了他们。
主持人:我觉得得到同行的肯定,是一个非常好的感受,而且不容易,因为我了解上海做话剧的朋友,他们很认真,你们是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出的吧,那个地方我也看过戏,感觉非常好。
毛俊辉:很多同行真的很有心,跟我们分享他们看后的印象,开了一个座谈会,一起坐下来,好好讨论,非常好。
主持人:从您身上我看出一个戏剧导演的投入,从梁家辉身上我想问一问,你现在对于舞台剧,对于话剧这种形式,你的感情是什么样?
梁家辉:我不能说有深厚的感情,但是我演出的话剧有限,我到目前为止只演过三个剧目,但是我一直喜欢在舞台上的那种感觉,而且跟舞台演员合作,跟拍电影也不一样,拍电影拍完了一天大家就回家了,之间没有什么感情,但这次比如说跟香港话剧团合作,就好象每天回去排练的时候就好象回家一样,大家的那种感情不是建立在戏剧里面,而是建立在排练的过程里面。我觉得很高兴,我在庆功宴上面跟所有话剧团的团员说,我说你们能接受电影演员参与你们演出,我觉得很感动,这是不容易,一般可能都会有一些抗拒,你演电影演得好,或者你拍很多电影不代表你会演话剧,或者是你能比较容易融入话剧团里面这种形式,但是他们很接受,我们很快就可以很融洽在一起,所以感情是慢慢的建立起来。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