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我想问一下,关于《光荣的愤怒》和《李米的猜想》这两个似乎是题材完全不同的东西……
曹保平:你说为什么这俩片子区别这么大是吧。
记者:它们是两个完全关注点不同的电影吗?
曹保平:它是这样,好像这个我也是,我当然觉得今天这个采访挺好的,其实咱们应该谈一谈和以前采访都没关系的,因为前面谈的大概以前采访里都没有谈到的一个事。其实你说这个问题我之前说过的,我是觉得因为我也特别明白,比如说有的导演是可能拍了一部这样的戏,然后他后面的第二部、第三部可能都是延续这样的一个风格在不断地拍。我其实还没有这样的一个概念,当然可能在另外一个层面上也是有的,就是我没有在题材上或者说在风格上,比如说是这样的趋同,比如说《光荣》是一个黑色电影,然后我的第二部、第三部都拍成黑色电影,我倒没有的趋同,可能我有趋同的地方是什么呢?就是我对电影基本的理念,第一好看,第二好看背后有表达。那这样的话,各种题材都行,其实这个是我说的统一的地方。
那么《光荣》,我觉得它也是一个紧张和好看的地方,就是把人物放在一个极致的状态下,甚至恨不得24小时之内发生的事。而《李米》呢,可能风格上它不完全是一个黑色电影,它可能是一个几种类型糅杂在一起的,让我觉得这个是最有意思的一个电影,而这个电影其实趋同的地方也是因为我觉得人物极致,就这里面的人物都放在了一个很极致的环境下,然后这个故事呢我觉得至少是读剧本的时候,所有人看完了剧本以后都觉得很好看,都觉得基本上那剧本一看一气看下去,我觉得这个是我相同的地方。
所以就是,我以后比如说后面再准备剧本,我后面再拍电影,可能和《光荣》,和《李米》都不一样,因为我在后面再准备一个战争背景下的四个人命运的故事。其实那样的一个东西也是好看和紧张,是我的第一前提。就是这个可能你以后在我电影里能看到,但是你永远不会在我的电影能够看到那种比如说是特别沉闷的,特别地下电影那样的一种表达。
记者:但是你刚才有提到好看,但什么是你认为好看的标准?
曹保平:我觉得这个标准可能很宽泛,有的你比如说,就我们说那种俗称闷片吧,就是磨磨叽叽那种片。可能对于有的人而言那就是好看,我所谓好看的标准是,作为一个导演,你没有权利去选择普通观众,对于普通观众而言他坐在电影院里这个故事能吸引他,然后他会很紧张,他会一直关注人物的命运,会一直跟着你走下去,我觉得这就是好看的标准。就是那样的电影我觉得你是要选择观众的,可能就是我的电影只要求这样的观众看,那这样的观众看它是好看的电影。而对于我的电影而言,我觉得我没有权利选择观众,比如我挑一些这样的人,你们坐在这儿来看这电影,肯定是随便放到电影院里,大多数人看完都会觉得这电影还挺好看的,是这么一个标准。
记者:但是如果按照电影工业的发展,比如像是好莱坞,他们很清楚他们的观众群是在16到20岁之间,他们需要的就非常简单的故事,但对于你一个创作者来说,是越往工业方面考虑,创作的范围就越来越窄了,会不会这样呢?
曹保平:不是,我觉得工业标准其实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你比如说我们针对比如说好莱坞电影,比如说我这个电影就是针对哪一个年龄观众群的,比如它有专门暑期电影的以学生作为主体的电影,它还有比如说是以白领阶层作为主体的点,就是完善的工业体制下,我觉得电影是可以细化的,就能细化到比如说情感剧,就好莱坞专门有一类拍温馨的情感剧,这样的电影它也是工业化体制下的东西。我是觉得在工业化体制下面的细化的选择,我可能更愿意做其中的一种,但是你说的大范围的工业化的选择,你可能比如说大商业片,像好莱坞很多大商业片,大商业片其实它和你做的电影正好有个反着的东西是什么,它要求人物极其简单化,就是你的人物一定不能复杂,你的人物一定不能够复杂的历史和复杂的背景,和复杂的情景,如果这样的话,你这些表达是会占用空间的,它就没有工夫在那打打闹闹,或者没有工夫做其他的东西了,那个是更纯粹的所谓商业片。
可是你要知道好莱坞也有它能赚钱的,但是让我们看完肃然起敬的电影,比如说《丛林约翰马尔科维奇》,比如说《木兰花》比如说《关于施米特》这些都不是那样的一个商业意义上的概念。而我现在觉得中国要是有可能发展就是健全了以后,就是对于商业投资人而言,你会有勇气拍一些这样的电影,也能让它在工业化的体制下面变成一个赚钱的电影,我觉得这个是今天的中国电影人或者中国投资人其实还不太敢做的。今天的中国电影的投资人基本上做的就是,能够找到有票房保证的明星,然后有所谓的一个紧张的故事,然后能够和比如说港台的或者海外的投资方发生关联,比如会注资一部分进来,这样他们觉得不会赔钱,而这样只是工业化电影的一个极小的一个范畴,也是最商业化的,或者最没有内涵和价值的电影。而我刚才举例的那些,都是好莱坞的商业电影,但是其实是我觉得真的比我的艺术电影都深刻。因为它进入人物的内心会更犀利。
就是一个大保险公司的副总曾经很风光,这电影开始就这老头退休了,其实整个这电影拍的一老人退休以后内心的孤独,但拍得极其生动而且也极其深刻,就不是那种端着架子在那说,就把杰克拍得就像一个老流氓你知道吧。但是他其实是在排遣,就他的那种特混蛋,特流氓的做法,因为他太孤独了,女儿是常年不在身边,他想去看女儿,女儿结婚他要去看女儿不让他去。老伴呢,他一辈子烦死这个老伴了,但是在这个故事进行了1/3的时候,这老伴一下死了。完了就以包括他去资助非洲的一个小男孩,给那小男孩不断地在写信,所有的这些方式都是你能够从背后看到一个老人内心的那种孤独,而那种孤独幻化的表现方式是特别生动特别好玩的一个状态,我觉得特别高明。其实那个导演就是那个亚历山大佩恩拍那个《杯酒人生》那个导演,特别好。包括我刚才说的《木兰花》讲的大概有,我具体忘了,大概有将近十二三个人,在一部片子里,当然那部片子比较长,大约是180分钟左右,将近3个小时。可在3个小时里把这十二三个人每个人生命中最极致的一段,就你一看就知道这个人一生中碰到的最倒霉的,或者说最刻骨铭心的事,放在一个忘了多长时间,一个封闭的几个小时的空间里,每个人物都写得那么生动,这也是他的商业电影。
就是理想的我是觉得中国电影有一天能够做到这个地步,其实就会好,你比如像韩国电影它这几年能够比较兴旺,就是因为它其实容纳性,在这个市场票房的背景下面,能够容纳很多种片子都挣钱,而这个其实是需要投资人信心的,因为我们无法要求观众,一定意义上我觉得观众其实是需要被诱导的,你给他什么,他只能吃什么,他是被动的,你天天都给他吃那垃圾,他那可能就觉得这垃圾可能是最好吃的,他都懒的动脑子能吃更好的东西,而我觉得从业者其实你是需要有这个责任感的。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
相关专题:电影《李米的猜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