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匆匆过去,在这一年中,很多曾经影响或仍在影响着这个时代的艺术大师离开了我们。无论是对艺术事业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忠诚,对于表演的认真严谨,还是无论顺境逆境都不放弃的坚持,又或是那份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他们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地方。时光逝去,艺德长存。
于是之(1927.07.09~2013.01.20)
河北唐山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于是之有个为人称道的优点就是勤奋好学,不仅从书本上学,更从生活中学。他生长在老舍先生笔下的北京大杂院里,底层生活的经历早已融入他的血液,成为他在舞台上塑造角色的宝贵财富。因此,《龙须沟》中的程疯子、《茶馆》中的王利发、《骆驼祥子》中的老马、《丹心谱》中的丁文忠等,他塑造的经典形象都凝结着艺术家饱经风霜的生活积淀,鲜活可感、深入人心。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前院长曹禺曾说:“《茶馆》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瑰宝,而于是之则是撑持这瑰宝的平民艺术家。”作为北京人艺演剧风格的开拓者,于是之长期致力于丰富发展由焦菊隐先生倡导建立的北京人艺演剧学派理论,并形成了本色自然、含蓄深沉且富含诗意的个人演剧风格。根据自己多年的艺术创作与表演经验,他写成了《于是之论表演艺术》一书,为丰富发展我国话剧表演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一名功勋卓著的表演艺术家,于是之的工作名片上,没有任何头衔,只有“演员于是之”5个字。
黄永生(1934~2013.08.04)
浙江宁波人。滑稽名家袁一灵的嫡传弟子。黄永生的表演最初脱胎于独脚戏“唱派”,这种说唱间加入“噱头”的逗趣表演形式,一度在江南广受欢迎。1956年,北京举行全国曲艺会演,时任评委的侯宝林问黄永生所演节目是何名称,黄答曰“说唱”,侯宝林说:“说唱的含义很广,曲艺都可叫说唱,既然你是上海来的,你的节目就取名上海说唱吧。”从那以后,“上海说唱”作为曲艺的一个品种,有了自己的名称。
黄永生的代表作有《热心人》、《买药》、《香烟头》、《做人要做十三点》等。在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王汝刚看来,黄永生最大的艺术成就是对传统滑稽说唱进行了改良。在体裁上,黄永生对表现市井小民喜怒哀乐的说唱艺术进行了拓展,他的说唱更注重故事性与人物形象;在道具上,他还创造了上海说唱的重要道具“三巧板”。
为丰富说唱曲调,黄永生尝试融入“南腔北调”,并向沪剧艺术家王盘声、石筱英,锡剧艺术家王彬彬等学习。在众多上海说唱艺人中,黄永生能独树一帜,很大程度上因为他博纳众长。他的《金陵塔》在老师袁一灵的基础上,加快了速度,却依然保持着清晰的口齿,让观众听得酣畅淋漓,成为“一绝”。
王音旋(1936~2013.10.12)
1936年生,山东青州人。1948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渤海军区文工团从事文艺工作。在部队的10年,她常为广大官兵演唱。“只要他们喜欢,我就唱,不在乎有多少人,给谁唱,即使有一个炊事员因为做饭没听到,我也专门跑去给他唱。”从艺60余年来,王音旋怀着对民族声乐事业的热爱,身体力行,演唱了《绣金匾》、《王大妈要和平》、《我的家乡沂蒙山》、《清蓝蓝的河》及电影插曲《苦菜花开》、《大浪淘沙》、《谁不说俺家乡好》等众多脍炙人口、广为传唱的歌曲。
1964年,王音旋被调到山东省五七艺术学校(即现在的山东艺术学院),先后担任声乐教研室主任、音乐系副主任,从事声乐教育工作。多年的舞台实践经验,使她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民族声乐教学方法,即以情带声,以字带声,声情并茂,加上恰到好处的表演,犹如锦上添花。她的声乐课从来都是采用一对一的上课形式,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声音条件,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制定训练课程。1996年,离休后的王音旋仍坚持带学生,希望将自己演唱民族声乐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直到2004年底,她因病才不得不停止教学。
里坡(1928.07.23~2013.03.31)
原名李庆章,原籍天津宝坻。在长达60余年的演艺生涯中,出演过几十部影视剧,尤其以扮演军队及公安高级干部形象著称,先后主演《土地》、《冲破黎明前的黑暗》、《英雄虎胆》、《英雄岛》、《海鹰》、《十二次列车》、《英雄坦克手》、《红日》、《猎字“99”》、《党小组长》、《林海雪原》、《铁甲008》、《大决战·平津战役》、《康熙微服私访记之八宝粥记》、《家有九凤》等。
