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京剧名家袁慧琴做客新浪畅谈戏里戏外
新浪娱乐讯 2月27日15:00时,中国京剧院著名老旦演员袁慧琴做客新浪与戏迷网友面对面,畅叙戏里戏外的喜怒悲欢。以下为本次聊天实录:
主持人:各位新浪的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光临新浪娱乐频道聊天室,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中国京剧院著名老旦演员袁慧琴老师,来光临我们的聊天室,为大家作现场的直播交流。欢迎袁老师。
袁慧琴:你好。
袁慧琴正月初一洛杉矶为美国的朋友唱《红灯记》
主持人:应该说京剧表演艺术家走到网络中来,和大家进行交流目前不是很多,袁老师买忙之中抽出时间和网友进行交流,也是一个新的尝试,也希望我们下面的对话能够成功。
袁老师,我们知道大年三十以后您的日程排得非常满,春晚以后的安排给大家介绍一下。
袁慧琴:大年三十前都是非常忙的,我在正月初一踏上了去美国的路途,在洛杉矶为美国的朋友唱了《红灯记》,真的没有想到在那里演出受到观众朋友非常热烈的欢迎,那里很多的观众朋友和我讲,就是说他们经常看11频道,看了我不少作品,《对花枪》、《杨门女将》、《哥哥走西口》都看了,我当时感到非常欣慰,也感到非常感激,有这么多的观众在关注京剧,在关注我。
主持人:其实观众都有这样的共识,通过您近十几年的艺术历程,感觉您探索的步子第一是扎实,第二是涉足的领域比较广,这些尝试,您作为一个探索者也好、实践者也好,您认为这些尝试对京剧未来的导师会有什么样的导向作用?
袁慧琴:谈到这个问题我想多谈一下,大家一直在讲振兴京剧,一直也在寻找一条路子,在这个时候我是上了研究生班,在研究生班我进行了更多的理论上的知识的学习,也一直在探索,在思考这个问题,我想因为现在的各种的艺术都需要有时代的气息,有一大批新时代的观众,这个艺术才能传承下去。
我当时就想,想借用电视新的媒体,因为它的传播可以说是非常非常的大,我当时就想说能不能把京剧和我们的电视有机地相结合起来,使之传播得更广泛,用这种形式,我主要的想法是吸引更多的不太关注京剧的青年观众朋友们。我在这个时候做了一个电视剧《契丹英后》,这个戏得到了中央电视台以及相关领导的支持,首播是在8套黄金时段播出的,我们的收视率第2名,很多人给我来信,其中有一个大学生,收看了《契丹英后》后,觉得京剧这么好看,这么好听,从此以后就开始关注11频道了。
我就觉得,通过这些观众反馈回来的信息,我想我这个戏应该能初步地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袁慧琴是从“飞天奖”创办以来第一个得到最佳女主角提名的戏剧演员
主持人:其实袁老师过谦了,这个戏不光是得到观众的认可,专家也给了非常好的好评,近几年来,从“飞天奖”创办以来,戏剧演员能够得到最佳女主角的提名是第一个。
袁慧琴:是。
主持人:在专家界都得到了非常好的认可。说到《契丹英后》,我也是无意之中看到了8套的首播,尽管在它的画面上,手法上有出新的地方,其实它是跟戏曲结合得非常紧密的,这样的一台戏,它并没有把戏剧的老观众抛开,唱腔听起来很顺,想让您从京剧的城市角度来谈一谈,戏曲观众的唱腔尤其是表演怎么样做到更到位?
袁慧琴:电视的表现方式是不同的,是虚拟的,戏剧是实的,之前也有很多的演员做过这样的探索,希望通过影视剧展示戏曲,在开拍之前我和导演有一个非常好的沟通,我当时讲,不能失掉以前的老观众,在没有失掉老观众的前提下,我再去吸引新观众。
可是戏曲演员面对镜头的时候,不可能像舞台那样子夸张地表演的,可能更有内涵一些,更把它的表演的力度,外在的东西会要收得很多,更要注重人物内心的刻画。
主持人:通过《契丹英后》和《杨门女将》的尝试之后,对您的京剧舞台上表演有促进吗?
袁慧琴:当然有了,表演城市化的东西很容易使演员在舞台上不由自主地演城市,对人物内心的刻画就会忽略一些,通过影视剧的拍摄,我再回归到舞台,对我塑造人物的帮助更大一些,使人物更有深度。
主持人:关于京剧演员往影视上拓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一直有争论,您对于争论,是阶段性的,还没有结果,您觉得是正面多一些,负面多一些?
袁慧琴:我觉得是一半一半,重要的是要看作品,《契丹英后》播出后,播出前我就请很多的专家看了,他们就觉得看了作品之后很感动,觉得已经走在前面了,把京剧城市化的东西和影视怎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觉得这部戏看着很舒服。我觉得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还是要看作品。
主持人:现在关注一下网友的问题。
网友:现在想请您开口唱几句。
主持人:我迈个关子,一会袁老师肯定会唱,一开口就会让大家很意外。
袁慧琴:(笑),我们先说。
主持人:这里还有您的老乡。
网友:我父亲曾经也是京剧团的演员,很高兴宜昌能走出您这样的京剧大师。
袁慧琴:大师不敢当。
网友:希望您能回到家乡为老乡表演。
主持人:现在跟家乡人说几句。
袁慧琴:家乡的父老乡亲,你们好,今年非常遗憾,春节去了美国,所以没有时间去看你们,我和宜昌市的领导沟通过,今年会带我的戏和剧组演员会到宜昌来,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们演出。
主持人:刚才有两个字,就是大伙拖我带的问题。就是您现在作为一个大师,现在很多您年龄段以后的,大师、艺术家满天飞,对这种现象,您作为目前一线的一位老旦演员,对这样的一种现象,您心里是什么感觉?
