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布科》唱意大利第二国歌 多明戈主演

2013年05月08日10:47  北京晨报
《纳布科》布景 《纳布科》布景

  5月20日,为纪念意大利伟大的作曲家朱塞佩·威尔第诞辰200周年,国家大剧院[微博]将推出最新制作的威尔第歌剧《纳布科》,这部由世界名导吉尔伯特·德弗洛执导的歌剧新制作还有一个更大的号召力——“男中音”多明戈将出演男一号纳布科。对于绝大多数中国观众来讲,《纳布科》显然不如《阿依达》、《弄臣》、《茶花女》这些威尔第“大俗剧目”流传广泛。据悉,《纳布科》热情歌颂了犹太人不甘受奴役、思念家乡、怀念祖国的真挚感情。而其中“希伯来奴隶合唱”的《飞吧,我的思想,展开金色的翅膀》一经演出便广为意大利人传唱。由于当时意大利正处于奥匈帝国的统治之下,这部歌剧的应运而生以及这首“希伯来奴隶合唱”,便迅速成为了意大利人心目中的国歌,时至今日,它依然享有“意大利第二国歌”的尊名。

  虽然之前《纳布科》从未被中国人搬上过歌剧舞台,但那首著名的“希伯来奴隶合唱”——《飞吧,我的思想,展开金色的翅膀》却几乎是所有专业和民间合唱团必唱的“大俗曲”,《纳布科》其实一直就在我们身边。直到2002年,这部歌剧曾经由波兰华沙国家歌剧院带到北京,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引起巨大轰动,时隔11年由国家大剧院制作的《纳布科》即将面世,对于中国观众来讲真的是眼福不浅。

  四幕歌剧《纳布科》,作于1841年,是威尔第的成名作。这部歌剧由索莱拉撰脚本,改编自圣经故事及安尼切特-博尔焦伊斯与弗朗西斯·科尔努的话剧。该剧首演于1842年3月9日的米兰斯卡拉歌剧院。故事讲述了残暴的侵略者巴比伦国王纳布科即尼布甲尼撒二世,率领军队占领了耶路撒冷,摧毁了所罗门第一圣殿,并将耶路撒冷的犹太人俘虏至巴比伦为奴隶长达70年。故事中穿插了巴比伦公主与耶路撒冷王子之间的爱情和纳布科与养女——公主阿碧凯丽之间激烈的政治冲突以及亲生女与养女之间的矛盾冲突,让故事的情节跌宕起伏。最终,纳布科宣布信奉巴力神的巴比伦王国改信犹太人的上帝,并允许犹太人返回故乡耶路撒冷重建圣殿,由此结束了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巴比伦之囚”。

  《纳布科》最早是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的经理“逼迫”威尔第创作的。威尔第在回忆这部作品的创作时曾说,起先他并不打算创作,回家就把脚本扔在桌上。后来是第一页的一行歌词“飞吧,我的思想,展开金色的翅膀”给了他创作的激情与灵感。日后,剧中最受欢迎的即是这首合唱曲。谈到这部经典之作,不得不提起的不只有这首著名的合唱曲,还有《旧约圣经》故事、电影《茜茜公主》……

  《纳布科》与《旧约圣经》

  真实的“纳布科”与“巴比伦之囚”

  纳布科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但他的名字叫尼布甲尼撒二世,是公元前6世纪古巴比伦的末代君主。在《旧约圣经·历代记》的最后一章中,详细记载了他三次攻占耶路撒冷,下令洗劫所罗门王在耶路撒冷修建的犹太人的第一圣殿,将圣殿内的金银宝藏洗劫一空,并将所有耶路撒冷的君王约雅敬用铜锁链锁着至巴比伦为奴,随后又在耶路撒冷先后立约雅斤和西底家为耶路撒冷君王,最终,在耶路撒冷神殿前刀光剑影杀人无数老幼妇孺难以幸免,彻底焚烧了第一圣殿,拆毁了耶路撒冷城墙,用火烧毁了城中的宫殿,将幸免于难的犹太人掳至巴比伦为奴。直至70年后,尼布甲尼撒二世去世后不久,在今天伊朗境内新兴的波斯王国的居鲁士大帝不战而胜,灭掉了巴比伦王国。犹太人才结束了屈辱的“巴比伦之囚”。公元前538年居鲁士大帝颁布回归敕令:称,收到犹太人上帝的启事,将允许犹太人于公元前537年返回耶路撒冷,并且从巴比伦的巴力神庙中找回被尼布甲尼撒二世抢走的数千件圣殿宝藏还给犹太人;还宣布允许犹太人在耶路撒冷重建圣殿,恢复犹太人的宗教信仰。这与歌剧《纳布科》中,纳布科改信犹太人的上帝的结局是完全不同的。

  在世界古代史中,犹太人的这段历史是与邻近的亚述帝国衰败、巴比伦王朝兴衰和波斯帝国的兴起息息相关的。作为曾经是亚述帝国长期附庸国的耶路撒冷,面对巴比伦的兴起和挑战没有足够的认识,以卵击石,以至于最后一任耶路撒冷君王西底家和他的臣民一起被流放巴比伦,蒙受70年的屈辱。