里坡的表演不事雕琢、真挚朴实,把人物细致的内心活动与富有表现力的外部动作和谐统一,使马本斋这一人物形象熠熠生辉、令人难忘,成为银幕经典。他在大型古装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出演董卓,形象更是深入人心。
里坡的声音富有磁性、音质浑厚,先后参加多部影视剧的配音和导演工作,如《巴顿》、《中途岛》、《山本五十六》等,尤其是为《西游记》里的猪八戒配音,惟妙惟肖,堪称经典。他还曾担任《风雨下钟山》、《晋中大捷》等影片的导演。
陈鲤庭(1910.10.20~2013.8.27)
陈鲤庭出生于上海,从小熟读四书五经。1941年参加中华剧艺社担任理事,执导了《结婚进行曲》、《复活》等剧。1942年,他因导演了郭沫若编剧的话剧《屈原》而名噪一时。该剧成为抗战期间后方舞台艺术的高峰,1953年他为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重排《屈原》,同样引起极大反响。
在从事话剧工作的过程中,陈鲤庭还编著了中国电影第一部理论著作《电影规范》,1947年编剧并导演了第一部影片《遥远的爱》,之后还导演了包括《丽人行》、《幸福狂想曲》等经典影片。今年6月的上海电影节,还特别放映了修复版的《丽人行》。
据《我与电影人的亲密接触》一书作者江平透露,陈鲤庭生前酝酿20年的《鲁迅传》遗憾未能如愿拍成。书中还透露,陈鲤庭执导影片《遥远的爱》时,赵丹与秦怡都是离异单身,他还一度撮合二人。没想到后来他再拍影片《幸福狂想曲》时,赵丹与黄宗英一见钟情。陈导笑言:“片名就注定了他们的缘分。”
筱俊亭(1921~2013.11.04)
1921年生于天津,9岁开始学艺,12岁入白玉霜评剧团,此后还曾与评剧名伶刘翠霞、新凤霞等同台演出。1952年加入锦州评剧院,1954年入辽宁评剧院二团,主演了《杨八姐游春》、《穆桂英挂帅》、《对花枪》、《江姐》等剧目。
在艺术成就上,筱俊亭是中国评剧筱派艺术的创始人,她根据自己嗓音较低但浑厚优美的特点,学习各家低腔之长,并吸收了单弦、大鼓等演唱方法,逐渐形成了低回婉转、节奏灵活、收放自如的艺术风格。此外,她还对评剧老旦腔进行了革新,与琴师合作创造了多种新板式,不但丰富了评剧的板式种类,还拓宽了评剧声腔的表现力。
筱俊亭退休后,依然没有离开评剧艺术,除了改编创作评剧剧本,她还来到河北等地教学生,传承评剧艺术。同时,宝刀未老的筱俊亭依然活跃在舞台上。上个世纪80年代末,年近七旬的筱俊亭多次参加团里送戏下乡的演出。199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她还随沈阳评剧院赴香港演出。进入21世纪后,她也曾多次参加戏曲晚会,演唱评剧经典名段。
董湘昆(1927~2013.05.26)
原名董永庆,出生于天津宝坻。1954年拜刘文斌为师,在继承老一辈艺人唱腔和表演风格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了京东大鼓艺术。代表作品有《模范孙桂珍》、《白雪红心》、《送女上大学》等。他嗓音宽厚、发音甜润、字眼清楚、乡土味浓,赶板、垛字、闪眼、落字、窍口灵巧,他的演唱朴实真挚,刚健稳重,充分表现了京东大鼓淳朴健康、豪放爽朗、顿挫分明、抑扬有度的艺术特点。他德艺双馨,曾获得“人民艺术家”等多项荣誉称号。
从艺多年来,特别是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后,他身体力行,积极参与京东大鼓这一曲种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他不顾年老体弱,始终活跃在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和活动中,他先后收徒65名,其中宝坻弟子10名,为京东大鼓艺术的发展注入了生机。2012年,以其突出的贡献,获得首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
董湘昆常年下基层演出,他把这当成乐事。“我就是来自基层,这是我创作的源泉。”近几年来,就算是身体行动不便,他还是坚持在弟子们的搀扶下坐轮椅参加京东大鼓艺术节、非遗展演等活动。
宋光祖(1939~2013.09.01)
上海南汇人。曾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戏曲创作理论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从教30余年,钻研区别于话剧的戏曲创作理论。从现当代戏曲创作的实际出发,上溯古代而明传统之继承革新,外考西洋而树民族之独特体系。他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创设讲、练结合的“戏曲编剧理论与写作”课,所撰教材与论著有:《戏曲写作论》、《中国戏曲名著选读》、《“红楼”戏曲概述》、《名伶名剧赏析》等。
宋光祖为人谦和,不与人争,但论及学术,他决不迁就、盲从,唯以探索戏曲艺术规律为目标。戏曲理论家陈多曾评价他:“只问艺术是非,不计时潮毁誉。”从事戏曲写作教学,宋光祖曾比喻为 “在汪洋大海中划着一艘小船,寻找喜欢戏曲的孩子”。为此,他不仅为学生打牢写作基础,还带领学生创作多部戏曲剧目,并出版了《师生戏曲集》。
躬身耕耘数十载,宋光祖“不但甘坐冷板凳,还要坐暖冷板凳”,在当今寂寞乃至枯燥的戏曲园地,难能可贵。得益于他的开拓,上海戏剧学院“戏曲编剧理论与写作”才成为有别于戏剧写作的独立课程并渐成完备的体系。
吴碧波(1933~2013.12.05)
