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观剧小黑板:春节哪里能文艺的玩耍?

2015年02月06日10:18   新浪娱乐 微博 收藏本文     

  上月激赏:《水面之下》

  导演:徐小朋

  主演:田雷、李峥、陈玺旭、张海宇

  剧场:首都剧场实验剧场

《水面之下》《水面之下》
《水面之下》《水面之下》

  每月月终,为了挑选一部当月最佳剧目写入小黑板上月激赏,我一般会好坏通吃地至少看戏8部以上;譬如刚刚过去的一月,因为剧目相对繁多,我有一半的夜晚都是在剧场度过的。看戏多了有时并不一定就炼出火眼金睛,它反而如同尝尽百味之后麻木的舌头,让人对“好戏”、“坏戏”的坐标系都逐渐失焦。所以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小编我愈发想反躬自问:又是一年,回望初心,且不论我们激赏的“最佳”是否真的“最佳”,单说激赏本身的目的,又是什么?

  这样哲学化的问题在文章一起首就提出来确实是有些太沉重了,大抵是会吓跑读者的。恩,那我们还是从具体的实事儿说起吧:2015年甫一起始,便有多部剧目深陷两极争议之中,喧嚣较大者如《冬之旅》、《万尼亚舅舅》,较小者如《顾不上》、《甄嬛传》。不过在小编眼中,对于王晓鹰导演本月连续两部作品(《红色》、《萨勒姆的女巫》)的讨论倒是更值得深思。力挺王导者表示这两部作品一部是绝赞新作,一部是经典复排,发人深省,震撼人心!力贬王导者则高冷地甩出两字判词:陈腐。他们认为进入2015年,王导的作品还充斥着“拿腔调的表演”、“煽滥情的叙事”、“拼宏大的舞美”,实在令人如坐针毡。一部作品在不同观众、论者口中简直天上地下,让我也确实惊呆了。我对此反复思量,终于悟出了一些深刻的哲理。

  王导13年后重排《萨勒姆的女巫》,很明显不仅主要演员未换,而且排演方法一切如故。于是当我们于2015年在剧场中观演此作时,我们其实处在两个时空,两套价值观当中:当年与今日。拿什么价值观看戏,其实完全是个艺术欣赏自由的事儿,你若以看达-芬奇的心态看此版《萨勒姆的女巫》,你就会发现它能够成为戏剧学院教学样本确实实至名归;但你若以看毕加索的心态看此版《萨勒姆的女巫》,那它便简直如同博物馆里尘封的藏品一般索然无味。哲学课本上所谓“事物的两面性”大抵如此;其实还是仓央嘉措老师说的对:“你爱或不爱,它都在那里,不悲不喜。”

  所以我终于明白我很多时候的苦恼,原来我说不清上月最佳是哪个戏,是因为把演出时间相近的戏强行比较有时就是一件关公战秦琼的事。不过领导,我的意思也不是说这项工作安排得不对或者我胜任不了这份工作,我只是想说,您听我说,或许我,您,以及我们的所有读者,其实都可以换一种思维。譬如确实经典的2002年版《萨勒姆的女巫》,它存在于教科书研讨会,它代表那个时代反复重演,甚至它用来满足钟情于“传统现实主义”风格的观众的需要,永远无可厚非,光明正大;甚至于它存在在那里,就像是记录少年身高的刻度一样,是一种难得的鼓励与鞭策,告诉我们13年前你就已经长得那么高了。但本着发展的思想我们若要追问,当年卓越的《萨勒姆的女巫》现在再演,能为中国戏剧未来的长路提供多少帮助?可能此时我们就谈不出太多特别有分量的答案了。如此,领导您看,我与其在上月激赏中重复13年前甚至更早年代的称赞,把上月激赏留给那些更眼前一亮,更前途无限的新锐戏剧力量,岂不是对中国戏剧的未来更能尽一份绵薄之力?

