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因非典停办一届之后,第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昨日“复苏”。
昨日上午,甫登上影节组委会的接待车,车上的扩音器就播放出中英两个版本的欢迎词:“亲爱的朋友,欢迎您参加第十届上海电视节和第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这是参加前几届影视节时没有遇到的现象,欢迎词像一份向导图,清晰交代了注册地点和影视节概
况,让人觉得惊喜又便利。
工作人员中既有熟悉的面孔——宣传官员、志愿服务的翻译,又有许多年轻而新鲜的接待人员,彬彬有礼、动作利落。这些不同五官的窗口,迎接着五洲四海的宾朋,为电影而来,带着关于电影的信息而去。
电影节的成功,与电影密不可分。一个成功的电影节举办国,不可能只有贫瘠的电影成绩单。
张艺谋、陈凯歌、巩俐、姜文、王家卫、梁朝伟、张曼玉、李安陆续获得高级别的国际电影奖项,使中国电影开始为世界影人熟悉和好奇;而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连续举办,标志着中国在向外推出电影的同时,也在拥抱更开阔的世界电影,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电影观众。
目前,“金爵”的分量或许不如戛纳的棕榈叶或是柏林的金熊,但它代表了中国电影迎向世界、充实自己的美好愿望。(记者翟晓林)再见好莱坞 拥抱亲情树
参赛片盛行“传统风”
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劲吹的似乎是“传统风”,参赛影片集中体现了两大特色:16部影片来自13个国家,偏偏没有电影霸主好莱坞的影片;参赛片中,半数影片不约而同以亲情为主题,显示出选片者对传统伦理题材的看重。
以往每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参赛参展的影片中总缺不了美国身影,且美国影片总是观众争相观看的对象。到第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此现象发展到高峰:美国影片一举夺得6项“金爵奖”中的3项(《反托拉斯行动》获得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夺标奇缘》获得最佳技术奖)。虽然这两部影片的主创都未出席颁奖典礼,但当届影节离开“美国”显然无法成调。
到第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反前届风气,中、日、韩影片揽走7个奖项中的6个,以《生活秀》和《童僧》为代表的朴实气质成为影节主题。
到本届,带生活气息的伦理题材更受重视。16部参赛影片中,《兄弟》、《父亲与他的儿子们》、《回家》、《母亲》、《我的父亲》以亲情为题,已颇易让观众弄混,《蛇之恋》的女主角纠缠于逝去姐姐的生活,《还俗》中的和尚因照顾侄女而入世,更让人感到各国影人回归传统的情怀。
不过影节唱影节的戏,影院自有影院的安排,在主会场上海影城的售票厅入口,影节会刊、排片表销售摊点后面,最抢眼的海报展位让给了即将全国公映的美国巨片《特洛伊》。如不留意,真会有人以为这才是上海电影节的主打戏。(记者翟晓林)
“金爵奖”参赛影片 《美丽上海》(中国)
《兄弟》(芬兰)
《校园规则》(瑞典)
《父亲与他的儿子们》(法国)
《回家》(德国)
《天堂书屋》(日本)
《母亲》(英国)
《蛇之恋》(日本)
《我的父亲》(意大利)
《还俗》(泰国)
《玛丽亚的忏悔》(克罗地亚)
《战争阴云》(加拿大)
《特玛拉》(匈牙利)
《代价》(伊朗)
《丑闻》(韩国)
《温森特之迷》(德国)
还有一部中国影片待定
“金爵”领“秀”影节大奖 “传媒”“观众”锦上添花
除了“金爵”,本届上海电影节举办过程中,另两个“大奖”也在各自进行,评委分别是媒体和观众。不论评委是否权威,它们都从其他角度为本届电影节作了注脚。
一项大奖的评委是观众。在上海影城售票处的显眼处,张贴着观众参评参赛片得大奖的通告。
另一项大奖的评委则是记者,每位注册记者都领到一份厚厚的资料,其中一份上俨然标明“CCTV6·第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传媒大奖”。活动简介中称,评委是所有参加电影节和电视节报道的注册记者,评选范围是第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参赛影片。选票于6月12日22时之前投入新闻中心内的选票箱内有效,13日中午,在“金爵”揭晓之前,两项传媒大奖结果:“最佳剧情奖”和“最佳视听效果奖”将在颁奖酒会上揭晓。
类似奖项在上海电影节上并非首次,1997年第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红河谷》就获得了由国内新闻界记者参加评选的“中国银幕杯”记者奖。只不过此次评奖,不但评委范围扩大(国外记者也可参评),而且主办方之一变作了目前国内最具实力的央视电影频道。(记者翟晓林)
本报独家报道,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