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解读赤壁之战战场(5)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3日17:38  三联生活周刊

  赤壁山后,一家来自山东的公司正投资建设赤壁游览的配套设施。在一座高达数十米的仿汉阙建筑上,整个赤壁战场得以一览无遗。赤壁山、南屏山和金鸾山各相距百余米,成一条直线从陆地延伸到长江中。而唯有赤壁山倚岸临水,虽然高不过数十米,却是附近长江两岸唯一的制高点。山上林木繁茂,若在当年,不但可以一览平坦的乌林江岸,己方兵力调动则可在林木隐蔽下不为人知。在赤壁山两侧,新加固的长江大堤在长江水线后百多米处构成壮观的弧线。大堤和江水之间是宽阔的堤垸,农民们为了经济效益种植的树林形成一条和大堤平行却宽数倍的绿色长墙。而从树林一直延伸到水边的便是宽达几米到数十米不等的芦苇。长江水从岳阳一带的上游冲击而下,在从南岸伸向江中数十米的赤壁山下形成一个回水湾,在江水中产生出一道泛着清晰白沫的分水线。从赤壁山西侧渡口开出的渡船载着车辆缓慢地开出,顶着长江的水流,沿着一条斜线缓慢地开往对岸上游处的洪湖渡口,显现逆水渡江之难。

  对于数十万军队来说,长江到底是何等不可逾越的天堑?冯金平指着悬崖上的刻度,那里标示的1998年洪水淹没处,标高已经超过崖壁上“赤壁”两个红色大字。冯金平说,在长江枯水的季节,从赤壁山到对岸乌林江面距离也超过1公里,洪水时期,这个宽度则要扩大数倍。“三国时代并没有今天这样的大堤。当时长江两岸密布的是湖泊和沼泽,直到今天,黄盖湖等湖泊也有水道和长江相通。在人烟稀少、湖泊密布的三国时代,涨水期间的江水自然漫向低洼的内陆和湖岔,江面远比今天宽阔。如果没有充足的船只和熟练的水军,数十万大军试图在东吴训练有素的水陆部队抵抗下渡江,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赤壁和乌林:隔江相望的生地和死地

  对于东吴而言,赤壁也并不是一个成熟的军事基地。赤壁山的面积方圆不过百余米。连同后方的南屏山、金鸾山和周边陆地,当时安置上万官兵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在距离赤壁数十公里的太平城遗址,如果不是通过航拍和因为发掘出文物,这座三国时期用来屯兵和粮草的土城可能永远不会被当地居民所知。“但那其实是赤壁之战后东吴修建的城垒。”冯金平说。赤壁之战时,东吴相对而言的优势,可能在于南岸众多的湖泊有利于水军的停泊。在赤壁山西侧的黄盖湖据说就是因为黄盖在此训练水军而得名。

  相比而言,曹操的军队被意外地阻滞在赤壁对岸的乌林,却真正地陷入兵家所说的“死地”。

  长江水出沔阳螺山后即进入百里洪湖。北岸的洪湖与大江之间的窄长走廊不过是湖水和江水之间的自然堤岸,分为上乌林、中乌林、下乌林。乌林背后是黄蓬山,清光绪《沔阳州志》载:“黄蓬山统三百余阜,延袤二十里。”“其支阜者南曰乌林矶。”赤壁战时曹军就驻在黄蓬山一带。张靖龙认为,曹操水路步骑最少有23万之众,乌林一带方圆不过数公里,根本无法容纳如此多的部队。

  在长江大堤上行走,堤外密布一人多高的宽阔芦苇荡。如果不是坝顶修筑公路,江滩几乎寸步难行。装运芦苇的航船为避免搁浅,只能在泥泞的江滩水线外很远通过栈桥向岸上装卸芦苇。在公元208年冬天乌林覆盖着芦苇的泥泞滩涂上,从乌桓和华北平原南下的北方骑兵突然需要在这里跋涉宿营,忍受寒风和蚊虫叮咬,疫病流行自然是可想而知。

新闻排行】【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