原名吴桂玲,生于河南开封。10岁进入开封和平戏院,跟随老艺人赵青和学艺,1949年拜豫剧大师陈素真为师,因扮相俊美、表演细腻、唱腔质朴、唱念做打样样精通,深受陈素真的喜爱。1956年后,吴碧波在河南豫剧院二团担任主要演员,既能演闺门旦、花旦、青衣,又能演彩旦、刀马旦和帅旦,善于用传统表演艺术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艺术手段刻画人物。
吴碧波素有“小陈素真”的美誉,她技术全面、戏路宽,把毕生精力与全部心血献给了热爱的豫剧艺术,主演了《三上轿》、《义烈风》、《香囊记》、《三哭殿》等大量剧目。在艺术上,她有不断追求创新的敬业精神,不管演主角还是配角,都能一丝不苟地完成演出任务。
她的一生都在为传承发展豫剧陈派艺术而努力,不仅培养出了王香萍、杨春花、麻淑英、田敏、李延梅、王前等众多优秀弟子,还在退休后创办了“祥符剧社”,对陈派艺术的继承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朱乃正(1935~2013.07.25)
195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师承吴作人、艾中信、王式廓等先生。1959年春被分配到青海省工作,在青藏高原工作21年。期间历任青海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青海省人大常委等职务,1980年调至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等。
朱乃正一生作品丰富,主要的油画作品有《金色的季节》、《春华秋实》、《青海长云》、《大漠》、《国魂·屈原颂》、《春雨》、《冬至,春远乎?》等。朱乃正的素描人像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可谓影响了两三代人。他的作品主题明确,笔尖传递的人格魅力,被艺术界树为标榜,笔下人物的精神世界和跃然纸上的思想境界,让那个年代的人们慨叹不已。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深谙书法之道的朱乃正将油画的观察方法引入水墨画。从1984年开始,他的水墨画作品连续在海内外许多城市展出。1986年,在日本名古屋举办水墨画个展,被称为“中国的鬼才”。于是,在人们熟悉的“油画家朱乃正”“书法家朱乃正”之后,又出现了“水墨画家朱乃正”。他的水墨画在坚守写实风格的基础上游走于古今东西,没有出现艺术的简化或者轻量化,更没有常见的那种“套路化”模式,高旷清雄的艺术境界,是对后来者的重要启示。
筱文艳(1922~2013.09.19)
江苏淮安人。淮剧【自由调】创始人,被誉为“淮剧皇后”。自幼喜爱淮剧,经常在舞台侧幕“偷戏”,故无师自通,文武青衣花旦均有建树。老艺人苏维连、谢长钰、李玉花等见她聪明好学,纷纷把技艺传授给她。后来,谢长钰的哥哥谢长和为她起了艺名—筱文艳。
在艺术实践中,筱文艳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在保持淮剧民间演唱特色的基础上,她发扬【淮调】,改革【拉调】唱腔, 并于1939年创作出旋律婉转、行腔自如的【自由调】,后来【自由调】、【淮调】、【拉调】成为淮剧流行的三大主调。她还针对角色的实际需要进行伴奏方面的改革,并在淮剧表演中开创性地运用角色分腔的方法。在她及淮剧艺人的共同推动下,上世纪四十年代,淮剧终于在上海立稳脚跟,与京剧、昆剧、越剧、沪剧一起成为流行沪上的五大剧种。
几十年来,筱文艳塑造了《蓝桥会》中的贾玉珍、《千里送京娘》中的赵京娘、《女审》中的秦香莲、《三女抢板》中的黄秀兰、《党的女儿》中的李玉梅等众多令人难忘的舞台形象。她的表演细腻生动,善于塑造不同性格的人物;她的演唱吐字清晰、韵味醇厚、声情并茂,其创立的“筱派旦腔”广受观众喜爱。因艺术成绩卓著,她曾24次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
红线女(1924.12.27~2013.12.08)
原名邝健廉,祖籍广东开平,中国当代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派艺术创始人。她的“红腔”在高音域创造了难以攀登的高度,随心所欲、游刃有余。从艺60多年来,红线女演过近百个粤剧,拍过90多部电影,成功塑造了古今各类妇女的艺术形象。
红线女在艺术上勇于革新,在继承粤剧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京剧、昆剧、话剧、歌剧、电影以及西洋歌唱技巧,加以融合创造。1955年后,她先后主演了《搜书院》、《关汉卿》、《昭君出塞》、《李香君》等剧目,她所塑造的翠莲、珠帘秀、王昭君、李香君等人物,感情充沛,形象丰满,性格突出,深入人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派”表演艺术。她所创造的“红腔”,千锤百炼,炉火纯青,许多“红腔”名曲广为传唱。
1955年,因为周总理的邀请,红线女放弃了在香港如日中天的电影事业,回到内地。毛主席给她题字:“活着、活着、再活着!要做人民的红线女!”在儿子马鼎盛看来:“我母亲对艺术的奉献和她的爱国情怀是不可分割的。因为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民族,她才能这么热爱粤剧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