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不知道的金像奖
虽然每年香港电影金像奖都搞得轰轰烈烈,但相信很多人对它的历史以及评审成员和标准都相当陌生,通过下文这些数字和名字,读者们会对金像奖有一个相对客观的了解。
名字
陈柏生
《电影双周刊》社长,金像奖创始人之一,金像奖协会董事。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初是由香港杂志《电影双周刊》创立的。该刊物一成立,每年都会搞十大电影评选。1981年底,又是筹备十大电影的时候,陈柏生就建议搞个颁奖礼。但因为刊物负担不起庞大的费用开支,就拉了香港电台一起做,资金由港台出。第二届又找新的合作者星岛,第三年又换无线电视台,直到电影协会这个电影机构加入,很快又有了导演会的介入,才终于成了气候,并成为香港最具权威的电影奖项。
郑文雅
香港小姐得主,现用金像奖奖杯设计者,也是奖杯原型。
金像奖第一届奖杯造型相当简单,像一个张开双臂的人;第二届是一个手举菲林的小金人;第三届最为抽象,黑色长方体底座上一个斜立的紫色透明正方体。开始有长远打算的第四届大会,请来雕刻家麦显扬设计。他设计的奖杯很有动感,一个奔跑的模糊形象。直到第十届加入了导演会和影协,为了显示金像奖的新动向,邀请香港艺术家协会设计新奖杯,它的实际设计者是曾经的香港小姐郑文雅,一位身缠菲林的裸身美女手捧象征东方之珠的银球,而这位美女的身形就是按照郑文雅自己的样子铸造的。
蒲锦文
金像奖连续14届专属会计师,14年来都是他第一个知道金像奖的胜出者。
金像奖从第一届开始就邀请会计师介入,以求奖项的公正性。蒲锦文作为会计师,从最初的义务劳动,到现在保本计票,也经历了金像奖从参评人数较少,只是颁奖礼前由陈柏生一个人来跟他点票拿结果,到如今分几个小组点票,统计结果封存三份,连大会主席都不知道的过程。可以说,他是为数不多的客观见证金像奖一天天成熟的人。
数字
评审方法
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各项奖项经过2轮评选出来,所有参与评选者皆为香港电影从业人员以及专业媒体人士,人数相当多。第一轮评选中,除具备参评资格并报名者组成的“香港电影金像奖选民”外,还有金像奖评选事务组推选或邀请的“第一轮100人评审团”,他们的投票结果各占总积分的50%,并由此产生当届金像奖提名名单。
第二轮评选产生最终的获奖者,由金像奖评选事务组推选的“第二轮50人评审团”(与第一轮不重复),以及金像奖属会会员(如香港电影导演会、编剧家协会、演艺人协会等)以一人一票的方式选出,各占投票积分50%。
奖杯
香港电影金像奖奖杯重5.5磅。这个分量从第一届至今发生了5次变化,一届一个设计。第四届金像奖首次有了长远打算,奖杯也有了新的变化。待金像奖全面由电影界人士接手后,第十届不但采用了全民(有资格的金像奖选民)投票,也重新设计了奖杯,并沿用至今。刘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