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台湾电影已死
所谓台湾电影已死,指的是台湾电影工业的消散及失败。电影作为一种商品的产业链早就断裂,回复其整体生态或产业链是不可能的任务。回天无力,这是基本判断。回天乏术,这是客观事实。虽然每年总能够有一两部电影给观众以希望,但是冷静来看绝无信心。《海角七号》、《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等等,不过是意外,连导演都不能说出成功的原因。而杨德昌已死、侯孝贤打游击、焦雄屏只是评论、陈国富做内地电影监制、林正盛不知去向、蔡明亮和李康生醉生梦死,台湾电影就这样出于植物人状态。在在台湾地区云波诡异的政治变幻中,电影成为边缘物,在1990年代之后实行的辅助金制度,将电影诱导为商业上的次级文化选择,直到2000年后,台湾电影的产量几乎不到十部,已经很难再影响到市民的文化品味。整个电影生态被完全败坏,只剩下几个导演在拍摄电影,而好在有全球市场,毕竟台湾电影的质量堪称优秀。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海报
各种电影奖多数无从坚持,金马奖成为香港电影和内地电影的博弈舞台,中时电影奖早就停办。电影杂志凋零已久,《影响》眼光太高没有读者、《首映》惨淡经营也是完蛋,而《电影欣赏》如今只是孤芳自赏,《世界电影》不过是翻译和整合,为好莱坞背书而已。
台湾地区的娱乐多元化,把僵硬的电影生产冲击得奄奄一息。只要关注一下台湾的街头政治、报刊的激烈营销、电视节目的五花八门、网路的绝对开放、夜店的姹紫嫣红,就会明白,作为台湾人有着太多的娱乐消费的花样,实在是很难从电影那里获得心灵的慰藉、情感的宣泄,《海角七号》的最大成功就是契合了很多台湾人的心灵深处最温婉、最忧伤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