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小黑板:上月激赏-引进佳作刷新三观

2014年06月04日13:01  新浪娱乐 微博 收藏本文     

  上月激赏

  《朱莉小姐》、《耶德曼》、《反转地心引力》、《假面玛丽莲》

  刚刚过去的五月,从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天津曹禺国际戏剧节,到爱丁堡前沿剧展暖场演出,中国的戏剧人与戏剧观众一次次被纷至沓来的外国戏剧引进佳作刷新着“三观”。有趣的是,两大邀请展五月来华的四部作品——《朱莉小姐》、《耶德曼》、《反转地心引力》与《假面玛丽莲》虽然风格、国别各异,但却共同重视“即时拍摄”这一新兴多媒体剧场技术手段的使用,以至于中国戏剧人都发出感叹,如今做戏剧不会用多媒体都不好意跟同行打招呼了。其实“即时拍摄”的技术手段,并不是中国戏剧人就难以窥知的西洋“秘传武功”,孟京辉[微博]、王翀等等中国戏剧人,就早已把“即时拍摄”运用到了自己的戏剧作品当中。但是,五月的这四部外国引进佳作还是带给中国戏剧人更深层次的思考:戏剧人面对同样的技术手段,应该如何将其与戏剧的内容与形式做更为深入、多样的结合,真正实现震撼人心、大开眼界的舞台化学作用,触碰与拓展人与戏剧的极限和边界?四部作品虽然无法带来全部的答案,但若能为中国戏剧人的戏剧探索带来示范与启示,那它们远赴重洋的这个五月,便不枉此行。

  在《耶德曼》与《假面玛莉莲》中,即时拍摄既拓展了演员表演的边界,也为深挖作品的思想内涵提供了帮助,其作用与价值已经超越了技术层面,与戏剧的内容与思想相互打通。德国塔利亚剧院的《耶德曼》作为一部几乎的独角戏,演员菲利普o霍奇迈尔以热情而卓越的演技,一人包办了包括唯利是图的主角“耶德曼”在内的、除“死神”外的所有角色。剧中,通过装在耶德曼的对手演员——一具骷髅中的摄像机的即时拍摄,以及之后即时影像立即、多次在大屏幕上的回放、混剪,耶德曼的表演从舞台延伸到了屏幕之上,耶德曼对着镜头亲吻钱币张狂大笑等等反复播放的特写镜头冲击力极强令人至今难忘。而正如“耶德曼”在德语中意谓“所有人”所暗示的,剧中镜头也多次转向观众席,让每一观众也成为了戏剧叩问的角色。此外,多媒体手段还帮助丰富了舞台表现手法:大小屏幕上无处不在、同步流逝的现场时间,让死神的召唤步步进逼;真实舞台与大小两个“道具舞台”,犹如套娃般形成大中小三个屏幕、三个耶德曼的递进关系,让耶德曼得以一层层叩问自己深层次的灵魂。在多媒体手段的帮助下,配合摇滚乐,《耶德曼》这部在德国家喻户晓的传统、严肃宗教题材戏剧经典,绽放出狂放、现代的舞台质感,既是对经典的新锐解构,也是对主题的现代思索。而于波兰华沙剧院的《假面玛莉莲》而言,即时拍摄则更像是一种暗喻,与舞台上的玛莉莲形成相衬的对比。导演陆帕强调戏剧应该在性格、社会角色、伪装等等之外,找寻人更深层的直觉或潜意识,演员因此要和角色形成一种界限模糊的互通,既在角色内、又在角色外,摆脱自身或角色传统理性外壳的控制,生活在自身与角色两者直觉潜流的交汇处。而这种“直觉关系”在《假面玛莉莲》中,既可以形容现实世界中扮演玛莉莲的演员桑德拉o科曾尼克与玛莉莲的关系,也可以形容戏中玛莉莲与已使其陷入魔怔的文学人物格露莘卡之间的关系——而后者,正好与传统观念中那个镜头前胸大无脑的玛莉莲“表象”形成鲜明对比。因而我们看到,导演一边瓦解掉玛莉莲所有强烈的戏剧动作,代之以完全由直觉引导的梦呓状态,另一边又时不时穿插即时摄影拍摄玛莉莲,强调阴魂不散的表象桎梏还枷锁在玛莉莲身上。而全戏最终,玛莉莲重新回到她不得不扭捏作态的摄影棚,摄像师却将摄像机转向了观众席,并最终让玛莉莲在特效的帮助下“浴火”而终,观众恍然玛莉莲已经挣脱了外在世界的面具,而我们芸芸众生则还要在世界的摄像机前继续自己的扮演。《假面玛莉莲》这部欧洲戏剧翘楚陆帕的心血之作,将哲学、心理学、戏剧观念、表演法、文化史等等高度融合于一体,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远不止于舞台的世界,而即时拍摄,即是打开这个世界的大门之一。

