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时候再去回顾两年前的“换角风波”,对于昨天再度开机的电影《理发师》来说显得有些雪上加霜。陈逸飞导演的执着坚持终于让电影能重新开拍,但与此同时他却不得不面对860万元前期制作费用的亏空,和由陈坤取代姜文成为“理发师”之后对预期票房的巨大反差。而今之计,只有讨论如何将这一落差缩小到安全范围内,让这部预算已有3000万元的文艺片能够顺利实现软着陆。
陈逸飞感慨无牌可打
尽管男主角陈坤在台上显示出一贯的自傲,表示自己十分合适角色,并不介意大腕在前。但在导演陈逸飞一反常态地有问必答之中,旁人却能感觉到陈逸飞的无可奈何,从姜文到陈坤,谁都看得出票房优劣,这无疑让《理发师》的预期票房来了个自由落体。陈逸飞一方面否认着要继续拍摄《理发师》是为了争一口和姜文争执时留下的恶气,另一方面却感叹国内大牌数量太少,以至于到最后无牌可出。
听口气,陈坤并不像是陈导的初选。在和姜文谈崩后,陈逸飞甚至冒着SARS的危险,到香港和演员商谈,其中也包括了之前盛传的梁朝伟。只是因为梁朝伟等人实在戏约太多,最后不了了之。而与陈坤的联手与其说是有计划的预谋,不如说是无心插柳的灵感。去年11月,在上海的MTV颁奖典礼上,陈逸飞看到陈坤在台上唱歌,觉得这个年轻人挺时尚,于是便在后台与他略做交谈,就这样两人“情定上海滩”。说到这急促的决定,陈逸飞毫不避讳地表示:也要多给年轻人机会。
缺大牌期待剧本取胜
缺少了大牌演员的《理发师》,想要在今年十月打翻身仗,陈逸飞把宝压在了剧本上,这对并不擅长叙事的他来说有些破釜沉舟的味道。为此,陈导请来了众多高手修改本子,多到在他办公桌的案头堆起了小山,多到不知道要在影片的改编剧本一栏里填谁的名字好。不过陈导自认为两年前的风波也许是因祸得福的事情。两年前匆匆上马,对理发师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人认识得并不清楚,而两年来在对剧本的再研究中,渐渐发现原著中的理发师是一个年龄不过20来岁的时尚人士,姜文也许真的不是最恰当的选择,这也让后来的陈坤有了机会入选。
陈逸飞认为修改后的《理发师》剧本比原先更“像”,更贴近故事和时代本身。而在自己擅长的艺术风格上,陈逸飞更希望这是一部能给人带来“陌生感”的影片,甚至不惜工本地投入在细节的琢磨中。作为艺术商人的他心里很明白:在打不了保险系数高、效益显著的明星牌时,制作精良、剑走偏锋的艺术影片或许还能吸引观众进电影院掏钱买票。
吴思远现场仗义支招
作为本片的艺术总监,吴思远在陈逸飞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很“仗义”地提携了老友。如今影片开拍,吴思远更是不遗余力地在一旁帮腔,希望能给影片多多吹风。当媒体对影片阵容提出质疑时,吴思远表示要是在一部影片中塞进所有的一线明星,这样的影片谁都能拍,且对电影事业无甚好处,反而是在启用新人的情况下拍出好的影片,这才能体现导演的功力。
落实到票房收入,吴思远也提出了一个颇有建设性的意见:《理发师》讲述的是一个在大时代下,小人物理发师陆平的坎坷命运和爱情故事,尤其是陆平和两个女性之间的爱恨纠缠,颇值得陈逸飞导演大力着墨,也希望能将男女爱恋的情景拍得很震撼。韩垒/文