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2007:戏剧呈现出更多的可能性(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4日16:16 南方周末
戏逍堂的第一个赚钱的戏是《到现在还没想好》,都市情感剧,编剧喻江1975年生人。成功的样本被迅速刻成模板“70年代的人就是要为70年代的人做戏”,进而明确为“为1970年代量身定做的情感戏”。 杨乾武经常掏钱买票去看戏逍堂的戏。“他们也不容易,国家剧院的戏我反而不买票”,杨乾武认为,虽然至今戏逍堂的产品仍然良莠不齐,但其中一些作品已经开始看得过去,不但能提供一个搞笑的故事,在故事之后也开始提供一定的意义。 “这些人不占有任何文化资源。要人才没人才,要资本没资本,全靠民间自己。核心成员是一些艺术院校毕业的无名小卒,别的也不会,只能闯入小剧场,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进入市场,又不像国家的精品工程可以打水漂,投资人的钱必须回收。场租还年年上涨。按理说,国家的剧场是公共服务设施,不该乱涨价,因为它的建设和检修都是国家投钱的。但在我们国家,公共资源部门化、单位化,最后个人化,合法进入市场赚钱。”杨乾武认为,对民营剧团,评论界应该有一定的宽容态度,相信真正商业制作的戏剧,必然向艺术规律回归,否则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相比某些以明星为招徕,使用国有剧团资源的“商业戏剧”,戏逍堂纯粹许多。 “以明星吸引观众走进剧院未尝不是一种商机。如果观众走出剧场的时候,满足了‘看明星’愿望的同时也发现了欣赏艺术的新大陆,就是一种双赢的结局。怕只怕,观众只看到了明星,没看到话剧,甚至产生更加负面的印象:原来话剧就那样。”王晓鹰表达了和杨乾武类似的看法。 孙惠柱和王晓鹰都认为:中国应该尽快在商业戏剧和非盈利戏剧之间拉起清晰的界标。商业戏剧由投资人投资,以票房作为回报,需要向国家纳税,但没有资格接受国家、私人及社会基金会一分钱的投资。因为概念不清,国内经常出现以“发展文化产业”的名义,用公共资源补贴商业戏剧的情况。 回到商业戏剧的本源,国内只有陈佩斯的大道文化节目制作有限公司和活跃于农村大地的地方戏草台班子够得上“商业戏剧”的标准。 孙惠柱说,地方戏班的演员以农民为主,但早就打破了“农忙种地,农闲演出”的“档期安排”,一年演出的场次比国家职业院团养的演员要多得多。仅江浙一带,就活跃着上千个民间戏班,农民们甚至成立了专业的拆装台公司。而江浙并不是草台班子最活跃的地方,经济相对欠发达的陕西和河南,农村的秦腔和豫剧团更加多如牛毛。 知识分子戏剧有点尴尬 与商业戏剧风生水起争议不断相比,传递主流戏剧价值观的知识分子戏剧虽然在大众层面的表现相对安静,在知识界也颇溅起几朵涟漪。 国家话剧院和北京人艺在年初和年尾分别推出年度重磅作品《活着还是死去》和《寇流兰大将军之悲剧》。两个戏的导演都是71岁的“大导”林兆华。 《活着还是死去》是剧作家过士行“尊严三部曲”的第三部。“尊严三部曲”要在厕所、火葬场等看似最不可能有尊严的地方探讨人的尊严问题。剧本写作飘忽于现实与非现实之间,写的是在一家火葬场,一群不安的死尸无法安葬,他们中有性工作者、有输血时不慎感染上艾滋病的青年、有被老师打瞎眼睛的学生、自摆乌龙的足球运动员、一辈子因为英语不过关评不上职称的古代汉语教授。只有魔术师楚辞的悼词能让这些躯壳已死却仍不安分的灵魂安顿下来。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