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解读赤壁之战战场(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3日17:38  三联生活周刊

  曹操的许都其实在今天许昌东南15公里处的古城村。当我在正午的阳光中到达那里时,所见当年真正的遗迹,不过是一大片麦田边几段残存的土墙。躺在新建仿古阙门下乘凉的汉子姓程,他指着麦田远处的土堆说,那是当年汉献帝宫殿所在的台基。古城村的这些麦田,正位于当年许都城垣的内部,当年的街市城池,如今已经成为沃野。就连保存到近代的土墙也最终在30多年前被公社挖平,让历史彻底成为过去。

  古城村并不算非常富裕,老程说,亩产千把斤,麦子根本已经吃不完。曹操一生征战,最为看重的却是人才和粮食。汉末王粲在《七哀诗》中以“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描写当时中原一代的荒凉与萧瑟。曹操虽然统一北方,中原经济和人口却受到毁灭性的摧残,繁华的东都洛阳成为一片瓦砾,不得不修建小小的许昌作为临时的都城。三国战争在章回小说中被最多描述的战法,便是断敌粮道。官渡之战曹操胜在偷袭乌巢,刘表以断粮逼走袁术。关中军阀张济因为缺粮而攻击富裕的宛城,被刘表所杀。这样的冤仇却因为刘表容纳张绣在宛城抗拒曹操,竟然被张绣感激涕零。粮食是汉末经济毁灭中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所有军事势力征战的基础条件。

  温州大学图书馆馆长张靖龙是对赤壁之战有深入研究的学者,他认为以当时曹操控制地域的人口和经济情况,如果出动20多万军队南下伐吴,肯定要牵动曹操控制地域下几乎所有民众的生产生活。如此一来伐吴不但难以持久,反倒将迅速动摇曹操的根基。选择先进攻刘表控制的荆州,不但可以首先除掉另一个未来的对手,而且荆州的钱粮、人才和军事力量正好作为伐吴所用。

  荆州:曹操进攻江南的序曲

  史载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这一点在襄阳隆中的诸葛亮看得很清楚。鲁肃也深知荆州“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曹操进军荆州,正是一石三鸟的妙手。而第一个目标便是荆州北部的南阳。

  从许昌到南阳市一片坦途,沿途田地显得更加滋润富饶。位于南阳盆地的南阳市当年是刘表荆州所属。从南阳前往同在南阳盆地的襄樊不过100多公里,途经邓县、博望坡和新野,都是三国以来为人熟知的地名。至今襄樊和南阳虽然分属湖北、河南两省,但口音几乎一模一样。南阳市广播电台一位负责宣传的干部说,南阳市当年叫宛城,属于荆州属下的南阳郡。虽然不过是一个郡治,南阳在当时却拥有近53万户240多万人口,为东汉各国诸郡之最,人口接近曹操控制的徐州,超过了幽州、交州、并州和凉州四州。公元140年,也就是赤壁之战大约70年前,荆州全境拥有139万户。人口数量达到1196万,占全国的13%。成为除益州外人口最多的州。而相比公元273年魏元帝景元四年的统计,魏国全国不过66万多户,人口还不到500万,甚至无法与刘表时代的荆州相比。

  更为重要的是,荆州接纳了大量中原人才。这位干部说,至今南阳作家群在中国也颇为有名,这也得益于历史上荆州重文的风气。汉末的中国,众多中原人口迁往并不遥远却安宁富足的荆州,一方面“苟全性命于乱世”,实际却试图“闻达于诸侯”。隐居隆中的诸葛亮及其众多朋友多为颍洛一带人士。加上刘表振兴教育,礼贤下士,荆州如同遗世乐土。《襄阳记》称为“沔南之膏腴沃壤”。当时淮南袁术的部队依靠沟渠螺蚌充饥,“江淮间空尽,人民相食”。而曹操的军队一度干粮袋内带着人肉干。没有野心却拥有钱粮、人口和人才的荆州,必然成为各路军阀垂涎的对象。

新闻排行】【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