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泛亚电影的融合:共同学习与对抗好莱坞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8日22:20  新浪娱乐

  融合:共同学习与对抗好莱坞

  泛亚电影的合作,从八九十年代的以香港为主带动中国内地与台湾的方式(如王家卫东邪西毒》、阿飞正传》等),逐渐的过渡到近几年的以华人为主涉及日本、韩国甚至是好莱坞的模式,毕竟,在好莱坞大势入侵的压力下,各自的生存环境都在面临着被蚕食的危险,而如何的保护自己生存下去成为了共同的问题。这些合作,也依然是以香港电影人为主或者是身兼要职的带动,毕竟,在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香港影人积累了不少重要经验,其中,又以以陈可辛为代表。

  在九七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之后,陈可辛一度解散了UFO电影人公司而赴好莱坞拍摄了《情书》,但影片票房与口碑都不算如意,返回香港后与陈德森、冯意清等合作创办了Applause电影制作公司,并将投资视野放到亚洲本土电影尤其是具备商业头脑的艺术片导演,其中以新崛起的泰国、韩国、日本等为主,由许秦豪导演的《春逝》是其代表作(与韩国的Sidus Pictures、日本的松竹映画联合投资),赢得了不俗的口碑,随后又制作了泰国情色电影《晚娘》,也取得票房上的成功。但真正让该公司让人瞩目的还是香港、新加坡、泰国合拍的《见鬼》,以及随后推出的三段式恐怖片《三更》《三更2》系列,集中了金知云、陈可辛、陈果、三池崇史等知名导演。其实,在九十年代后期香港也出现一些三段式的惊悚片,但《三更》和《三更2》系列的“每个段落都展示出对本土和区域性的改编与诠释”、“将亚洲类型片、区域合作以及工业联盟包容其中”,从而“指向宽广、多样的生产与消费结构,以及一种新的泛亚电影类型”。

  后来,陈可辛离开了Applause制作公司,但随即与好莱坞知名制片人安德鲁·摩根创办了摩根·陈影业有限公司,并富有野心的试图制作更大规模的泛亚华语片,如《如果·爱》,集中了在香港、台湾、内地、日本、韩国等富有票房号召力的张学友金城武周迅池珍熙等影人,并采取通俗易懂的歌舞片的类型片模式;去年制作的《门徒》《投名状》,更是陈可辛在泛亚电影合作的前提下的野心之作……

  大华语片的合作是泛亚电影合作的重点(毕竟大华语文化圈在文化传统方面比较的相似,而内地也有广泛的还有待开发的市场),如这几年的票房佳作《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霍元甲》《宝贝计划》《伤城》《集结号》、《投名状》、《大灌篮》《长江七号》等,而一度自称不再返回香港拍片的吴宇森也将在今年推出其华语片新作《赤壁》,影片集中了中、港、台、日本等地的投资与明星,毫无疑问的成为了今年泛亚电影的代表。

  而泛亚合作还有另一种方式,也即主创者的积极参与另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影片(不仅仅是华语地区),如刘伟强,在2006年时赴韩国拍制了韩国电影《雏菊》,为这部富有悲情美的传统韩国爱情文艺片融入了香港警匪片的特色,又如程小东,去年在日本拍摄了根据日本漫画改编的《怪侠多罗罗》,而前两年的《墨攻》,也一并集中了中、港、韩等地的资金与明星。

  亚洲电影需要生存,才可能进一步的与好莱坞的强大势力形成竞争甚至对抗,而这,需要泛亚电影的更多的合作,以更好的资源配置,制作更为精良的影片。 阿木/文

[上一页] [1] [2] [3] [4]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