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梦红楼》颠覆原著引发争议 导演回应质疑(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5日12:08 南方日报
《梦红楼》剧照。广州芭蕾舞团供图 广州芭蕾舞团演出的《梦红楼》今年初在广州黄花岗剧院上演时毁誉参半,反对者指责其情节荒谬,直升飞机、冲锋枪、气球等现代道具频繁出现,芭蕾舞风格怪异,是“恶搞”《红楼梦》;也有专家高度评价《梦红楼》是一部中国难得的“布莱希特”式戏剧,实现了中国芭蕾舞界的自我超越。 记者获悉,新版《梦红楼》将于本月30日和31日在友谊剧院上演,不仅名称改为《阳光下的石头》,而且全剧进行了8处调整。改动是否迫于之前争议的压力?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梦红楼》的编剧及总编导、北京舞蹈学院教授肖苏华。 质疑:情节错乱回应:中国首创“布莱希特” 记者(以下简称“记”):《梦红楼》演出后引起很大争议,不少观众质疑它在“恶搞”《红楼梦》,比如原著是黛玉葬花,剧中却成了宝玉葬花,为什么这么改? 肖苏华(以下简称“肖”):《梦红楼》是中国首创之“布莱希特”,因为它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布莱希特”式的陌生化和间离方法,舞剧里的所有情节跟《红楼梦》的都不一样,而且都注入了全新的阐释。虽然剧中也出现了《红楼梦》著名的葬花情节,但不仅葬花人不同,葬花本质意义也不一样;《红楼梦》林黛玉葬花,表现了她感慨伤春,而《梦红楼》里贾宝玉葬花,埋葬的是他的青春、爱情和理想,葬花的意义更为广泛。诸如此类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果观众一定要说是“恶搞”经典,我个人没意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质疑:恶搞原著回应:改名不是迫于压力 记:《梦红楼》此次改名,是出于对《红楼梦》的敬畏,还是迫于观众认为它与原著差异过大的压力? 肖:这不是核心原因,《梦红楼》说的是一个当代青年在电脑上阅读《红楼梦》时进入梦乡,走进大观园,主人翁贾宝玉依然是披着古装的现代人,现代意识决定着他的行动;把他放在古时候大观园封闭、保守、迂腐的背景下,现代人追求自由、爱情、理想的那种可贵精神就能够在颓败、黑暗的大观园中衬托出来,显得闪闪发光。而为了凸显《梦红楼》的主题——表现当代年轻人永不言败的精神、体现现代年轻人血气方刚、阳光的一面,才决定改名为《阳光下的石头》,同时为了避免相似于《疯狂的石头》(blog),我们又在“阳光下的石头”后面加上《梦红楼》。 记:《梦红楼》中溺爱宝玉的贾母,却因为宝玉选择了黛玉而不是“内定”的宝钗要置宝玉于死地,从逻辑上看未免有点牵强了吧? 肖:当初我也考虑过这样的安排是否合理,后来想想还是适合的。因为在舞剧里,贾母不仅仅是大观园的“一把手”,她的内涵其实是象征着封建、保守的权威;她宠爱宝玉,那是因为宝玉是他的孙子,对其“统治”地位没有威胁,直到后来宝玉叛逆地选择黛玉,动摇了她在家族中“权威”的根基,贾母才对其进行最严厉的惩罚。就像古时候皇帝杀太子,既乱之,则诛之。 质疑:场景怪异回应:直升机造间离效果 记:剧中有许多“中西合璧”的怪异场景,比如贾母在扮演圣诞老人戏逗宝玉时,手里拿着的却是中国的拨浪鼓。有观众觉得类似场景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肖:观众对于如此不协调的场景感到惊讶是非常自然的。但我想告诉大家,这是我刻意去追求的表现方式——陌生化、间离方法,其目的是让人在惊讶的同时激发观众的思考。除了你说到的贾母取悦宝玉的场景,还有“憧憬”一节,宝玉和黛玉共同憧憬未来时,舞台上空出现两架直升机,带着他们的结婚礼服在空中飘舞,《红楼梦》时代竟然出现了直升机,这时候间离化效果就出来了,观众会很主动地试图去猜测导演安排这个场景的用心何在,探讨剧组没有直接交代的意图,好像做一道“填空题”一样。再比如为什么宝玉挨打时开口唱歌,唱的是罗大佑(听歌)的励志歌曲,观众肯定会有所触动,他们会去思考为什么是这样。其实我们是为了突出宝玉是一个“披着古装”的现代青年,这表达了现代人奋斗不息、不畏挫折的生活理念。