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讯 听说香港导演刘伟强和陈可辛要参加中国电影导演年会,不少记者一早就赶到会场“守株待兔”。久候一个多小时,有消息传来刘伟强已经于清晨5点就赶往上海,就在快要不抱希望之时,记者在走廊见到步履匆匆的陈可辛。个子不高,架一副眼镜,披肩长发,眼前这个不太起眼的男人,凭一部《甜蜜蜜》攫取了无以数计的目光,也让内地媒体记住了他的名字。
虽然到目前为止自己还没有一部电影在内地公开上映,但看见记者对自己表现出的热情,陈可辛的脸上写满开心。约他会后做专访,他很痛快地答应,让记者颇感意外的还有,外表文质彬彬的他实在是个健谈的人。
新片《等待》诠释悲情
《甜蜜蜜》大红之后,近年来似乎陈可辛少于创作。他告诉记者,1997年至2000年,他去美国呆了三年。回到香港后发现电影圈内“一片死气沉沉”,70的电影人开始转行,大多数人在等待、在熬,“与其等着别人给你机会,不如靠自己”。况且自己一两年拍一部电影的速度和马伟豪等导演一年五六部的速度无法相比,于是他干脆开公司,做起监制工作,跑到泰国、日本、韩国跟当地电影人谈合作,《八月照相馆》、《晚娘》、《春逝》……很多我们熟悉的优秀亚洲电影都出自他的公司。
不拍电影了岂不可惜?他赶紧摆手,“我当然还要做导演,明年会多拍些戏。比如《等待》这部片子,我筹备了好多年,一改再改。”记者向他求证“葛优出演男主角”的传言,他只说“还没定,先不要聊演员”。不忍扫记者的兴,他又主动介绍起影片的情节: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故事,花18年的时间等待结婚,从爱到怨,最后是心怀恨意地结了婚——讲的是所有中国男人的问题。他说这不太像自己擅长的那类相信爱情的影片。影片由美国方面投资两千万美元,全英文对白;至于选景,原本意属内地,现在已相中俄罗斯的圣彼德堡,因为那里更能找到上世纪60年代的痕迹。
陈可辛的另一个计划是执导一部舞台剧题材的影片,讲述一个导演和男女主角戏里戏外的三角关系。并不喜欢舞台剧的他告诉记者:“我不想拍重复的题材,我喜欢将自己置于一种紧张、分裂的状态,这样才够刺激;还有一个原因,我是个喜欢煽情的人,看电影会哭,也希望人家看我的电影被感动得哭,歌舞片可以把情感夸张放大了拍。”
虽说题材不同,但两部影片终究“关情”,陈可辛笑:“即便找到别的题材,还是要回到爱情主题,要完全没有爱情,我真的不觉得还有什么可拍!”
期待黎明迈入“一流”
和陈可辛讨论目前香港娱乐圈明星青黄不接的现状,他一个劲儿点头,表示明星少跟电影不好密切相关。“拍到好的电影,明星就很容易出来。”
话题接着扯到跟他合作过《甜蜜蜜》和《三更之回家》的黎明身上,不可否认,这两部影片令黎明在表演上更上层楼,在奖项上的斩获也奠定了他演技派的根基。“黎明绝对是明星!我们的合作是一种缘分,第一次沟通就很顺利,彼此信任,这点很重要。作为一个演员,他在表演上越来越用功了。最近他自己拍《大城小事》,看得出来,他对电影的兴趣越来越浓了。他还应该去另一个层次发展,因为在第二级上已达到顶峰了,当然能否真正跳上去要看他自己了。”陈可辛很直率地表示,虽然自己还会跟黎明合作,但不相信有能力令黎明在事业上有另一个转折,因为和黎明太熟悉,反而在挖掘他的表演才华上会钝一些,总之,“现在我不是最有效的那个人”!
相对于“明星”来说,陈可辛更喜欢“演员”来演自己的片子,因为“明星”架子大,不过他又承认“电影需要明星”,两者永远有又爱又恨的矛盾。并坦言香港像王家卫、关锦鹏、尔东升这类好的“演员导演”不多,多的是“电影导演”。
并不看好“港式文化”
虽然香港电影眼下呈现复苏之势,但陈可辛一句“千疮百孔”直指香港电影问题依旧多多。“内地市场现在代替了之前我们失去的台湾、新加坡等地的市场,在某种程度上内地还在追捧、崇尚香港电影,我觉得我们要好好珍惜。其实港片最盛行时大多反映的还是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文化,不一定大家都会接受,也许现在人家还觉得新鲜,但我们如果不好好调整自己,会连内地这个市场也失去。”
似乎带有强烈的危机感,陈可辛直言:“港式文化不会是很长久的东西。”所以,和内地导演合作几乎成为所有香港导演在未来的打算。“这几年香港电影大概有90到95是和内地合作的,我可能是惟一还没跟内地合作的导演。”对此陈可辛表示,明年开始自己可能会多花时间往这方面努力。
不过放眼目前打着合拍旗帜的影片,陈可辛认为其中能真正反映内地民情的片子不多,“我们应该更多地了解这个市场,多与内地导演合作,因为他们更了解内地真实的生活状况”。不过他也表明,不乏很多优秀导演的内地目前缺乏完善的商业制度。韩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