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拍什么样的片子到底给谁看?我在看了直播的颁奖会,张艺谋没到场,感觉他好像跟现在的导演协会的关系有些微妙,是什么原因,能否请陈导直言不讳的讲一下。
《十面埋伏》在国内导演看来可能口碑一般,但是相反在海外票房确实影响都不错。怎么看待这种差异?
陈国星:先说第一个,张艺谋其实是我们以前的前任的协会领导,他跟这些现任我们的关系应该说私交非常好。我们特别理解他把高仓健请来之后,都是按天算钱,而张艺谋从云南飞过来大概算了一下,怎么着也有三天,因为他所在的场地没有飞机,他从他的制片成本上是不合算的,据说高仓健不希望他在短短内地期间导演去办别的事情,他非常为难,并没有别的意义。艺谋他跟这些中国导演共同起步来承担中国电影,创造了今天的繁荣,他是一个功臣很大的导演,他没有,也不可能跟今天这些协会,这些主要的导演好像产生某种微妙的,这是绝对没有的。
第二个问题,《十面埋伏》之所以内地的人觉得这部片子不是那么好,是因为我们知道艺谋以前的片子有多么的好,他的电影在中国,电影乃至文化界都是一面旗帜,他都是人们期待,甚至是代表了知识分子的立场,他能迎合很宽的这样一些群体的认同。而在近两年,他自己在线路上有他自己的选择,他走向了主流和商业,我们一块也聊过,觉得可能这还是明智的选择,否则他去做什么?因为他有这么辉煌的,人们期待是越来越高,而这样一些过程,在海外来讲,在对电影市场而言那些观众来讲是不熟悉的,他们只是认同一个电影,一个电影带给我们的快乐和它带来的画面,他带来的故事,他的讲述方式,所以他在美国,在其他一些地区受欢迎可想而知,我们也是觉得很正常。我不知道我回答准确没有(笑)。
主持人:非常实在,实话实说。其实我觉得这位网友问的张艺谋的问题,代表了一种现象,您刚才说到了2004年底的商业片取得巨大成功,确实票房大家都看见了,但是从我接触过的导演,包括网友的感受来说,像大部分的中国导演,尤其是名导演,真正的对商业片投入热情的,包括很看重的人不多,大家现在经常一种论调,商业片取得很大成就,非常好,是繁荣的表现,我要问到,你要不要拍摄,想怎样拍,回答是不一定每个人拍都合适,而且完全走商业片的路线并不是每个人都认同,希望拍出在艺术上又好,又有商业卖座。可是说实话,我觉得两者兼顾非常难,基本上不太可能。
陈国星:很高的水准。
主持人:所以很多导演都选择我要后者,我要艺术性,我要我人生追求,表现出我自己的理念,商业上在发行上、宣传上更好一些,但是你要我搞纯商业片子我干,老百姓除了看艺术片以外,还希望看到主流的片子,您是否认同?
陈国星:这种现象在内地导演很普遍,他们一开始做到商业电影,而比较唯一目的要赚钱的导演还真是不多,我可以很负责说,恐怕有这几种原因,因为年轻导演也谈过,比如陆川就谈到,我们不是排斥商业电影,作为一个年轻导演进入电影圈,要想有他自己的位置,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非常难,他只有通过电影节的认同,只有通过欧洲、北美一些电影节的认同,他才取得了他应有在电影界,或者在世界影坛的位置。他要被电影节认同就得知道电影节喜欢什么样的电影,而为那样目的去拍,并不是说完全违背了商业,他想我被认同以后,就像《可可西里》陆川已经非常精彩,也比较能被很认同,金马奖、东京电影节评委会奖,他就可以去考虑拍一个既艺术又商业的电影,而不是一开始就只往商业的路线上走。
还有一种观点是这样,作为年轻导演步入电影界,他觉得做主流电影是一件很难的事,因为艺术电影只需要了解自己,只需要把自己的心灵,在自己独有的情感,表达出来。作为主流电影必须了解观众,他说我连自己都没有完全把握住,我怎么了解观众他喜欢样的东西,喜欢什么样的故事,喜欢什么样的电影形象、形态,他这种观点说就是拍商业电影是更难的。
主持人:拍好的更难?