  第二圣殿兴建的精神意义

  耶路撒冷第一圣殿是由大卫王的儿子所罗门王修建的,是盛放《摩西十诫》的约柜的存放所在,也同时是犹太人精神信仰的所在。第一圣殿被尼布甲尼撒二世摧毁,对于幸存下来的犹太人的精神打击巨大,但同时也正是在“巴比伦之囚”这个时期,一种新的精神——耶路撒冷精神,在犹太民众中产生了:它不是一座尘世之城,而是和回归的遥远景象结合在一起的理想中的天国之城。因此,当这种精神与重返耶路撒冷重建圣殿——第二圣殿相结合时,便成就了犹太历史上的精神复兴和民族复兴。时至今日,犹太民族在耶路撒冷的印记仍然是第二圣殿仅存的西墙——哭墙。可以说“巴比伦之囚”在犹太民族的历史中,是一段民族屈辱到复兴不屈不挠的至高精神象征。意大利人威尔第选择这段《圣经》故事中犹太人的历史,其实是有非常现实的社会意义的。

  《纳布科》与“第二国歌”

  歌词充满对自由和祖国的向往

  在威尔第所处的年代,他的祖国意大利正处于奥匈帝国的统治之下,意大利人民的压抑无以宣泄。正是剧本中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深深打动了威尔第,使他联想到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想到家乡的父老兄弟还在奥地利侵略者的铁蹄下挣扎。他把对祖国的深厚的感情和对侵略者强烈的仇恨全部倾注到这部歌剧的音乐中。《纳布科》的故事恰恰映照出意大利人民追求民族独立民族复兴的呼声,真可谓是“应运而生”。整部歌剧音乐情绪激昂,热情有力,旋律明朗,气势雄伟,自始至终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

  《纳布科》中“希伯来奴隶合唱”有着意大利“第二国歌”的尊名,不仅在意大利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在整个欧洲以至后来的歌剧文化圈中,它都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不仅是旋律优美,更是曲调和歌词中充满对自由和祖国的向往之情而被世界各国的人民所喜爱。有一种说法,在1842年3月9日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的首演中,这段合唱就被观众要求返场唱了第二遍,并由此成为一个例外的规矩——《纳布科》的“希伯来奴隶合唱”必须即刻返场。但也有一种说法认为,首演时返场的并不是这段合唱而是另外一首。但不管首演发生了什么,这段合唱正因为与意大利人当时的精神追求相契合,从而成为了意大利民族独立的象征。这种精神一直延续到20世纪的二战前后,身为轴心国的意大利饱受纳粹德国的压抑,在战后的几年里,意大利歌剧院中,每当《纳布科》这段合唱结束时,都会爆发出激烈的喝彩声,返场是绝对必须的。这种声音被记录在历史录音中,一套20世纪最伟大的女高音玛利亚·卡拉斯于50年代初在意大利演出《纳布科》的现场录音中,一群观众用近乎歇斯底里的喝彩来呼唤返场,如果不了解这两段历史,是根本无法理解的。

  《纳布科》与《茜茜公主》

  电影中出现“希伯来奴隶合唱”

  很多人其实早就听过《纳布科》中的“希伯来奴隶合唱”只是并不知道罢了。在电影《茜茜公主》中,有一段非常有趣的情节,作为奥匈帝国美丽的王后,茜茜公主亲临意大利,以柔美形象向被占领国的人民做软性亲和外交。在歌剧院里举行的晚会上,意大利人唱起了这首“希伯来奴隶合唱”,引来全场意大利人的呼应。看似很热烈的欢迎晚会,其实暗藏玄机。这段历史的真实不得而知,但电影编剧巧妙地把这首合唱与歌剧创作的历史背景以及真实的人物、事件融为一体,即便是在描写正面形象的茜茜公主时,还是把民族之间的不平等和意大利人的机智、茜茜公主些微的尴尬表现得淋漓尽致。

  《纳布科》与大剧院

  舞美形象的灵感来源

  大剧院版《纳布科》的舞美设计是一个近乎考古式的古代耶路撒冷和巴比伦城市符号大展示。第一幕的耶路撒冷第一圣殿中供奉的约柜形象,第二幕中,古巴比伦的形象都跃然眼前。舞台两侧高大的长胡子人面四足飞翅神兽以及舞台中央远景中通天塔的形象,都将亦真亦幻地展现给观众。记者曾经向导演德弗洛求证他的舞台形象灵感来源,他介绍说,虽然这是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故事,那段历史的形象和风貌是不会在中东见到了,但它们却被保留在了柏林的博物馆中……记者也曾在柏林的贝加莫博物馆中见到过这些形象,这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德国在世界各地考古发掘和“掠夺”的见证,在巴格达的城市考古中,尼布甲尼撒时代的巴比伦城墙遗迹被近乎完整地剥下外面的彩釉城砖,运到柏林又重新按照原样等比例复原起来,走在“蓝色石墙”中间的“街道”上,你仿佛一步步走进了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巴比伦城,城墙上的彩釉砖拼图的武士和各种动物形象历经两千五百年,依旧色彩鲜艳,城门两边摆放的神兽则是被巴比伦灭掉的亚述王朝旧物,就连胡子上卷曲的装饰纹路,都与大剧院版的一模一样。类似的文物在伦敦大英博物馆也能够看到,而这幅浮雕射猎图,也证明了大剧院版舞美使用的这个形象,同样属于早于《纳布科》时代三百年的亚述王朝。

  晨报首席记者 李澄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