  中国戏剧人常讲“形式为内容服务”,对于只玩形式、内容中干的作品,往往不屑一顾。诚然肥皂泡般徒有光晕的形式自然值得商榷,但是我们又何尝不能反躬自问,是否只是中国戏剧对纯形式的探索还不够犀利、精彩,因而根本够不上“形式胜过内容”的层级?《朱莉小姐》与《反转地心引力》两部几乎就是靠一招令人大开眼界的形式“奇巧”取胜的作品,让中国戏剧人了然,真正高水平的形式创新,已完全可以仅靠形式本身、不依凭内容而获得掌声与肯定。德国邵宾纳剧院出品、英国导演凯蒂·米歇尔、奥·沃纳导演的《朱莉小姐》,从头到尾展现了一部电影的拍摄过程,演员在舞台上直接表演,架设、搬移摄像机,安置道具、置景、照明,配乐、拟音、配音,使用蒙太奇、现场剪辑,直至最后即时投影在屏幕上完成电影,无一缺漏。而托比亚斯o瓦格纳的独角哑剧《反转地心引力》,则依靠即时拍摄将观众的眼前所见向左旋转了90度,一边是演员在现实中的表演,一边是屏幕上经过旋转后演员克服重力的“幻象”;甚至随着演出的深入,屏幕上的影像还加入了后期处理的特效,舞台另一侧的演员也要配合特效做无实物表演,两者相映成趣。两部作品共通的有趣之处在于,虽然都是观众从未得见的舞台形式,但是演出只要开始不到3分钟,观众便能在惊叹中迅速了然其形式创新的要诀,甚至戏剧人都会暗暗感叹“我怎么以前没想到过”、“我要是做这个我也做得出来”,可见戏剧形式的创新并不高深莫测,但走在众人想法之前确实也只有天才才有可能。而拨开面子进入里子的观众则会发现,所谓一眼看穿的新颖形式,其实背后所需的苦功,才真正是看得懂、学不来的独门武功。《朱丽小姐》如果没有所有演员、摄影师复杂准确的走位调度,精确到每一帧的拍摄、剪辑安排,以及对舞美近乎考据癖的苛求,那么这部每一秒都不能停顿、皆需精雕细刻的“作品机器”,就会随时崩溃为一盘散沙;而《反转地心引力》中,演员凭借其超强的肢体控制力对空间准确而多样的使用与开发,则同样依靠其多年的舞蹈、体操经验,以及对该剧十年磨一剑的修炼为支撑,亦非凡人便可随意为之。如果说新的舞台形式在大脑中还易于被设想出,那么将其转化为舞台实践,艰苦、细致的工作便仍是不能绕开的必经之路,这一点,与传统戏剧“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其实异曲同工,甚至有过之无不及;《朱莉小姐》与《反转地心引力》告诉我们,形式创新并不能成为怠慢的戏剧人的“救命稻草”,反而它也同样只会垂青每一滴刻苦做戏的汗水。当然,在形式上大获全胜的《朱莉小姐》与《反转地心引力》,其实在内容层面同样没有短板。《朱莉小姐》独辟蹊径地从原作中的边缘人克莉丝汀视角出发,剖析她在原作中未被明确点明的悲欢,并最终以即时播放的极具心理电影风格的影片呈现,为这部斯特林堡名作开启了全新的解读领域;而《反转地心引力》在确定的形式之下展开想象的翅膀,或随音乐起舞,或在墙上作画,作品充满童趣与哲思,带给观众难得的满满幸福感。

  我们完全可以推想,五月的这四部外国戏剧引进佳作,仅仅只能将西方对“即时拍摄”乃至多媒体等技术手段的最新探索展现出冰山一角;而即便是那整座冰山,也远远只是世界戏剧在将新技术融入戏剧范畴之历程上的阶段性成就。但即便只是一角,五月的这四部作品也足够值得中国戏剧人认真研究与深思,反观我们自己对多媒体的使用,还大多停留在好好喜功地用超大Led屏幕放放影片甚至ppt上,两相对比下的差距,确实已不仅是想象力、创造力匮乏的结果,更多的,是整体戏剧观念的落后。由此而言,越来越多的外国最先进的戏剧佳作能够引入国内,让中国戏剧至少能化惊叹为不断学习探索的压力和动力,这,便已是极好的事情。(奚牧凉/文)

上一页123下一页

(责编: pp)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