陈国星:拍好了更难。
网友:我也是学电影,导演圈子里,包括学导演的人群中,如果你说我以后想拍商业片什么的,就会感觉低人一等。或者别人要夸你说你这个片子还真是好看,但是艺术性不做评价,就觉得是一件丢人的事。是否导演界里有曲高和寡的这种有追求高尚艺术的倾向?
陈国星:电影学院在追求艺术当中有这种倾向。
主持人:学院派的味道太浓了。我们把冯小刚称作某种意义上的另类,坚持拍所谓的商业片,其实他的商业片还是很有中国味的,《一声叹息》非常好,很多人都谈到喜欢这部片子,不光是好看,还很有深度。但对于很多人称作他最好的《天下无贼》,相反有很多人认为《天下无贼》丢掉人性的或者冯氏的特点,您觉得?
陈国星:小刚是很聪明的人,在《天下无贼》里面男女主角都是海外的演员,起码在语言方面,在把小刚幽默的表述过程当中肯定不及葛优、傅彪、张国立能够理解这样一些台词,会有可能有一点损失。但小刚用别的方面手段补救,他用情节,用故事,用特技,甚至用音乐,他还是顽强的在表达着他自己。我觉得他算是成功的,可能网友会有喜欢这样电影的。
主持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好在网络上他们都发表出来了,有一个机会阐述自己的观点,各方面的。
网友:大家评论全都围绕着《功夫》、《天下无贼》、《十面埋伏》的片子,其它的影片也很多,优秀也不少,但是大多数都是只听到名字,没人看,所以评论也不多,二百多部电影,陈导您自己看了几部?
陈国星:应该有二三十部应该看过,起码我们评选我们是从二十多部电影里评选出来,这二十多部起码看过。还有一些别的,比如个别导演请我看,因为我也没有地方看,我也不是审查委员,是审查委员的话就有条件去看。我其实很想看尤其一些年轻导演的片子。
主持人:没有地方看?
陈国星:没有,我们都没有。
主持人:别说观众了,连你们都没有地方看。
陈国星:就我个人的观点,我特别希望在中国能形成中产阶级的文艺片的市场。实际一个产品应该市场按类型分,在国外也都是这样。呼吁了很多年,在一些影院,在一些大影院尝试过,都不成功。比如像华星拿出一个厅专门放一些老电影,艺术片,放着放着就没有观众,我们还没有形成我们应有的观众群。我不知道是电影不好,还是没有足够的能够消费得起的观众去消费这些艺术电影,其实有很多很好的艺术片。我在海外我们看了很多影院,不是都演商业片的,商业片确实是一种,还有人专门想看点伊朗的电影,他看腻了商业片,不愿意看,但是文化需求不是简简单单刺激上面,有很多群体要求得很高。 在美国,有一个越南人做中国戏院,他们管电影院叫戏院,他给我讲了一句话,中国人不爱看电影。我说为什么?他拿他在美国的影院讲,后来我们到旧金山的硅谷,我跟冯小刚,包括滕文骥导演,韩三平厂长推销当时中国电影,只要免费的时候中国留学生都来看,包括免费抽奖,抽奖人家影院就这个活动开始卖票,结果买票的人最后跟我讲,都是因为他抽到一张票,再买一张两个人一起去,不愿意拿七美金、八美金,你说他们没钱都有钱,他们没有时间,有时间,就是在海外的华人应该是比较优秀的,也比较中产以上的经济条件,他说中国人就是不爱看电影,他跟我说的。我也一直没想明白,可能经济再好一些,是不是大家就有一个到影院过一个夜晚的需求,而不是在家里,在嘈杂的电视机前面,看一些很通俗的电视剧,这还是一个人的生活品位和他需求的问题。逐渐有汽车了,小康都解决了,温饱解决了,房子有了,还是应该到影院,在很多国家是人们不可替代的。
主持人:很多人都提到韩国的例子,去过韩国,或者可能感受它的电影文化人都说,他们那么热爱看电影,而且那么热爱本土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