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杰电影的八个剖面:心路篇(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7日01:01  新浪娱乐

  心路篇

  雏凤凌空--《少林寺》

李连杰电影的八个剖面:心路篇(组图)
《少林寺》

  1982年,一个17岁的武术运动员被著名导演张鑫炎相中,出演了香港中原电影公司的影片《少林寺》中的主角觉远和尚,从此,这位少年如雏凤凌空,开创了功夫武侠电影的整整一个时代。

  关于《少林寺》一片用不着说太多,早已成为一代人的童年回忆。这部香港电影界与中国武术界首次合作的影片是那个时代的传奇——它第一次让香港功夫片影迷欣赏到中国武术的优雅和精准的力度,开创了功夫视觉效果的新天地;它第一次让大陆观众领略到功夫电影的神奇魅力,并在今后近10年的时间里成为大陆武打类型片的模版,被无数次仿效;它在中国造成万人空巷的局面,以当时一毛的票价,累计票房高达一亿;它在世界范围的轰动效应导致了当时许多青少年逃出学校,专程跑到少林寺去追逐自己的武术梦想(其中就包括了如今凭借《士兵突击》中“许三多”一角红遍全国的王宝强同学)。

  其实以今天观众挑剔的眼光来看,《少林寺》的剧情仍然未脱学艺复仇、惩恶扬善的套路。但选择嵩山少林寺实景拍摄,瑰丽的山川胜景在当时看惯片场布景的观众眼里不啻于一次震撼和洗礼。几乎整个北京武术队与诸多武术重量级人物,如于承惠、于海、胡坚强、计春华等人的加盟参演,使在当时几乎没有什么特效手段条件下的武术动作表现力几至巅峰,可谓前无古人,后也不太可能有来者。而李连杰俊美的面容、阳光的笑容和令人惊艳的身手,更是令“觉远”这个角色永载电影史册,成为那个时代里不灭的功夫传奇。

  精彩定格:觉远的醉棍对决王仁则的醉剑,张驰有度,美感十足。

  止戈为武--《霍元甲》

李连杰电影的八个剖面:心路篇(组图)
《霍元甲》

  从《少林寺》到《霍元甲》,时间已整整过去了25年,当年青春无匹的少年已成为沉稳淡定的中年人。李连杰说《霍元甲》是他本人的写照,那么以这部电影为“心路篇”做结,似乎也是件理所当然的事。

  说《霍元甲》是李连杰最重要的作品,从根本上说是他本人对电影的控制。无论是导演还是编剧,都只不过是协助他完成他的想法而已。《霍元甲》的故事很简单也很直白,讲的就是一个年轻人如何从一味好胜、争勇斗狠,终于为家人惹来杀身之祸,而后经过痛苦挣扎,终于领悟到“止戈为武、仁者无敌”境界的故事。与《黄飞鸿》的宏大格局完全不同,《霍元甲》虽然也将时间放在了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的背景下,但整个电影却并没有将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摆在主要位置,而更多地去关注了个人如何面对自己这一主题上,重点描述了以仁爱化去暴戾之气的过程。影片用一个很简单的故事说了一个很浅却很实在的道理。它并没有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就如一个朋友一样,把他经历过的事情和教训告诉你,让你不要去犯同样的错误。足够真诚,真诚得让人心生敬意。

  在影片故事转折的地方,有一个霍元甲帮助当地老乡插秧的情节。风吹过来的时候,所有人都长身而立,闭上眼睛,对面竹林随风起伏,场景宛如一种宗教仪式。说实话这个场面设置有点傻,但身处其中的时候,却仿佛真的体会到了那种清风透体的空灵感觉。

  本片的武打设计方面也是袁、李合作中的上品。李连杰的身手虽已不如巅峰时期的灵活矫健,却在岁月中沉淀出了更加内敛、凝重、圆融的气度,片头和片尾两小段套路的演练仿佛一个时代的回眸,令人心骛神驰,一至伤感。

  精彩定格:霍元甲在与田中安野的比赛之后“魂归故里”,浑身泛着淡淡光晕的回首一笑,暗示着“我的一切已经融入你的世界”,于是盲女月慈在泪光中微笑了。文/蓝风

[上一页] [1] [2] [3] [4] [5]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李连杰吧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