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飞柏林电影节见闻一:国际评委们怎样评奖
http://ent.sina.com.cn 2001年02月19日10:38 新浪娱乐
评奖已经揭晓,金熊、银熊都发出去了。现在,我可以公开一些内幕,谈谈国际电影节是在怎么评奖,他们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二月七日,我们九名国际评委一到齐柏林,就开始了辛苦的看片活动。二十三部竞赛长故事片,十一部竞赛短片,每天要看三部至五部。三天开一次评委会,每个评委轮流对已看过的影片发表看法,直率、平等,互不干涉,剔除一些多数人认为没有评选价值的影片。到十六日,我们已看完全部影片,并开了三次会议,保留下了可共挑选获奖的十部影片。十七日,评委会全天封闭讨论,投票产生结果。十八日公布,发奖。
亲身经历一下这种国际大电影节的评选活动,我感触良多。应该讲,今年的柏林电影节参赛的影片水平中等,没有遇到什么“伟大的电影”或杰作,优秀的作品也只占三分之一多一些。所以,评委们比较好统一意见。
九个评委来自美、德、英、法、意、西(班牙)、日、中、巴(西)九国;四个导演,两个演员,两个史论家,主席是美国二十世纪FOX公司的制片主席,在他当权时产生了《泰坦尼克号》等大片。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并不妨碍大家对电影节评奖标准的共识,即奖励电影内容与艺术的创新和对新的天才、新的潮流的支持。
看一下美国好莱坞大片在本次评选中的全军覆没,就是一个例证。二十三部参赛长片中,美国、英国生产的好莱坞式的大片占了七部,其中包括刚刚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毒品交易》(TRAFFIC)、〈巧克力〉(CHOCOLAT),黑人大导演斯派克李的新片《欺诈》(BAMBOOZLED),大演员肖恩康那利主演的《寻找佛瑞斯特》(FINDINGFORRESTER),007主演皮爱尔伯罗斯南主演的《巴拿马的裁缝》(THETAILOR OFPANAMA)等。可是这些影片在我们看片后的初轮讨论中,就基本全部被淘汰了。比如,二月份在美国及世界许多市场上票房占三四位的大片《巧克力》,讲的是一个漂亮的寡妇(由法国著名女演员比诺什扮演)在被宗教禁食主义控制的小镇上开了一个华丽的巧克力店,神话般地战胜了一切陈规的温馨喜剧。它却被评委们异口同声地以“做作、虚假,无聊、恶心;大公司、全球化的商业产物”等等,给PASS了,完全不顾放映现场一般观众的狂热鼓掌和光彩照人的明星比诺什到场引起的轰动。
其实,眼下美国商业娱乐电影统治世界主流电影市场不仅已是事实,各国电影业模仿好莱坞式的商业制作也成为了潮流。柏林节开幕式影片《大敌当前》(Enemyat theGates),就是欧洲电影界模仿好莱坞共同努力拍摄的一部耗资8,000万美元的大制作。片子写的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时的战争加爱情故事。苏军、德军角色全讲英语,请英美明星们扮演;由拍过《玫瑰的名字》和《西藏七年》等大片的法国导演执导。可是,这种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商业化的作法,并没有得到电影节观众与报刊的赞赏。
又比如,曾经拍过著名艺术片《天堂影院》的意大利导演多那朵尔送来了新片《玛莲娜》(MALENA)参赛。该片已由美国公司在世界发行,还得了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提名,是个很好莱坞式的制作。漂亮的女演员,大场面,做作地煽情,取得了很好的票房。它在初评中也被评委们说成“无聊,浪费金钱。”同一个导演,同样是对过去历史及童年的回忆,《天堂影院》是那么真诚地用心在讲述,而《玛莲娜》只是为了挣钱,为了讨好市场而拍摄。这可真是艺术的悲剧。看了不少“根本就不应送艺术电影节的影片”,评委们很厌烦,但也谅解电影节选片人的选择。
美国大片会给电影节带来更多的明星效应和票房收入。但我们决不放弃或改变自己的评审原则。其实在参赛的美英片中,黑人导演斯派克李的作品和爱玛汤普森主演的《才智》(WIT)还是很不错的。后者根据百老汇一出有名的话剧改编,写一个文学教授以智慧与生命与癌症、死亡斗争的故事。爱玛汤普森演得好极了。我极力推荐她得最佳女演员奖,可是其它欧洲、拉美评委全不以为然,认为她已经太好了,没有新突破,把女演员奖给了欧洲的新人。独特,有原创力与新的发现,是评委们所追求的。两部欧洲片符合了这一标准。
