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自信说相声不靠送票靠市场

2013年02月20日11:04  沈阳晚报 微博

  1月21日,2013年央视春晚[微博]官方微博宣布:相声演员郭德纲[微博]确定加盟春晚。“谁敢确定?”22日下午,郭德纲反问采访的记者。

  与以往自信高调的态度不同,面对春晚,郭德纲表现出顽强的谨慎。长期以来,他和春晚的关系在他的人生故事中是极具隐喻意味的一笔:在成名作《我要上春晚》中,他讽刺春晚积弊,讲述400个主流相声演员齐上春晚说群口的场面,每人时间只够说两句,台词剩下“给观众拜个年”。

  作为中国少数敢于公开戏谑春晚的艺人,郭德纲“反叛”、“草根”的形象和春晚舞台所秉持的“稳重大气”格格不入。他和这个中国最重要舞台的关系长期被视为“庙堂和江湖之争”。“谁替我起的誓?我什么时候说过不上春晚?”他挑起眉毛,神情似笑非笑,半真半假。

  “他是市场的英雄。票房养着他,观众是衣食父母,确实活得自在。”说这句话的段嵘此前是北京电视台春晚的语言类导演,曾为郭德纲打造过《星夜故事秀》。

  郭德纲把“杜绝商业冠名”写进各地商演的合同中,为证明单凭“郭德纲”三个字也能赚钱。“北京31家小剧场,除德云社外,剩下八成靠送票为生。”郭德纲说,“从心理学说,老百姓天天看不花钱的,如果突然有一天你卖一毛钱,他马上视你为仇人。如果实在卖不出去,你就得考虑是不是不该干这行。没有这个能力你就别跟这儿混了。又不会说相声,又想说相声,还想指着说相声吃饭,你不是破坏市场吗?观众会觉得听相声就是得送票,那我们这些真靠票房为生的人怎么办?”

  从2006年起,德云社每年举办圣诞夜天价相声晚会,以8万元一桌创造了中国相声的票价纪录。开票20秒前三排告罄。郭德纲对“天价”的一贯态度是“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要年年没人买票,然后臊眉搭眼演,那我不是吃饱了撑的?谁规定我们就得三毛钱一张票?你查查中国相声史上门票最高的是谁啊?我这不算给说相声的露脸吗?”

  “我要不红,还在北京挨饿,会有人多看我一眼吗?”郭德纲曾说。

  郭德纲的衣着品牌有纪梵希、LV,购买了联体别墅。2010年,北京台主持人春妮访问郭德纲时说:“我喜欢以前的老郭,现在你腕上的手表把我晃晕了。”

  “我没变。”郭德纲说,一场演出前,郭德纲躲进车里躺了10分钟。他太累了,后台挤满探班友人。回去后,他告诉徒弟:“一个人都不想见。”最忙的一天,他日程表上排了17件事情。他开始怀念没成名前,和妻子一起买菜,“在黄昏,吃口饭,然后高高兴兴去剧场说相声”。据《人物》杂志

(责编: 阿菲)
分享到: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