  我相信领导终究会认可我的,毕竟领导也是为戏剧艺术的长远发展殚尽竭虑的长者啊,他是身经百战,见得多了。如果一部戏,哪怕因为木桶原理被短木板都流光了水,但倘若能尚存一片照亮我们戏剧未来的长木板,他也会同意观剧小黑板为它摇旗呐喊的;毕竟过去再多的辉煌那也已是过去,未来再多的稚嫩那也将是未来。

  好了好了,说来说去,到底又是什么戏是你所谓具有“长木板”的呢?恩,也确实该是扣题的时候了:让我们来唠唠徐小朋导演的《水面之下》。

  其实如果我们板起面孔分析《水面之下》,为它揭出短处仍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剧本神坑,从头到尾刑讯逼供男猪脚说他奸杀了女猪脚,连精液DNA都对上了,男猪脚都“公正裁决”了,最后你编剧果然大手一挥天地大反转说女猪脚其实没死,可为什么然后你们就这么着心满意足地收光谢幕了,也不把事儿说圆了咋就没死?表演小品化,为了逗乐观众演员“上蹿下跳”,东北话、反串、模仿秀齐上阵,这跟开心某花有什么区别?格局偏小不新鲜,同样这种小剧场轻舞美,利用嬉笑热闹的表演撑起一台戏的作品,孟京辉的《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黄盈的《未完待续》等等已获肯定的佳作都已在前,《水面之下》不仅形式没有本质超越为什么题材也更小处落笔了?……对,我承认,所以这些说法均非无由妄言,但我仍坚信我的第一直觉:看《水面之下》的那一晚,是我整个一月在剧场中度过的最舒服的一晚。

  你们感受一下田雷、李峥、陈玺旭、张海宇这几位青年演员的表演吧,他们身上有功夫,心里有真情,于是便无所不能,来去自如,行云流水,引人动容;你们感受一下这个故事吧,它让你仿佛置身80年代的东北小镇,粗粝到小青年把“DNA”读成“de ne 尖”,荒诞到逼供时打开摄像机却是一口河南话的气功教程,伤惋到那一句“我们去南方吧”竟能饱含一对苦命男女对生活无限的憧憬与苦涩;你们感受一下那位婉拒各家媒体采访的神秘导演吧,他用一首首老歌勾出了观众对剧中时代的回忆,用干脆利落的导演手法点活了小剧场的空间,作品实现了欢笑与泪水,简约与精致的巧妙融合。看《水面之下》,感觉戏剧这个东西本来就该是这么自然,故事随着悬念与情感一层层抽丝剥茧地打开,表演放得开收得回和剧情卡得严丝合缝,导演把各种手法吃透拿得起放得下,整部作品在90分钟内根本不让观众先后皱起眉头、心犯嘀咕、环顾左右、玩起手机、频频看表、暗地骂街、寻思退场,而是直到谢幕一刻才让观众发现已经结束恨不得演员再encore一段,如同盛夏的啤酒、寒冬的煲汤,恰到好处,停不下来。

  我们今天在这里为《水面之下》点赞,就是为了这个作品的“真诚”。《水面之下》的这群青年戏剧人,一年到头一场场小剧场演下来,每天在观众的检视下完成大段的戏码,来来回回就是跟戏死磕,也许终究赚不到大钱、出不了大名,但作品却足以越修越精,功夫却足以越练越硬。戏这个东西,是很需要天赋,是很需要灵感,是很需要投资,是很需要大咖,但是即便到天荒地老,也还是最需要一份踏踏实实、本本分分、全心全意、掏心掏肺的真诚,《水面之下》给我们的那种真诚。别急着说你也尽力了,别急着说你也很真诚,舞台之上没秘密,观众看得真真儿的,你能拿出十分、五分、零分的真诚,观众就会回报十分、五分、零分的掌声,世界到底公平。其实戏不好,真的没啥关系;心不诚,可就真危险了。因为真诚,才是戏剧真正的未来所系。

  所以在这个一月,即便也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与争议,我还是欢欣于看到《顾不上》还在真诚地思考当今社会荒诞的剧场表现,《万尼亚舅舅》还在真诚地探索中国舞台新的风格可能,《一步登天》还在真诚地经营起步期的中国音乐剧市场,它们让我回想起自己年少时第一次走进剧场的时刻,当大幕拉开,灯光亮起,演员就站在距我咫尺之遥的舞台上对我说出台词时,我猛然感受到,戏剧比任何艺术都更能连接起我、你、他的心,因为在剧场里,我们永远能够最真诚地相对。为了这份真诚,我,我们对戏剧的热爱,从昨天,至今天,到明天,从未损减,矢志不渝。

  所以在即将到来的羊年,我也将更加真诚地努力,让观剧小黑板能够将更热烈的掌声送给那些真诚的创作者,并让那些虚伪的创作者得到更猛烈的嘘声。好戏看因缘,真诚价更高;真正热爱戏剧的人儿啊,你们在羊年继续大胆地往前走,莫回头,我们会永远在你们身后,为你们送上你们应得的激赏。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编: pp)

文章关键词: 春节戏剧作品剧场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