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舞蹈双周收官 《心路潜行》北欧气质

2013年07月30日10:40  新京报
有四成观众最喜欢女舞者的独舞。 有四成观众最喜欢女舞者的独舞。

  上周末,北京舞蹈双周的收官大戏芬兰苏珊兰娜尼舞蹈团带来的《心路潜行》在解放军歌剧院上演。该舞团是芬兰最著名的舞团,此次演出的这台作品由舞团的艺术总监苏珊-兰娜尼编导,首演于2011年,先后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西班牙和瑞典巡演过。本报读者给这部具有北欧气质的舞作打出了总分89分。

  《心路潜行》开始于一段近20分钟的多媒体影像,影像通过高速摄影,将舞者的肢体动作延时、放大。

  半数的观众认为一段六人的群舞最精彩,舞者们从日常的走路开始,动作逐渐变速、变形。舞者与舞者之间,看似有着动作上的联系,却如身处平行世界一般了无交集。

  有四成观众认为整部作品最惊艳的段落是一名女舞者的独舞,她身着及地的白纱裙,在两束微弱的耳光之下开始舞动,灯光勾勒出她身体和面部的轮廓。紧接着台后方一阵风起,她的纱裙随风飞舞,将人包裹住,她在白纱里挣扎舞动。最后烟雾弥漫了整个舞台,她仿佛被烟雾吞噬一般。

  也有一部分观众最喜欢其中一段双人舞,一男一女两名舞者以缓慢而匀速的身体语言,展现了一段极其流畅的表演。

  《心路潜行》中,舞者们身着暗色的服装,表演者从头到尾也没有眼神和情感的交流,加上冷感的电子乐和灯光所做的气氛烘托,让整部作品充斥着一抹寒气。

  ■ 声音

  2008年,我患了一场病,身体渐渐麻木。对一个舞者来说,这非常痛苦。后来我做了手术,恢复了健康,但这次死里逃生,让我把很多事情看淡了。《心路潜行》讲的正是我生病之后的心路历程。这个舞蹈我无法用语言去表述,因为所有画面都来自于我的内心。作品是我内心的真实呈现,因此是片段式的,每个片段都是我的所思所想。口述:苏珊-兰娜尼(艺术总监)

 

(责编: pp)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