即使观众对这些创作元素感到难以接受,也是一种主动参与交流的表示。 质疑:道具荒诞回应:创新中国舞蹈语言 记者:剧中运用这么多五花八门的道具,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肖:《梦红楼》的舞蹈语言特色,与古典芭蕾程式化语言、死板性动作迥然不同,它的定位是有中国风格的现代芭蕾舞蹈,不受条条框框的约束限制,这是对演员身心的极大解放;同时,我觉得中国需要自己的芭蕾,芭蕾舞剧不一定只限于舞蹈和音乐本身,在不影响芭蕾舞剧的基础上,它应该朝着一个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所以《梦红楼》中不仅有中西方元素的结合,而且还出现了直升机、拳击手套、指挥棒、遥控汽车、放大镜、应急灯等。最有意思的是,宝玉与“金陵十二钗”嬉戏的时候,这些古典美女们竟玩起西班牙斗牛,拿着“红斗篷”戏弄宝玉;贾家衰败后,在疯人院里,贾母坐在轮椅上,背景是一段哀怨的京剧唱腔,宝钗拿着红斗篷“斗”贾母。前者表现贾家繁荣背后的滑稽、腐朽,预示着日后的劫难;后者是对封建势力代表的辛辣讽刺。这都是为了突现一种不同于西方古典芭蕾的创作思维。 记:您曾经说过,中国和世界顶尖芭蕾舞剧相比还差70年到100年,但是现在您却说我们的芭蕾舞剧可以跟他们媲美了,您是怎么考虑的? 肖:以前,中国的芭蕾弱项主要体现在艺术结构、语言特色、舞蹈动作以及剧本创作4个方面,但在吸收“俄罗斯学派”的表演和教学基础上,我们融入了中国民族舞蹈元素,逐渐打造出中国式芭蕾语言。归结到《梦红楼》身上,我曾用“四三二一”来概括它的意义:“四”就是“非常中国、非常现代、非常精致、非常通俗”,“三”就是“保持芭蕾的审美特征、保持与原著《红楼梦》千丝万缕的联系,保持导演的个人表达”,“二”就是进行了“两个理念在世界首开先河”——第一部中国“布莱希特”,第一部将古今中外因素融会贯通的舞剧;“一”就是“一部跨越舞剧70年滞后状态的现代芭蕾”。这部舞剧证明了我们的实力。 《梦红楼》最重要的四处调整 即将在广州上演的《梦红楼》8处调整包括舞台布景和人物的舞蹈动作等,其中最重要的4处调整是: 1.宝玉被冲锋枪吓醒 原版:贾宝玉在受到贾母毒打后昏倒在地,接着他梦见和心爱的林黛玉结婚,但是梦后就自己醒过来。 修改版:贾宝玉梦见自己和林黛玉结婚后,两人共度浪漫,却被贾母命令家丁用冲锋枪向他们狂射,宝玉被吓醒。 2.蝈蝈笼里安装小灯 原版:贾宝玉梦里和林黛玉结婚时,舞台布景只有一个砖台供两人就座。 修改版:两人结婚时,砖台顶端添了轿子顶,四周还有蝈蝈笼,蝈蝈笼里安装了黄色的小灯,暗示两人的结合是囚笼里面的婚姻,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解放。 3.身边的树金属制成 原版:宝玉和黛玉相恋时,他们在大观园里散步,身边的树是绿色的。 修改版:宝玉和黛玉散步时,身边的树改为用金属制成,表现了一种不协调的冷漠基调,反衬出两人的爱情在阴森压抑的环境中显得可贵,却又渺小。 4.光线替代高楼大厦 原版:当宝玉葬花后,他振奋精神,决心勇往直前,这时舞台的背景呈现出了高楼大厦等现代景观,意味着宝玉回归现实。 修改版:宝玉葬花后,舞台的背景换成了太阳的光线照射下来,凸显“太阳下的石头”的主题。 相关链接 布莱希特(1898-1965) 德国剧作家、戏剧理论家、导演、诗人。他的演剧方法推崇“间离方法”,又称“陌生化方法”,把平常的事物变得不平常,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暴露事物的矛盾性质。就表演方法而言,“间离方法”要求演员与角色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把二者融合为一。主要作品有《圆头党和尖头党》、《第三帝国的恐怖与灾难》、《卡拉尔大娘的枪》、《伽利略传》等。 《梦红楼》剧情简介 一名生活在现代的男青年在阅读《红楼梦》时步入太虚幻境,来到“金陵十二钗”时代。在薛宝钗和林黛玉之间,他选择了林黛玉。但由于贾母掉包,婚礼上贾宝玉发现自己身旁的娇妻变成了薛宝钗。于是,宝玉葬花,埋葬过去的理想与憧憬。在思念中,他与黛玉重逢。最后,宝玉从太虚幻境中惊醒,迎着阳光,与伙伴们迎接新生活的挑战。 本报记者 郭珊 实习生 卓光强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