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话《萨勒姆的女巫》十年回归 震撼依旧

2015年01月12日10:20   新浪娱乐 微博 收藏本文     
《萨勒姆的女巫》剧照 《萨勒姆的女巫》剧照
《萨勒姆的女巫》剧照 《萨勒姆的女巫》剧照
《萨勒姆的女巫》导演王晓鹰 《萨勒姆的女巫》导演王晓鹰

  新浪娱乐讯 1月11日,中国国家话剧院[微博]出品、演出,王晓鹰[微博]执导的《萨勒姆的女巫》在国话剧场的内部试演揭开了经典回归的面纱,震撼依旧。正如王晓鹰在复排时所说,“真正经典的作品能经得住时代变化的考验”。

  经典的纪念:杰作十年后终返舞台

  《萨勒姆的女巫》首演在2002年,是作为刚刚组建的中国国家话剧院的开院大戏上演的。那时候中国国家话剧院还只有帽儿胡同的小剧场,没有自己的大剧场,于是便把这部戏的首演放在了中国儿艺的大剧场。舞台上的绞索高悬着,舞台下观众的心高悬着,许多观众都看傻了。有的人散了戏出来沿着王府井大街沉默着走了许久,在街口才恍然大悟般长吁短叹地感慨起来;还有很多观众心情非常沉重,以至于不敢看谢幕;还有的观众看完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就去找朋友喝酒,一起聊这个话剧。这部戏一演就是三年,最后一场是2005年在首都剧场演出的,之后一直还有不少观众问:“这个话剧什么时候演,我还要看。”于是,《萨勒姆的女巫》渐渐成为一部不得不看而有些“求之不得”的“传说”。

  该剧是美国著名编剧阿瑟-米勒的代表作,取材于17世纪真实的“萨勒姆女巫案”。这部戏所讲的不止是表面的情节、不公、尔虞我诈,更是人性中最深处的矛盾挣扎和光辉,因此非常有价值。该剧英文原名为《The Crucible》,Crucible原意为“坩埚”,是一种用陶土或石墨制成的耐火容器,可以将金属或其他物质放入其中高温加热,寓意严酷的考验。剧中的每个角色都隐喻着某种金属,接受着周围环境和高温的考验。那些拥有超越死亡的道德的人物,例如约翰·普罗克托和瑞贝卡诺斯寓指拒绝融化的物质。同时“Crucible”还是一种文学技巧,指角色被安排在一个无法逃脱的情景中,被迫去面对矛盾。

  时光的纪念:原汁原味还原艺术品质

  时隔十年,《萨勒姆的女巫》经典重来,依然以原班阵容再现舞台。当年就担任主演的张秋歌,如今已两鬓斑白;当年在戏中扮演小女巫的一拨年轻女演员,如今几乎都当了妈妈……而今,大家再次团聚在《萨勒姆的女巫》剧组,都把自己更多的人生感悟和生命经验融入到了这部极具份量的作品当中。

  此次再度上演,《萨勒姆的女巫》仍保留了原剧作的精髓和艺术价值。张秋歌及一众演员的表演相较于10年前的演出更加纯熟,对于角色的把握已完全不动声色地融入骨子。全剧节奏紧凑,悬念迭起,人物关系和戏剧冲突层层剖开。当法官宣布绞死被指控者时,在观众席上空掉下十余个绞索,将全剧气氛推向高潮。而男主角普罗克托最后的独白,和妻子伊丽莎白的拥抱,更是让观众潸然泪下。王晓鹰谈及演员:“他们多了十年的时间和阅历,他们这一次把十年都化在这些角色上了,这是这个戏这次复排的唯一不同。”而对于全剧的把握和导演手法的处理,王晓鹰这次没有做太大改动,在他看来这个戏从二度创作的角度已经做得相当的极致,舞台的表达也非常的强烈,思想深度特别是感情的冲击力,都有非常好的舞台效果。

  据悉,该剧将于1月14日至18日受邀登陆国家大剧院[微博]戏剧场。(闫平/文)

(责编: pp)

文章关键词: 《萨勒姆的女巫》国家话剧院王晓鹰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