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尼翁:欧洲教皇城里的现代戏剧派对
法国南部小镇阿维尼翁(法语:Avignon)曾是14世纪罗马教皇的居住地,是教徒们朝拜的圣地。时至今日,小镇里还伫立着教皇宫、小教皇宫、圣母院教士的罗马主教堂以及众多大小教堂,每年迎接大批游客。1995年这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二战后,这里每年都会举办阿维尼翁戏剧节,如今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戏剧节,今年的参与剧目已经达到千余部。整个戏剧节分为IN单元(创始于1947年)和OFF单元(创始于1966年)。
世界最大的戏剧节还不够国际化
从千余部剧目集中上演这一规模上来看,阿维尼翁戏剧节确实是世界最大的戏剧节。每年七月,这里会有无数建筑被临时改作剧场,有大量的游客蜂拥而至,小镇里到处都贴满了海报,走到大街上随时都能看到街头的戏剧展示。但在我们的探访中,也发现,绝大多数的剧目是法国剧目或者法语剧目。尽管今年有24个国家参与,但这些外来剧团所占比例只有15%左右。无论是报纸还是街头的宣传、海报印刷,也基本是法语为主,甚至去餐馆就餐也看不到英文菜单。这不免让人感觉,这个世界最大的戏剧节还不够国际化。
孟京辉在与戏剧节组委会接触中了解到,戏剧节也对“国际化”这个问题上有所考量,可能也是OFF单元的改革方向。十年前,戏剧节就想往国际化发展,后来OFF单元换了主席就把这项改革暂时搁置。目前OFF单元主席格尔曼又有这个想法,希望15%外国团体提高到30%左右,也不要完全沉浸在法语文化里。但他的这些想法也多少受到了一些反对派的阻挠,会有反对派认为,这就是法国的戏剧节,用法语理所应当,凭什么占用法国的资源给外国团体……所以,即便是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与阿维尼翁文化局签署了三年战略合作协议,当地也没有给中国代表团提供免费的剧场支持。孟京辉也挺无奈:“他们没有几个人有真正的国际眼光。”
IN单元剧目更前卫
教皇宫里也有戏
IN单元有官方色彩,由法国文化部戏剧节委员会挑选、邀请剧目,并承担资金支持。IN单元其实是西方戏剧某种美学支持者的相互利于瓜分,一种文化上的国家行为。据了解,六七年前,中国曾经有一版《牡丹亭》差点进入IN单元,但两国文化部门没有谈拢,弄得有点不高兴了,这事就不了了之了,也不愿意再提。
教皇宫是小镇里最恢宏的标志性建筑物。这座14世纪教皇的府邸,是欧洲最大的哥特式宫殿,有25个场所可供参观:豪华的厅室、礼拜堂、回廊、教皇私人寓所及室内无与伦比的装饰壁画等。位于教皇宫内部的酒窖聚集了最上乘的罗纳河谷葡萄酒。最重要的是,这里的部分空间也承担着展览功能,还有一个较大的剧场。这个重要的剧场在戏剧节期间上演IN单元的剧目,票价在30-40欧(约合人民币280-380元)。戏剧节第二天,我们就来到教皇宫内的剧场探究这座宏伟建筑和IN单元的剧目。
教皇宫的剧场根本没有大幕,后背景就是教皇宫土黄色的墙面和窗户。观众席则是钢架结构和塑料椅子。当晚上演的剧目更像是一场长达4小时的行为艺术和装置游戏。台上、窗口上安放了滑轮和钢丝绳。随着电动设备缓缓运转,绳索不断缩短,最终吊起演员,又吊起一个演员,放下……另外有一名演员在倾斜的传输带上缓缓滚落。舞台是黑色、简单的,演出进行中没有台词、也没有音乐,一起都是那么安静,只能听到传输带微弱的轰鸣。
这样的戏剧表演显然不合中国普通观众胃口,如果是在国内商演,可能观众早就离场或者喊退票了。而在教皇宫里,台下观众都屏息凝气看得很认真。孟京辉说:“我们不接受抽象艺术的舞台表现。但这里的观众他们觉得这就是戏剧,这太好看了。要通俗的可以去看街头小丑表演。我们在国内的时候,很多东西就觉得已经特过分了,在这根本不算什么。”中国戏剧人看了这样的戏剧很兴奋,他们表示在国内看到的都是“现实主义”,很少能看像IN单元这样的剧目,他们也不敢轻易把这样的戏搬上国内商演舞台,所以在这里看戏还是很过瘾。
OFF单元无门槛 街头宣传是特色
而OFF单元面向全世界的戏剧人,不设门槛,但剧组需要自行租剧场。正是由于OFF单元的开放性,也使它的规模滚雪球式地发展,今年有来自24个国家的1100部剧目参与。孟京辉率队的中国代表团就是参与了OFF单元。几十年前,让-维拉创办阿维尼翁戏剧节就是大众的,所有人可以进入的。OFF单元的存在,让人感觉这是青年的,狂欢的,能够面对面交流的,有活力的。
OFF单元的剧目有上千部,怎么选也是一门学问。而街头展示、发传单、贴海报都是OFF单元剧目在宣传中的游戏规则。游客可以先拿出一两天时间四处转转,看看街头表演,通过这些剧组的街头表演和介绍,对表演风格和大致内容有所了解,再买票也不迟。孟京辉给自己预设了20个剧目的观剧计划,他仍在抱怨:“我看得太少了。”他除了看到法国戏剧外,也在组委会推荐下,阿尔巴尼亚、美国和伊朗等国戏剧人带去的作品。
戏剧节来没有正式开幕,小镇已经成了海报的海洋,就连路边的石墩也被贴得满满当当。“我们来晚了!”
中国代表团的成员们一到阿维尼翁,根本顾不上什么时差,放下行李就加入了贴海报的宣传大军中。走在小镇里,随时都能看到各个剧组在想招贴海报,有肩扛着的、站在垃圾桶上的,还有穿麻绳往路灯、大树上捆绑的。当地的城管也很客气,只是在晚上清理掉部分重要古迹上的乱贴内容,还是愿意保留下绝大多数的宣传材料让小镇因此热闹。各种独具匠心的海报很有设计感,很有游客喜欢边散步边寻找喜欢的海报合影。
7月7日戏剧节开幕第一天,中国代表团派出了20人的阵容,打着鼓参与了戏剧节组委会集体组织的大型街头表演。是参与人数最多的团队。他们在宣传纸箱上印的是“北京戏剧”、“戏”等汉字,没用法文。他们说用方块字是为了给老外观众视觉上的新鲜感,形式大于意义。在小镇里,我们也遇到了上海、台湾等地的中国戏剧人。他们或是参与了中法合作的剧目,或是以私人身份参与。台湾剧团尽管规模很小,但已经连续五年来参加阿维尼翁戏剧节了。最初他们是跟这里的剧团和导演合作演出。今年,台湾文建会资助了他们部分机票票款。
(责编: 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