如何看待艺术家的称谓
袁慧琴:我觉得从我的感觉上来讲,我觉得首先是不太严肃的,不太负责任的。我觉得真正要称为艺术家,那演员的各方面的修养,一个是你的作品,还有全方位的修养,都是决定着你能不能到这个层面上来。
我觉得现在满世界都是艺术家和著作表演艺术家,我是不太赞成这样子。
主持人:至少是不严谨的。
袁慧琴:对。
主持人:我非常感谢袁老师能够正面回答这个问题,我完全做好了您不回答这个问题的准备。
袁慧琴:(笑)。
主持人:其实确实是这样,京剧有过辉煌,目前这个时期,您刚才提到了振兴,到现在我觉得说振兴,我个人感觉还非常遥远,您作为一个京剧从业者、表演艺术家,对于未来的京剧走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您觉得京剧如果谈振兴的话,这种振兴的方式或者是样子能描绘出来吗?
袁慧琴:我一直和很多老师沟通过,大家都在讲振兴京剧,这四个字很好讲,真正要做下来非常难。因为它不是说某一个单方面要解决,是一个全方位的,第一首先我作为一个京剧人来讲,我首先认为京剧界内部就需要进行一个很好的梳理,因为我觉得尤其是新时代的京剧演员,我们这一代演员是承载着传播京剧文化的责任,而且是承上启下,可以说我们是身肩重任,我们这些人应该解决我们自身的问题,就是自身的艺术修养、文化修养和整个人格的培养,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你首先有了责任,才有财富,才去讲振兴,振兴最后就是艺术作品的体现,艺术作品的体现要通过演员来体现,我们自身有很多的问题要去做。
主持人:您能谈一下这些问题吗?举个例子,您觉得什么问题比较棘手?
袁慧琴:京剧一直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口传亲授,模仿,我觉得非常好,这一代演员更需要的是怎么把它发扬光大以后,再去创新,因为任何门类艺术,中国京剧200多年的历程来看,正是因为在每个时期都有优秀的艺术家,他们创作了非常优秀的艺术作品,使得这门艺术传承下去,传到21世纪的时候,我就觉得我们这一代演员也需要有一大批优秀的从业者来进行艺术创作,而且这些艺术作品必须要受到现代这个非常有时代的观众的认可,我们这个艺术才能够继续发扬光大下去。
主持人:那现在我们再来关注一下网友的留言。
网友:我也是一个京剧迷,很喜欢网上交流的方式,能够让我们更了解当代京剧的发展情况。
主持人:在网络上和大家交流已经被我们纳上了议程,我们希望更多地和在线的网友交流。
网友:袁慧琴的现代戏我只看了《红灯记》的刘奶奶,认为是最出色的,今后能否还能看到袁老师演现代戏。就是样板戏,您怎么评价样板戏?
袁慧琴:在整个的艺术创作上是无懈可击的,是经过众多艺术家演绎成精品,经过了十年的磨炼,而且在戏里面还有一大批的优秀的表演艺术家,他们各自都发挥出来他们各自的非常好的艺术才能。
网友:首先感谢新浪将我最喜欢的袁慧琴老师请上对话台,想问您,觉得您在《杨门女将》中的表演打动了我,对于佘太君人物的塑造您有什么理解?
袁慧琴:我觉得它是一个传奇,就为演员搭了一个非常宽阔的平台,演员可以去任意想象、塑造,塑造这个人物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杨家的事迹,我更多地会去塑造她作为女性的角度,作为人性的角度去塑造这个人物,因为他们家当时人物的关系非常复杂,四代同堂,各种方方面面的人物的关系,演起来还是比较过瘾的。
我比较注重塑造佘太君对于曾孙的感觉以至于面对朝廷,虽然百岁了,但是还要为国出面,一面是跟朝廷的对恃,还有对亲情的东西,我会表现得更丰富一些,这个人物就有了立体感,而且不是单一的形式了。
主持人:谈到这里,我先谈到个人的感觉,我感觉您这一版和王晶华老师这一版,您做了一些递进和充实,不知道这种概括对不对,我觉得听完了以后,动作啊都做的更改,有您的一些考虑在里面吗?
袁慧琴:对,我觉得演员都是非常有个性的,每个人的艺术条件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对角色的解释也是不一样的。您讲到的这一块表演我可能注重于用延伸的变化,用这种情感的变化,还有舞台人物节奏的把握来塑造这个角色。
当时我在处理她一大段惊文噩耗的时候,她念到宗宝孙儿啊,当时有一个鼓槌,我当时处理的有一个小的踉跄,因为她是百岁的老人,面对这样的打击,难以承受,但是在这瞬间,我又处理了一个抬头,就是说我为什么要处理这一下,因为当时我觉得,她马上意识到全家现在都看着她,一旦她倒下了,这个家就垮了,在这一瞬间我就用这个鼓槌,体现出她心里的变化。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