丹麦影片《初级意大利语》被称为第五部“道格玛(DOGMA)电影”。为了对抗好莱坞的豪华制作,五年前一些丹麦青年电影人发起了这个“道格玛”运动。它主张拍贴近生活,简单、朴素的电影,提出十条原则,称为道格玛95宣言。其中包括用手持轻便摄影机,自然简单的照明,真实音乐,不用特技,不要特殊化妆、服装等。该片是个普通人的生活喜剧,充满幽默与温情,在丹麦国内已创造了票房纪录。电影节放映后,好评如潮,被本届电影节各个新闻、记者奖评为最佳影片。可是我们评委会只给了它第三名:特殊成就评委会银熊奖。而把大奖给了法国的一部非常另类、特殊的影片《私通》(INTIMACY)。《私通》讲述的是一位中年话剧女演员,每周三去一个认识不久的年轻男友家幽会,她不说什么话,做完爱就走。男友无奈,跟踪她多日,发现了她并不幸福的家庭与孩子。几经灵与肉的痛苦挣扎,最后两人在无奈与困惑中分手。影片不仅性场面拍得大胆强烈,对人性、社会、家庭现状的开掘也是令人触目惊心的。相比它,“大团圆”结尾的《初级意大利语》就显得太甜蜜了。可以说,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层关怀与思考,是我们评委对好的艺术作品的高层次要求。《私通》得了金熊大奖、最佳欧洲影片“兰天使奖”,及最佳女演员奖三项奖项,可以说是当地不少观众与记者意料之外的。事后,我们不少评委自豪地说:为作出这样的选择而骄傲。
继去年中国电影在嘎纳电影节大获全胜之后,今年柏林节上中国也是满载而归,出尽了风头。大陆与台湾的三个年轻演员获得了新设置的男女演员处女作奖;台湾片《爱你爱我》的林正盛获最佳导演奖;大陆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获仅次于金熊奖的评委会大奖。而日本、韩国参赛的三部影片却一无所获。外国评委为什么那么爱给中国电影奖?是因为暴露了中国的黑暗落后面,还是由于其中一些影片政府审查没有通过?这可能是许多国内观众很想知道的。经历了这次评奖的全过程,我认为这些猜测是没有根据的,而是中国影片的质量,符合了评委们的艺术审美标准。《十七岁的单车》电影节排在最后一天(17号)放映,可我们评委们在第一天开幕式前(7号)就看了它。一看完,不少评委就向我表示很喜欢,很感动。以后几次初评,它一直保留在所看影片的第一二名的地位。《单车》写的是一个农村进城做速递工的青年,他工作的工具自行车被偷了。后来,他发现自己的车正被一个城市高中生骑着,而这个车又是高中生从二手市场卖来的。于是,在这俩个十七岁的青年中,展开了一场生动、感人的争夺与交往。青年导演王小帅把影片拍得真实、流畅,特别是把两个青年人物的情感与心灵揭示得动人细腻。评委们很喜欢这两个第一次上银幕的可爱的非职业演员,甚至在讨论最佳男演员时,有的评委还念念不忘他们。这样的故事与人物,在我们生活中,在世界各地的社会现实中,都会出现和遇到。真实、光彩地人物心灵与生存状态描绘,我想是这部影片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的根本。
台湾影片《爱你爱我》也是写城市青年的,内容的光彩比《单车》差一些,但是结构完整,导演控制完美,两个青年演员充满活力的表演也征服了评委。当然,在评审过程中我也确实感到,由于东西方的文化社会差别,评委们的判断都会受到不少影响。比如参赛片中有一部韩国的大片《走进安全区》,讲的是板门店南北分界线上两边巡逻士兵之间的秘密友谊,制作精良,人物生动,我看得津津有味。听说该片在韩国已创下了六百万观众,2,800万美元的票房记录,日本市场也高价购买了它。虽然柏林的观众与记者反映也不错,可是多数西方评委却说“看不懂,令人厌烦;幼稚的政治宣传,商业片”,马上给否决了。十二天的看片、讨论、评奖,对我来讲是挺愉快、挺有收获的经历。评委们都很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不会被大众、舆论所左右。电影节的主席或其它方面更是毫不介入,一切由你们评委会说了算。美国来的主席比尔是做好莱坞大公司制片领导的,他说:以前我天天看各地票房,评价片子好不好的标准,全由票房决定。到这儿的两周全颠倒了,只讲艺术标准,文化标准。讨论中,他也曾多次为参赛的美国大片解释,做宣传员,但毫无效果。评奖当然是电影节的最耀眼的中心,不过,也别把它看得太重。这只是我们几位评委的看法,不代表别人,也不一定全准确。电影节还有着其它更丰富多彩的内容,正如开幕是电影节主席讲的:“这是一场电影的盛宴。近400部影片日夜不停地放映着。不要去想我一天能看几部?跳进去,和我们一起在这电影的大海中游泳吧!”(谢飞 2001-2-19)
谢飞柏林电影节见闻二
谢飞柏林电影节见闻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